![]()
![]()
![]()
![]()
市場破局:改寫歐洲新能源競爭版圖
作為全球汽車產業的 “發源地” 與 “制高點”,歐洲市場長期被大眾、寶馬、奔馳等本土品牌壟斷,且消費者對品牌溢價、技術標準的要求極為嚴苛,曾是中國車企出海的 “最難關卡”。但比亞迪 2025 年上半年的銷量數據,徹底打破了這一僵局:以 71,345 輛的銷量登頂歐洲中國品牌新能源銷量榜首,同比激增 322.99%,這一增速遠超歐洲本土車企平均 15%-20% 的新能源增長水平。
從區域滲透來看,比亞迪實現了對歐洲核心市場的 “精準突破”。在英法德意西五大主流市場中,意大利、西班牙直接拿下新能源銷量第一,其中意大利銷量 10,828 臺,同比暴漲 2573.58%,西班牙銷量破萬且增速達 756%。這種 “從點到面” 的突破,背后是對歐洲市場需求的深度洞察 ——Seal U(宋 PLUS)以 32,802 輛的銷量成為歐洲中國品牌單一車型銷冠,正是抓住了歐洲家庭對 “大空間、長續航”SUV 的偏好;而海豚(參數丨圖片)、元 PLUS 等車型則精準切入城市通勤細分市場,填補了歐洲本土車企在 15-25 萬歐元價位的產品空白。
更具產業意義的是,比亞迪的突圍打破了歐洲市場 “品牌壁壘大于產品實力” 的傳統邏輯。過去,歐洲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本土品牌,即使其新能源產品在續航、智能配置上落后于中國車型;如今,比亞迪憑借 “產品力碾壓” 扭轉認知 —— 以海豹為例,其搭載的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讓車身剛性提升 50% 以上,同時續航突破 700 公里,直接對標特斯拉 Model 3 卻價格低 15% 左右,這種 “高端技術 + 親民價格” 的組合,倒逼大眾 ID. 系列、寶馬 i3 等車型不得不降價應對,加速了歐洲新能源市場的 “價格重構”。
核心支撐:技術壁壘與本土化構建產業護城河
比亞迪在歐洲的成功,并非偶然的 “銷量爆發”,而是基于 “技術自主 + 本土化落地” 的全產業鏈能力支撐,這恰恰是當前歐洲本土車企的短板所在。
從技術層面看,比亞迪構建了 “從電池到整車” 的全棧自研體系,形成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其刀片電池通過歐洲最嚴苛的針刺實驗,熱失控溫度比傳統三元鋰電池高出 100℃,完美契合歐洲對汽車安全的極致要求;DM-i 5.0 混動技術實現 “虧電油耗 3.8L/100km”,解決了歐洲消費者對 “長途出行續航焦慮” 的核心痛點;而天神之眼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針對歐洲復雜的城市道路與高速路況進行優化,通過率達 95% 以上,遠超部分歐洲車企的輔助駕駛表現。這種 “技術適配性”,讓比亞迪擺脫了中國車企過去 “低端代工” 的標簽,以 “技術輸出者” 的身份進入歐洲市場。
從產業落地來看,比亞迪的 “本土化戰略” 并非簡單的 “海外建廠”,而是深度融入歐洲產業生態。其匈牙利生產基地預計 2025 年底投產,建成后將實現 “本地采購、本地生產、本地銷售”,不僅能規避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壁壘(目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征收 21% 關稅,本土化生產后可降至 0),還能帶動當地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 預計將吸引電池材料、汽車零部件等配套企業入駐,創造超 1 萬個就業崗位,這種 “共贏模式” 獲得了歐洲政府的積極支持。同時,歐洲總部的啟用,讓比亞迪能夠快速響應本地市場需求,例如針對歐洲消費者偏好的 “旅行車” 品類,在慕尼黑車展推出海豹 06 DM-i 旅行版,這種 “本土化研發 + 全球化技術” 的結合,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優勢。
行業重構:中國車企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升級
比亞迪在歐洲的突圍,本質上是全球汽車產業 “權力轉移” 的縮影 —— 新能源時代的產業核心競爭力,已從 “發動機、變速箱” 的傳統機械技術,轉向 “電池、電控、智能座艙” 的新能源技術,而中國車企在這一領域已形成全球領先優勢。
從全球產業格局來看,比亞迪的海外擴張正推動 “汽車產業鏈重心東移”。過去,全球汽車產業鏈以歐洲(設計、品牌)、美國(芯片、軟件)、日本(零部件)為核心;如今,中國憑借 “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 全產業鏈產能”,成為全球產業鏈的關鍵節點 —— 比亞迪在歐洲銷售的車型,不僅搭載自研的刀片電池,其電控系統、智能座艙芯片也多來自中國供應商,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鏈正從 “單一整車出口” 向 “全產業鏈輸出” 升級,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出海。
從競爭邏輯來看,比亞迪的成功為全球車企樹立了 “技術驅動 + 本土化” 的新標桿。過去,跨國車企憑借 “品牌溢價 + 技術壟斷” 占據市場;如今,比亞迪證明 “以技術創新滿足本地需求” 才是新能源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 這種模式已被其他中國車企效仿,例如蔚來在德國建廠、小鵬與歐洲經銷商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提升。據行業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中國品牌占比已達 38%,較 2024 年提升 10 個百分點,而比亞迪一家就貢獻了其中的 15%,成為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化的 “核心引擎”。
未來,隨著比亞迪匈牙利工廠投產、更多車型投放歐洲市場,其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將進一步深化。這不僅是一個中國品牌的成功,更是全球汽車產業從 “燃油時代” 向 “新能源時代” 轉型的必然結果 —— 在這場產業變革中,中國車企正憑借技術創新與全產業鏈優勢,從 “追隨者” 變為 “引領者”,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