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長河奔湧,八萬里風土成詩。8月17日晚,由“中華文化節2025”香港文聯主辦的《太生與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音樂會在荃灣大會堂演奏廳完美落幕。本次音樂會特邀香港中樂團三弦首席、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家(音樂)年獎得主、香港理工大學德藝書院榮譽院士趙太生,國家級華陰老腔非遺傳承人張喜民為首的陝西文化名片——陝西華陰老腔藝術團,聯同香港星級音樂製作人趙增熹、青年打擊樂演奏家梁正傑、青年舞者翟正天,以及著名爵士樂手Sylvain Gagnon率領的爵士樂隊,共同為香江觀眾帶來一場穿越古今、超越地域的精彩演出。
![]()
音樂會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由序幕和前六幕節目組成,集中展現了三弦和老腔藝術的精彩魅力。
![]()
序幕《黃土高原》由青年作曲家吳昊賢對陝北民歌的音樂素材進行加工、配器,以簡潔的音樂筆觸,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陝北音樂的神韻。配合趙太生和華陰老腔藝術團的演出,迅速將觀眾從香江帶去了陝北,在一番別樣的音樂天地中開始今晚的演出。
![]()
音樂會的“開鑼戲”由趙太生獨奏三弦曲《中州新韻》,該曲改編自河南民間樂曲《十八板》。《十八板》一曲在河南當地享有盛譽,曾有“菜有八大碗,曲有《十八板》”的說法。趙太生今晚舊曲新彈,很好地展現了該曲在演奏上強調的“拍、打、搬、揉”等技藝,且每一種技法,都做到了“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在他的弦指間書寫了百種人生滋味,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歡聲笑語,盡在該曲之中。同時,他與翟正天合作的三弦與舞蹈《跑驢》,與梁正傑合作的三弦與大鼓《弦鼓韻》,探索了三弦藝術表現的新形式,拓寬了三弦藝術的表現邊界。節目《跑驢》以三弦奏樂伴舞的形式表現。陝北民俗舞蹈,講究“晃”“顛”“擰”“踏”,配合著三弦音樂舞動的翟正天,其“晃”,像是老農田裡搖扇,悠然自得;其“顛”,像是孩童上山下坡,天真爛漫;其“擰”,像是姑娘織布繞線,輕盈靈動;其“踏”,像是小伙趕路回家,步履輕快,每一個動作,都代表著一種鄉間情趣。兩人默契配合,其演繹生動活潑,詼諧幽默,極富生活情趣。節目《弦鼓韻》以三弦和大鼓對話的形式進行。厚重、急促的大鼓與粗獷、跳躍的三弦,共同描繪晉地人民生活的風俗畫卷,訴說晉人心中的縷縷情絲。弦碰鼓,鼓擊弦,弦鼓交響,聲聲共鳴。在弦言鼓韻中,去看那哀怨思愁與早已遠逝的往昔滄桑。
![]()
![]()
華陰老腔藝術團則在音樂會的上半場,演繹了《秦腔一聲震山川》《大漢遺韻》《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三首經典的老腔佳作。在作品《秦腔一聲震山川》中,十多個“莊稼老漢”,就著古樸的胡琴、鑼、鑔,用最滄桑、最豪邁的聲音,唱出了老秦人浩浩蕩蕩的英雄氣概。這唱腔高亢激昂,既像是黃河奔湧的濤浪聲,又像是黃土高坡上凜冽的狂風聲,帶著一股子韌勁兒,讓觀眾的心為之一振。在作品《大漢遺韻》中,老腔藝人們用真摯的話語為觀眾們敘說了一段黃土高原的往事。在那黃土高原上生活的人們總是與貧瘠、荒涼相伴,生活是那麼苦!但是,能在這兒長出來的樹,總是格外的頑強,因為它的根上凝著血,花上滴著淚。他們沒有抱怨和憤怒,而是樂觀和微笑。人生百年,自有動蕩和起伏,而唯有豁達胸襟才能暢快人生。老腔藝人們瀟灑豪邁的音樂之聲,便是這種精神的真實表達。上半場的壓臺戲《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集中展現了老腔藝術的魅力。老腔藝人們用最純正的鄉音鄉韻唱著這黃土里長出來的調子,把黃土地人們血脈中奔湧的節奏展現得淋灕盡致。唱著“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這樸素的歌詞,就著鏗鏘的月琴聲,驚木拍案,板凳作鼓,銅鈴搖響,“莊稼漢們”用最粗獷的樂器,演繹最鮮活的生命樂章。也許這不是精緻的舞臺表演,但這是黃土地上的生命狂歡——是那些家長里短的調侃,是那些嬉笑怒罵的痛快,這些都在一聲聲穿雲裂石的唱腔里,化作讓人血脈僨張的藝術魅力,展現黃土地人們的精氣神兒。
![]()
![]()
下半場是整場音樂會中最銳意創新的體現。趙太生與爵士樂手Sylvain Gagnon對多首經典的中國傳統民歌進行了爵士樂風格化的改編,讓這些經典民歌在香港得到了全新演繹。爵士樂版的三弦彈唱《在那遙遠的地方》,在保留民歌旋律框架的基礎上,對其結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創新,大膽地使用了爵士樂的律動節奏來豐富原曲,使得原本悠揚遼闊的旋律,更加富有動力感和都市氣息。趙太生的演唱,追求大巧不工,不拘泥於常規的咬字發音,而是隨心隨性,粗放自由。該曲節奏靈活多變,其演唱多為散板形式,但散的是形式,聚的是內核。接續演出的三首作品《夜來香》《跑馬溜溜的山上》《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由Sylvain Gagnon率領的爵士樂隊以純器樂的形式演繹。在他們的演繹之下,這些早為觀眾所熟知的民歌,變成了全新模樣,煥發出另樣生氣,讓這些流傳已久的古老歌謠,在吸收西方爵士音樂的元素後,以更多元、更現代的面貌呈現。最後,全場音樂會的壓臺戲陝北說書《刮大風》由趙太生、爵士樂隊、老腔藝人們以及少年三弦樂隊共同演繹。在這首別樣形式的《刮大風》作品之中,在保留趙太生演奏的原曲框架之上,通過加入老腔音樂元素來加強作品的歷史厚重感,加入爵士樂音樂元素來豐富作品的多樣性,加入少年三弦樂隊的演繹來展現該作中薪火相傳的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朝氣。
![]()
![]()
![]()
![]()
今晚,《中州新韻》鐘呂回響,《跑驢》熱鬧歡騰;《秦腔一聲震山川》《大漢遺韻》舞霓裳;是《他大舅他二舅》的溫情鄉音,也是《三弦撞上爵士》的即興狂想,既是傳統與流行的歡唱,更是古老與現代的高歌。今晚,有一陣狂風從陝北刮到香江,但這陣狂風帶來的不是僕僕風塵,而是萬千風採。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