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身處于人情社會,每個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合群好,還是不合群好?
對于這個問題,我只能給出一個答案: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自己喜歡合群,那就去合群。前提是,自己喜歡,沒有任何強迫的心理。
自己喜歡獨處,那就去獨處。前提是,自己喜歡,沒有任何被迫的心理。
當然了,受困于“人言可畏”,很多人都認為,合群好,離群不好。
真的如此嗎?不見得。
社交真相:強迫自己合群,其實是最大的愚蠢。
![]()
02
將不合群,等同于異類,這是一種有問題的觀念。
在傳統的一代人眼中,你不合群,沒有群體觀念,那你就是有問題的異類。
為什么他們會把異類的標準,跟不合群掛鉤?
因為他們都被“人言可畏”的“群體觀念”所“洗腦”了。
受到“羊群效應”的影響,普通人看到別人合群,自己也跟著合群。慢慢地,也就形成了群體觀念。
這種群體觀念,會被人言可畏的影響所放大。慢慢地,群體中的人們就會被洗腦。
一代人接著一代人被洗腦,那他們就會認為,不合群的人,都是異類。
其實啊, 哪有什么異類呢?不過是那些被洗腦的人憑空捏造的概念罷了。
合不合群,這是個人的選擇,你喜歡合群就合群,不喜歡合群就不合群,沒啥大不了的。
![]()
03
強迫自己合群,這是沒有必要的。
上文談到了羊群效應。羊群效應,還有一個延伸,那就是從眾心理。
所謂從眾心理,指的是,聽到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跟著說什么;看到別人做什么,自己也跟著做什么。
他們沒有思考過,跟著別人,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如果別人的邏輯,適合自己的發展,那跟著別人,就是正確的。
可如果別人的邏輯,不適合自己的發展,那我們為什么要跟著別人呢?
就拿“合群”來說,你不太喜歡合群,那你為什么要合群呢?
是否合群,這跟別人的選擇無關,只跟自己的選擇有關。
不要管別人喜不喜歡,而應該想想自己是否適合。適合,就去做;不適合,就不去做。就這么簡單。
![]()
04
與其被迫合群,不如放下一切,選擇獨處。
年輕的時候,看到別人合群,而想到自己一個人,就會產生“自卑自憐”的心理。
這就是典型的“不成熟”。
別人合群,難道別人就很厲害?自己一個人,難道自己就很慘?
搞啥子呢?肯定不是這樣的。說到底,這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罷了,沒有任何的差距之分。
對于厭惡合群的人來說,強迫自己合群,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你看那些職場的老油條,他們合群嗎?看似合群,附和幾句,實際上他們都是獨來獨往的,不想跟任何人扯上關系。
這些老油條知道,合不合群,又不能給自己帶來金錢、利益,那糾結這個問題毫無意義,不如怎么舒服怎么來。
這才是真正的成熟思維。
![]()
05
寫到最后
沒必要將不合群,視為異類。有可能,這所謂的異類思維,只是被洗腦的觀念而已。
誰規定,做人一定要合群?誰規定,不合群的人就是異類?
就跟賺錢一樣,誰規定,做人一定就要大富大貴?誰規定,收入一般的人就是失敗者?
就跟結婚生子一樣,誰規定,做人就一定要生三胎四胎?誰規定,不生孩子的人就是失敗者?
你規定的?他規定的?還是誰規定的?
上帝尚且無法規定什么,一介凡人,怎么就那么多事呢?
所以說啊,不要管那些閑人爛人的狺狺狂吠。只要自己過得舒服,怎么快樂怎么來。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