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已經66歲的乾隆看中了一名18歲的美麗少女,夜夜寵幸,沒想到這盛寵不久后,卻讓她被冷落18年,40歲就死了。
這名不幸的女子是誰?盛寵之后,又因何被冷落呢?
1776年,三年一度的選秀盛典在紫禁城隆重舉行,入選的妙齡少女們盛裝打扮,儀態端莊。
她們期望攀上皇親貴族,如果幸運,被乾隆皇帝看中,這輩子的榮華富貴就高枕無憂了。
然而在這一眾的秀女中,一位端莊清麗、出身高貴的少女,并不期待這次盛典,她叫伊爾根覺羅氏,父親是兩廣總督。
![]()
伊爾根覺羅氏深得父親的寵愛,并不希望女兒進宮,皇上的嬪妃,要么得寵,要么在那深宮大院里孤獨煎熬死去。如果有什么變故,還要擔驚受怕。
因此在伊爾根覺羅氏15歲的時候,剛好生病,父親借口女兒染病,躲過了一次選秀。
他想,當時乾隆皇帝已經63歲了,再過三年不會再選新人入宮了。
沒想到過了三年,風流成性的乾隆竟然還要選秀女進宮,并看上了美麗的18歲伊爾根覺羅氏,倒是從此沒有再納新人入宮。
面如桃花,身材嬌小,曼妙的的少女伊爾根覺羅氏,在眾多秀女中被乾隆一眼看中,一進宮,就直接越級封為循嬪。
要知道,后宮的嬪妃,是按級別冊封,而且人數也有限制,最低級的是答應,然后是常在,之后是貴人,這三個級別沒有定數,接著是嬪,限制6人,然后逐漸往上是妃,名額4人,貴妃只能2人,皇貴妃1人,皇后1人。
年輕美麗的伊爾根覺羅氏直接跳過三級,貴為循嬪,不知惹得多少女子害“紅眼病”啊!
66歲的乾隆似乎一夜之間年輕了20歲,夜夜翻牌這位新晉的嬪妃。據說牌都被翻爛了,不得不換一個新的,這讓后宮的嬪妃羨慕不已。
歷史記載,乾隆讓國外有名的畫師郎世寧,給自己和宮里的嬪妃畫全家福。
后宮三千佳麗,入選的只有12名嬪妃,循嬪是乾隆選中入全家福的最后一位嬪妃,乾隆親筆在畫卷的首頁寫下“心寫治平”這四個大字。
如今這幅畫卷,被美國人漂洋過海帶到美國,陳列在伯郎斯藝術博物館,也是一幅有故事的畫卷了。
![]()
之后伊爾根覺羅氏還被冊封為循妃,她死后,乾隆更是給其提高了葬制,以貴妃的規格厚葬。
從這些記載來看,循妃極受乾隆寵愛。
其實循妃表面光鮮的背后,卻是苦苦地煎熬,最后在40歲郁郁而終
實際上,循妃被夜夜盛寵后,不久就被冷落了,被遺忘在了深宮的院落里,蒙上了厚厚的灰塵。
也許有人說,乾隆是圖新鮮,久了,自然就不喜歡了。
其實并不是如此,循妃年輕,如那新升的朝陽,她美麗鮮活,當時后宮的嬪妃大都三四十歲了,正是這點,把乾隆迷得夜夜翻她的牌。
![]()
乾隆希望這個美妙的女子給他生個公主或皇子,雖然他當時已經66歲了,可對自己還是挺自信的,畢竟他在65歲的時候,喜得固倫和孝公主。
然而,循妃的肚子一直沒有隆起,而乾隆畢竟年紀擺在那里,每天還要忙于國家大事。
加上循妃肚子不爭氣,乾隆寵幸她的次數變少了,后來竟然把她遺忘了。
在古代一個女子生不出孩子,下場會很悲慘,何況貴為皇宮的妃子。當初羨慕,嫉妒她的嬪妃對她開始冷嘲熱諷起來。
得到皇帝的寵愛,生下一兒半女,榮耀家族,是皇帝后宮女人的終極夢想。
循妃沒有孩子,最大的原因還在于她。雖說乾隆當時年紀大了,沒有辦法讓她懷孕,即使乾隆年富力強,循妃能生孩子的可能性也極低。
那又是因為什么呢?
循妃本來身體就嬌弱,加上后來失寵,更是郁郁寡歡。
據歷史記載,她在的入宮后,幾乎是以中藥為伴,中醫斷她為患有月經不調,肝氣郁結,胃氣不調。
她吃過許多中藥,也不見好轉,其實她的病長久不見好轉,病因在情緒心結。
循妃被冷落了18年后,直到乾隆84歲那年,為了安慰后宮的嬪妃,都給她們晉封一級。
乾隆也許憐憫小他47歲的循妃,也給伊爾根覺羅氏晉封為循妃。
![]()
循妃墓
而當時循妃已經36歲了,不再年輕,幾乎是沒有什么盼頭了,過了幾年抑郁而死,年僅40歲。
在她死后,乾隆提高了她的葬禮規格,讓她享受貴妃的資格。
她沒有為皇家誕下一個兒女,還受到如此高的待遇,是多少后宮女子生前的渴望呀!
然而,循妃真的需要這些虛無的待遇嗎?
也許在她備受冷落,在煎熬中翹首以盼得到寵幸時,最渴望的還是做一普通的女子,嫁一個普通人,過著尋常百姓家夫妻生活,而不是豐厚奢華的皇宮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