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香港山頂,依舊是車水馬龍,豪宅區外觀風光不減,可就在這里,一筆堪稱史上最慘的交易,成為金融圈和地產圈熱議的焦點。
8月20日,歌賦山道15號以7.9億港元成交,聽上去還是天價,但一對比就知道多慘:2016年陳紅天買進來花了21億,這一賣,虧了13.1億,跌幅62.4%,直接刷新香港住宅史上最大虧損紀錄。
![]()
更扎眼的是,這棟豪宅原本是深圳狂人陳紅天的“寶貝”,當年他還豪言“別人炒樓花,我買整棟樓”。沒想到九年后,豪宅成了拖垮他名聲的燙手山芋。
這下,香港地產圈都在問:這個敢懟王石、瞧不上李嘉誠的深圳富豪,到底怎么走到今天的?
01
陳紅天1959年生在佛山南海,父親是學校副校長,家境算體面。
17歲那會兒,他下鄉插隊,干的是最苦的農活,后來返城,憑著乒乓球特長,當過教練,還去中學教過書。
要說他人生的拐點,就是1984年辭掉鐵飯碗,跑去深圳下海做服裝外貿。
那時候,內地還清一色藍布衣,港澳親戚穿西裝牛仔褲回鄉探親,差距一眼可見,陳紅天瞅準商機,把布料縫成衣服出口,硬是干成了一筆大生意,掘到第一桶金。
90年代,他盯上了房地產,成立祥祺集團。
起初做小區住宅,后來越做越大,酒店、公寓、寫字樓都涉足,深圳本地不少樓盤都有他的名字。
![]()
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是2015年之后那幾筆大手筆,他先是豪擲3.87億港元,買下被譽為“亞洲樓王”的傲璇(Opus Hong Kong)高層單位。
那可是盤踞半山、出自建筑大師之手的頂級豪宅,能擠進這里的業主,清一色是香港的頂流富豪。
緊接著,2016年他更是一擲千金,21億港元拿下山頂歌賦山道15號的整塊地皮,當時折合每平方呎22.74萬港元,直接刷新全港紀錄,震動整個地產圈。
還沒等市場反應過來,他又在同年7月,以45億港元收下紅磡海濱的One HarbourGate東座整幢寫字樓,并高調改名“祥祺中心”,宣布這里就是祥祺集團的香港總部。
![]()
更夸張的是2017年,他把手伸到海外市場,在倫敦金絲雀碼頭接連拿下兩棟地標寫字樓,一時間被港媒形容為掃樓狂魔。
短短三年,陳紅天幾乎年年都有大動作,不是豪宅就是地標,也正因此,他被媒體封為“深圳超級富豪”,一度成為地產圈最炙手可熱的名字。
當時他的身家高達350億,手里握著12棟摩天大樓,年收租金幾十億。他最經典的那句話就是:“別人炒樓花,我買整棟樓。”
這句話,一度被看作一位深圳富豪的豪言壯語。
02
光有錢還不夠,他還有一個響亮身份,“同心俱樂部”創始人。
這是深圳最神秘的富豪組織,馬化騰、王傳福、王衛都在名單里,成員控制的上市公司上百家,資產總額上萬億。
![]()
有了這個圈子,他不僅是買樓狂魔,更成了話事人。
正因為如此,陳紅天在公開場合說話也越來越有底氣。
2016年“寶萬之爭”鬧得滿城風雨時,王石公開抵制姚振華的野蠻人收購。
別人都保持沉默,陳紅天卻直接下場,寫了一篇《誰是野蠻人?》,公開為姚振華站臺,言辭犀利,直懟王石。
在當時的地產圈,這是少見的硬剛,一時讓陳紅天名聲大噪。
到了2022年,他在一次大灣區青年頒獎禮上又甩出驚人之語:“李嘉誠也沒多厲害,長和系市值不到2000億,在我們身邊算不了什么。”
這句話一經傳出,立刻在網上炸開了鍋,有人覺得他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也有人說,他說出了部分內地地產大佬心里的真實想法。
![]()
無論是怒懟王石,還是貶低李嘉誠,都讓陳紅天的“狂人”人設徹底立住。
那幾年,他在地產圈不僅是買下整棟樓的大佬,更是敢說敢懟的深圳地產第一狂人。
03
陳紅天的致富模式,其實就是靠杠桿:貸款買大樓,租金還利息,等升值再賣出。
在低利率年代,他吃盡紅利,可從2019年開始,形勢急轉直下:英國脫歐、加息潮來了,租金不漲反跌,利息卻越滾越多。
在香港,陳紅天的資產接連“爆雷”。
他曾引以為傲的“亞洲樓王”傲璇,被銀行接管后以折價出售,最終打了個六折;
紅磡的“祥祺中心”,2016年買入價高達45億港元,結果撐不過資金鏈危機,2024年被香港都會大學以26.5億接手,賬面虧掉近20億;
![]()
至于山頂的歌賦山道15號,更是拖了兩年才賣出,最后成交價7.9億,比當年買入價少了13.1億,直接刷新香港住宅市場的“最慘紀錄”。
把視線拉到倫敦,他的兩筆“英倫掃樓”,加拿大廣場20號和丘吉爾廣場5號,同樣沒能幸免。因為還不上貸款,這兩棟地標大廈先后被銀行委托出售,陳紅天雄心勃勃的海外版圖,就這樣被切割清倉。
而在內地,他參股多年的華南城也迎來大結局,2025年,因債務高達609億港元被法院下令清盤。
04
有人疑惑:陳紅天不是有同心俱樂部嗎?朋友遍布深圳頂級富豪圈,怎么沒人拉他一把?
朋友圈能幫你做生意、搭人脈,但沒法替你還債,尤其在地產寒冬,大家自己都焦頭爛額,誰敢接你的燙手山芋?
結果是,陳紅天多次向俱樂部成員求助,最后還是孤立無援,豪宅、地標一個接一個被銀行接管,人脈光環徹底失效。
![]()
從豪華朋友圈撐腰到孤家寡人,不過短短幾年。
其實陳紅天的故事也不是個例,
高銀集團老板潘蘇通,2015年身家122億美元,曾與李嘉誠并肩,結果117大廈爛尾,資金鏈斷裂,豪宅、寫字樓被接管,最終破產。
美亞磁帶創始人陳秉志,風光一時無兩,但產業衰退,融資斷裂,幾十年的老宅也被銀行收走。
換句話說,他們贏在風口,敗在杠桿。
![]()
曾經的陳紅天,手握12棟摩天大樓,敢在公眾場合放狠話,敢和頂級富豪叫板。
如今,他成了香港住宅史上最大的虧損業主。
山頂的風依舊吹著,豪宅的主人卻換了一批又一批。地產黃金年代的打法徹底失效。
陳紅天的落幕,不只是一個人敗下陣來,而是一個地產時代的終結。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