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寫作、思考,對于要為生存奔忙的人來說是妄想嗎?
張賽初中畢業(yè)就離家進(jìn)了工廠,只因爸爸說:“家里情況你也清楚,只你哥是勞動力,我們都是吃白飯的……”
這時候的張賽已經(jīng)是一名書呆子,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手里捧著書讀上幾頁。雖然學(xué)業(yè)戛然而止,但他開始幻想在工廠里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戀人,而自己的文學(xué)才華總有一天能被人發(fā)現(xiàn)。
真實的工廠生活能如他所愿嗎?答案是一個決然的“不”,因為對工人來說,讀書沒有用,寫作沒有用,賺不到錢,讀書反而讓人犯迷糊。張賽在工廠成了一個異類。他在機(jī)臺前笨手笨腳,還因為喜歡看書寫作,在工廠里落了一個不好的名聲。
這種對讀書寫作的懷疑也從他人的話語轉(zhuǎn)移到了內(nèi)心。隨著年齡增長,又有了家庭責(zé)任,張賽不得不開始自問,“我一生都要活在紙上,活在走神的世界里,活成差不多先生,還沾沾自喜嗎?”“老婆、孩子、工作、我,在一起,這是偉大的理想嗎?”從少年到中年,文學(xué)似乎從夢想變成了妄想。
但張賽的那點執(zhí)著最終沒有被持續(xù)了二十多年的為生存所做的斗爭所磨滅,讀書、寫作、思考與他最具體、現(xiàn)實的生活攪在了一起。他經(jīng)受過的生活成了他的思想資源,推動他去讀更多的書來解答頭腦中的疑惑,而看幾行字、寫幾個句子就是他壓抑、苦悶生活的出口,那時候,他與張愛玲、薇依、許立志、周有光、林漢達(dá)等人的精神世界在一起,那是一個沒有嘲諷、豐富無垠、讓人不再感到孤獨的世界。
《在工廠夢不到工廠:如此工作二十年》(點擊書名可直接購買簽名本)寫的不僅是一個工人對工廠、工友的觀察,還留下了一個愛讀書的人,一個因為愛讀書而不被理解的人,一個明知道讀書不能帶來成功的人,在辛勞、荒誕、無可奈何的人生中堅持讀書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