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泰國議會以311票選舉議會第三大黨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參威拉軍(Anutin Charnvirakul)為新總理。就在一周前,前總理佩通坦因“通話門”被憲法法院罷免,西那瓦家族的政治版圖瞬間崩塌。這一系列快速而戲劇性的變化,使泰國政壇再次陷入高度不確定。阿努廷的上臺,被普遍解讀為各派政治勢力妥協下的產物,更像是一次短期“過渡安排”。
但在這場權力更迭背后,隱藏著泰國政治的長期邏輯,即舊秩序瓦解,新秩序難產,人民期待改革。阿努廷究竟能否只是“臨時工”,還是可能開啟一個新階段,這是未來數月最值得觀察的焦點。
![]()
阿努廷當選圖
邊緣到中心的“務實派”
阿努廷出身建筑世家,家族企業曾參與素萬那普機場和議會大廈建設,財力雄厚、關系盤根錯節。他的政治履歷更像是一部泰國政壇生存指南:從泰愛泰黨到t泰自豪黨,他多次換黨,始終保持在權力核心的邊緣。
他曾擔任過副總理、內政部長及衛生部長。這一次,他終于走到臺前,成為泰國第32任總理。不同于西那瓦家族依靠龐大的農村支持基礎上臺,阿努廷的政治資本主要來自交易和妥協。他的務實風格,讓他成為各派都能暫時接受的人選,卻也意味著他缺乏堅實的民意授權。
![]()
擔任衛生部長時的阿努廷
最廣為人知的是他推動的大麻非刑罪化政策。支持者認為這是泰國公共衛生和新產業的突破口;反對者則批評他在做社會實驗,導致大麻娛樂化泛濫。爭議雖大,卻也讓他樹立了敢于冒險的政治形象。
妥協的產物,脆弱的權力
阿努廷的勝選,得益于人民黨(議會第二大黨)的支持。但這種支持是有條件的:四個月內解散國會、重啟大選、推動憲法改革。換句話說,阿努廷從一開始就坐在一顆“定時炸彈”之上。
人民黨并未加入內閣,而是保持外部支持地位,這讓阿努廷的政府天然脆弱。任何一方撤回承諾,他的政權都可能瞬間瓦解。
這與西那瓦家族的穩固民意基礎形成鮮明對比。阿努廷缺乏群眾動員能力,更像是被推上臺的“看守總理”。但他也可能利用這段時間,展示其調和矛盾的能力,成為新的權力平衡點。
西那瓦時代的退場
這場風暴最大的輸家,是西那瓦家族。8月29日,佩通坦被罷免;9月4日,他信在泰國議會大選前倉促離境,仿佛在一夜之間宣告了一個政治時代的終結。自2001年他信勝選以來,西那瓦系政黨幾度被推翻、又幾度卷土重來。但這一次,家族力量的消退似乎比以往更徹底。關于西那瓦家族的政治命運及泰國的黨爭,我前段時間寫過文章《乖侄女遇上“壞叔叔”:泰國又要變天了》做過詳細分析,這里不再贅述。
![]()
前往憲法法院接受質詢的佩通坦
阿努廷的上臺,并非源自大規模民意運動,而是議會斗爭和政治妥協。這正好凸顯了泰國政治的另一面:當街頭動員減弱時,議會交易和精英博弈將重新成為決定權力歸屬的關鍵。
穩定與風險的雙重考驗
從積極角度看,阿努廷的當選為泰國提供了一段喘息期。他承諾推動憲法改革和提前選舉,為未來的政治格局調整留出空間。如果兌現承諾,他可能為泰國的民主重建打開一扇窗。
然而,風險同樣巨大。首先,四個月的執政期限過于短暫,能否完成承諾存疑。其次,憲改必然觸碰軍方與王室的敏感神經,他是否有膽量推進還不確定。最后,社會對其過往政策的爭議仍在延續,任何失誤都可能激化民怨。
中泰關系將穩中有進
在對外關系上,阿努廷幾乎不可能在大方向上偏離前任路線。中泰關系歷來密切,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投資來源國和游客來源國。在國內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阿努廷比任何人都需要通過對華合作來鞏固執政合法性。
![]()
阿努廷
和西那瓦家族一樣,阿努廷也是華裔,在處理對華事務方面也會表現出一定的積極性。可以預見,他將繼續推動中泰高鐵等基礎設施項目,深化在農業、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與此同時,他會維持平衡外交,在中美之間靈活游走,但整體趨勢仍然是向中國傾斜。換句話說,中泰關系在阿努廷任內大概率會穩中有進。
阿努廷的上臺,更像是一種政治妥協下的產物,而非全民意志的集中體現。他既可能是一個過渡人物,用短短四個月為泰國開啟新一輪政治改革;也可能淪為另一個權力過渡的犧牲品,被歷史快速遺忘。阿努廷能否兌現承諾,將決定泰國是走向新局,還是再次陷入循環往復的動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