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羅布泊,這是歐亞大陸上,離海最遠的地方,本應該干旱至極。
可卻意外流傳著一道極品美食——羅布烤魚。
教科書說,這里曾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孕育過小河文化與樓蘭古國。
這里充滿神秘,雖然歷經好幾次大規模科考,卻反而,越考越謎。
![]()
比如,曾經的科考隊長彭加木在這里失蹤了,還因此流傳出,史前文明和雙魚玉佩的傳說……
所以,羅布泊里到底隱藏著什么?
2014年,又有一支國家級科考隊,超50人規模,深入羅布泊,駐扎四年:
有關樓蘭人、史前文明、大耳朵,以及荒漠洪水和地球周期之謎……
他們這次又挖出了如下五大發現……
![]()
發現1:未知樓蘭人
本來,考古專家們通常默認,古樓蘭人是印歐人種。
這是因為羅布泊中有小河墓與太陽墓的原因。
具體說來,小河墓是1934年,瑞典探險家貝格曼(F.Bergnm)深入荒漠。
在當地獵人的帶領下,發現了幾口船型的棺材,棺材中,還躺著未腐爛的干尸……
![]()
后來,2003年,中國考古隊繼續發掘,出土了層層疊疊的船棺,并最終發現了那具轟動世界的小河公主干尸。
這是一眼的印歐人種啊,檢測后發現,她在4000年前下葬。
當時的中原還是夏朝末年,而歐洲文明則還在米諾斯島上萌芽。
這里,竟然有如此精美絕倫又科技先進的文明和墓葬……
![]()
接著是太陽墓,這是1979年開始,中國考古隊在大耳朵北方、西北方發現的好幾處(鐵板河、孔雀河等)墓地。
每處都現場詭異至極,是一個圓形的墓坑,周圍用七圈排列整齊的胡楊木打樁。
由內而外,越來越粗,內圈最細的兩三厘米,外圈最粗的十幾厘米,就像放出光芒的太陽,因此得名太陽墓。
而這太陽墓,不多不少,加起來也剛好是七座,怎么看都不像是家族墓穴,而更像是某種未知的獻祭和祭壇……
![]()
太陽墓年齡斷代為3800年前,與小河墓地同時。
而且,那具著名的樓蘭美女干尸,也是1980年從這里這樣一處(鐵板河)太陽墓中出土的。
雖然,不像小河公主那樣,一眼印歐人。
但是,太陽墓,也被認為,體現出鮮明的印歐色彩。
比如,7座太陽墓、7層木樁,這說明他們崇尚數字7,而同樣的崇拜數字7的,還有古希臘。
![]()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7是完美數字,是3和4的和,代表著三角形和四邊形,這是兩種最完美無缺的形體。
另外,日月、水金地火土,這也是七大星體,被視為宇宙秩序和人類命運的決定。
直到今天,我們一周都還是除不盡的7天,這就是古印歐文化的遺存……
因此,太陽墓和小河公主,這讓過去的考古專家們默認,羅布泊的土著是印歐人。
![]()
可是,這次2014年的考古發掘中,新發現了埋葬大量人類遺骸的羅布1號墓,檢測后卻發現,他們不是印歐人!?
但同時,也不是蒙古人種……
這太詭異了,4000年前的,歐亞大陸上,除了印歐人和蒙古人,難道還有大量的非洲人、澳洲人、南島人、美洲印第安人不成?
挖掘進行到這里,專家們暫時只能用「未知樓蘭人」來稱呼他們……
![]()
而他們究竟還隱藏著哪些秘密呢?
發現2:真·史前文明?
2016年10月13日,科考隊隊長秦小光,正在搜索D21區塊。
忽然,他看到白色的雅丹地層中,插著一塊黑色的石頭。
俯身細看,這石頭上,還有人類加工過的痕跡。
![]()
這太難得了。
因為,通常他們找到的遺址遺物都在地表,如果是石頭,就無法碳14,測不出來年代。
可這次發現的石頭出現在雅丹底層當中。
那專家們就可以通過雅丹地層的沉積速度,來推斷它的年代。
于是,秦隊長立刻組織了對D21區塊的大面積搜查,很快,各種石環、玉斧、石核被發現,還發現了一處灰坑,灰坑內,又鑲嵌著密密麻麻的黑色小石片,不得了,這叫做「細石葉」啊。
![]()
秦隊長有些激動,一是因為「細石葉」幾乎就是史前人類的代名詞,是這樣制作的:
用鹿角瞬間發力沖擊石材邊緣,如果聽到一聲脆響,那么,這就意味著一片細石葉被剝了下來。
再將這些細石葉,鑲嵌到各種骨器上面,你就得到了一把,可以切割、劈砍的石刀。
而如果在骨器上鑲嵌兩面,那你得到的就是一把致命的石矛……
亞洲北部的古人類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有足足兩萬多年的時間,一直使用它。
![]()
二是因為,這些細石葉從灰坑中出土,有灰坑就有碳,有碳就可以碳14測年……
而這一測下去呢?
更不得了,這竟然是1.1萬年前的灰坑和石器……
再通過雅丹地層沉積雙重確認,也的確是1.3萬年前的地層。
原來,這是意外挖到了真·羅布泊史前文明啊。
1.3-1.1萬年前是什么概念?
哥貝克力石陣大家都見過吧?
![]()
新仙女木事件:12900年前,大隕石砸到格林蘭島,導致全球洪水、冰期。
在各種都市傳說中,愛好者們都懷疑是這顆隕石滅絕了史前文明。
而史前文明的幸存者,在隕石過后,1.1萬年前修建了哥貝克力石陣。
如果金字塔真是4500年前修建的,那么石陣離金字塔的距離,比金字塔離我們的距離還多1000年……
這太夸張了,難道12900年前,隕石過后,羅布泊也是一個史前避難所?
![]()
新仙女木冰期的古人類、前文明幸存者們,也都蜂擁到這里避難、隱藏?
復原:1萬年前的羅布泊
秦隊長繼續考察雅丹地貌,發現這里的大雅丹已經存在了至少3萬年。
也就是說,當初1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在這里,也并不是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生活。
而是一座權衡利弊下的避風港?
![]()
果然,繼續挖掘,又在大雅丹地層中出土了不少這種紅柳棍,檢測后發現,這就是1萬年前的建材。
并且,木棍上的切割痕跡,也與發現的石器工具切割痕跡匹配。
接著,木棍四周又發現了破碎的干草和門簾痕跡,甚至發現了一定看上去十分時尚的帽子……
憑借這些信息,秦隊長還原成當時的房屋樣式,是這樣用胡楊木棍和紅柳枝搭建的三角形半地穴茅草屋。
![]()
繼續清理發掘,又有很多帶三角凹槽的蘆葦桿出土,這是什么?
剛出土是,哪怕最見多識廣的秦隊長也不認得。
直到又出土了這樣一根蘆葦桿,上面有羽毛,原來是弓箭。
可這是1萬年前應該有的技術嗎?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
因為,當時的歐亞古人類都還在用擲矛器呢,有弓箭就算是天頂星人了,弓箭后面還有平衡尾羽?
通常認為,平衡尾羽,這是人類青銅時代晚期,也就是4000年前,小河時代才發明的東西。
而這里1萬年前就有?這意味著什么?
1,地層沒錯,就是1萬年前的東西,那毫無疑問,這里將是真·史前文明;
2,地層被擾動了,這是4000年前小河時代的東西,但哪怕是小河時代,這技術也是獨步全球的天頂星人了。
![]()
接著,又有更多的羽毛和魚骨出土。
羽毛被認出是鶴的羽毛,魚骨則被鑒別為鲃魚的牙齒……
科考隊由此還原出當時的生活場景:高大的雅丹上聳立著一座座地穴茅草屋,炊煙與野鶴齊飛,雅丹下的水澤中,是鲃和胡楊、紅柳的故鄉,而雅丹山間,還有畜牧的羚羊和駱駝……
難道,這就是史前避難所的真實樣貌?
如果是,想必,我們這些幸存者后代的基因中,一定都還對此景色有莫名的憧憬吧。
這是我們經歷過全球災變后的幸存者記憶……
![]()
發現3:大耳朵如何形成?
繼續科考,專家們又破解了羅布泊的大耳朵之謎。
本來,如果說這大耳朵,是一圈圈湖水干涸形成的痕跡,那么,為什么會有耳洞?
過去,各種半島說、河水注入說、風蝕說全都無法完美解釋。
![]()
但直到這次科考中,地球搖桿專家們,決定拿出威力最大,也是他們的武器——鐵鍬。
來好好的跟著大耳朵來一場不破樓蘭終不還……
果然,還是鐵鍬最威武,從耳朵到耳蝸,科考隊一共挖了41個深坑,發現這些坑中都有水。
再層層取樣這些深坑中的土壤,以及地表的巨型鹽殼,拿回實驗室。
這次,最尖端設備、儀器全都用上,研究樣本內部的結構、成分。
![]()
最終,科考團得出結論,羅布泊在歷史上多次被洪水灌滿,又多次干涸形成鹽殼。
本來這一圈圈的巖殼也是圓形的。
但怪就怪在,最后一次洪水灌滿羅布泊時,是北邊的孔雀河發威,在耳朵西北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大湖。
這很可能就是古書中記載的蒲昌海,而蒲昌海在魏晉南北朝時,經歷了一次超級大旱,幾乎一夜之間干涸。
因此,蒲昌海沒有再形成一圈圈的輪廓,而是直接把原先羅布泊的環形鹽殼切掉一角,形成了耳朵的形狀。
![]()
這真是太神奇了……
發現4:羅布泊大洪水?
這天,太陽西沉,秦隊長正帶著大部隊回撤。
忽然,對講機里傳來叫聲,秦老師,秦老師重大發現。
秦老師跑過去一看,竟然是滿地密密麻麻的陶器碎片。
這不正常,周圍一片荒漠,位置被夾在南一、南二兩條古河道之間。
按理說,陶器一般出現在居民區。
![]()
怎么可能在荒漠、河道中出現如此密集的陶片?
拼合這些陶片,發現的確是一些破碎的陶罐、陶瓶,很生活的器具。
也不像是什么宗教儀式的獻祭啊。
這到底是什么?
最終,還是秦隊長見多識廣,他告訴大家,別慌,為什么只有陶片,而沒有居民區應該有的木構件等生活、建筑痕跡?
![]()
你們想想,會不會有一種可能,這里曾被滔天洪水襲擊?
木構件全都被洪水沖走了?
這真的是驚天腦洞啊。
但是,就地深挖,很快支持這一腦洞的證據出現了,首先是在一些雅丹地貌的縫隙中發現了被沖入其中的陶片,果然上面覆蓋有干涸的塵土,這就是洪水期的淤泥。
![]()
接著,深挖寬闊的南二河河道,河心處果然出土了很多胡楊樹干。
顯然,河中心不可能長胡楊,它們一定是被洪水沖到河道中央的樹木。
那么,我們對這些胡楊木進行碳14測年,是否就能知曉羅布泊最后一次發洪水的具體日期呢?
這一日期會不會就對應著最后那座蒲昌海的形成?
![]()
是5000年前,還是6000年前?
秦隊長把樣本送回實驗室檢測。
然而,接下來的故事,卻讓人難以置信……
大洪水:500年前
測年顯示,大洪水不是5000年,也不是6000年,而是500-600年前。
你確定這不是算掉了一個零?
![]()
秦隊長跟實驗室反復確認,但數據不會說謊,這些胡楊木,是500-600年前,元末明初被大洪水沖到河道中央的……
這只能說明,我們對羅布泊想象,還是太保守了。
這里的蒲昌海既然可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夜之間干涸,那為什么席卷荒原的大洪水,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形成?
展開羅布泊的水系圖,我們其實可以看到,這里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
![]()
··而這個巨大的盆子,正接受著天山山脈、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的三面冰川融雪注水。
匯入羅布泊的河流主要有三條:
北方的孔雀河、中間的塔里木河、南邊的車爾臣河,它們都是暴躁的冰川內陸河流。
在冰河期與小冰河期之后,氣溫一旦回升,它們就將裹挾著巨量的冰川融水奔流而下,灌滿羅布泊。
![]()
預計1萬年前,我們剛從新仙女木冰期走出來時,羅布泊有這么大……
甚至有人懷疑當時整個塔里木盆地都不是如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而是塔克拉瑪濕沼澤……
接著,我們再將這幅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研究》圖帶入到羅布泊洪水的研究之中。
似乎,那個周而復始的湖泊之謎,也就漸漸浮出了水面……
發現5:地球周期之謎?
![]()
如果真的,每當地球氣溫驟升、驟降,羅布泊就會發生干濕轉化。
那么,我們目前其實只挖出了三國兩晉這一彎和元末明初這一彎的證據,分別是蒲昌海一夜干涸的現象和500年前羅布大洪水的現象。
而圖中其他8處拐彎,是否也能挖出對應的證據呢?
首先,我們從歷史記載中,似乎能發現一些線索:
![]()
史書記載了2號大拐彎?
2300年前,樓蘭人被甘肅而來的月氏人統治;
100年后,更加彪悍的匈奴人南下,擊敗月氏人成了樓蘭的新主人。
又過了30年,漢帝國鑿通西域,于是,月氏人決定向漢家皇帝求援,要擺脫匈奴人的奴役。
于是,接下來就是漢家使者——傅介子「斬樓蘭」的故事。
![]()
這年是公元前77年,他身為使者,來到樓蘭,卻感到氛圍有變,樓蘭人又準備重新投靠匈奴。
沒時間猶豫了,傅介子在酒宴上當庭斬殺樓蘭王,再立新君,遷都鄯善。
與此同時,漢軍鐵騎開進鄯善,與匈奴對峙。
最終,在這場大戰過后,樓蘭古國消失了,它被風沙掩埋。
只剩下,遷往鄯善的樓蘭人,建立了日后的鄯善國。
![]()
這段歷史記載中,為什么樓蘭人突然出現在史書中,不是被月氏人就是被匈奴人欺負?
這會不會是經歷過西周大深谷后,他們生態破碎,實力銳減,還沒有恢復過來,緊接著又是秦末、西漢的拐彎,他們難以為繼,最終只能跟著漢軍遷都鄯善,古老的樓蘭國,跟隨著1萬年前那片碩大的羅布泊一起消失了?
旅行家游記,記載了3號平穩期?
在漢軍帶著樓蘭人遷都鄯善后450年,晉朝和尚法顯前往印度取經,路過鄯善,他說這里使用天竺的語言和文字,是一個信仰小乘佛的國家。
![]()
可再過200年后,當唐朝的玄奘取經路過這里時,他卻只聽聞大流沙的傳說,鄯善和樓蘭都消失了……
而且細看,這兩位旅行家的游記,他們都提到了羅布泊的兩樁古怪——鬼魅和熱風。
似乎當時的羅布泊和現在很像,高溫、干燥和沙漠覆蓋了一切。
而且,這兩樁古怪在今天的羅布泊里也都出現了,比如2023年的羅布泊人體碳化案,以及探險家雷殿生親口講得羅布鬼影經歷,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們會員頻道細說。
![]()
總之,這一時代的兩位旅行家,似乎見證了一個干旱羅布泊的形成,法顯看到的是蒲昌海一夜消失后,鄯善國還是用天竺文字的最后綠洲。
而玄奘見證的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羅布泊的形成,因為,他除了記載法顯見過的鬼魅熱風意外,還記載了好幾個法顯沒見過的大流沙故事,都是說,某某城市因為改變信仰而導致城市一夜之間被風沙掩埋的故事。
這些故事也對應著考古中尼雅古城、精絕古城的發現。
所以,這一段蒲昌海消失后的3號平穩期,就對應干旱羅布泊的形成嗎?
![]()
那按理說,接下來的4號大轉彎緊接著以挖出的500年前大洪水,這一時期,羅布泊應該也經歷了某些巨大的變化。
但非常可惜,這一時期,是兩宋遼金,我們的歷史斷絕了西域,也就真不知道當時這里發生了什么……
期待后續的考古發現吧。
但很快,經歷過500年前大洪水后,這5號轉彎,似乎又被我們的一位大文豪用某種鬼故事的方法給記載了下來……
![]()
羅布泊:蜥蜴人事件
乾隆33年,公元1768年,紀曉嵐被乾隆皇帝發配烏魯木齊,在這里,他將羅布見聞寫進了自己的《閱微草堂筆記》。
其中一則故事說,當地有個俞提督,這故事大文豪金鰲也可以作證。
提督曾有一次在辟展戈壁中夜行,這也就是如今羅布泊大耳朵北邊。
忽然,他見戈壁上有一人影。
![]()
行軍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此人高大,離這么遠都能看清人影,不知是敵是友?
這時,那人影也發現了俞提督,立刻撲了過來。
提督站穩陣腳,仔細觀察,發現那人影忽左忽右,像人又不像人,高近一丈,也就是3米左右。
穩住,穩住,俞提督眼看,距離夠了,立刻動如雷霆,抬弓便射,正中那人影胸膛。
但人影不過向前一撲,一打滾又站了起來,繼續猛撲過來,提督于是再補一箭,那人影總算倒下。
![]()
提督上前查看,這竟然是一只蝎虎,也就是巨大蜥蜴。
竟然能像人一樣行走,怪哉,怪哉。
紀曉嵐的第二則故事說,有個流放之人的兒子,名叫方桂。
有天在山中牧馬,忽然一匹馬朝遠方跑去,方桂追上去,隔著一道山嶺聽到了馬叫聲,很凄厲。
循聲繞過山嶺,進入一處幽谷,只見谷中數頭怪物,半人半獸,正在分食馬肉。
![]()
那怪獸,全身鱗片像古松,頭發支棱像羽冠,眼睛突出,純白色,像兩枚鑲嵌的雞蛋。
方桂也是膽子大,悄悄爬到一顆樹上占據制高點,然后便朝那群怪物放銃,怪物受驚,全部潛入林中不見。
只留下被啃食半軀的馬匹……
嚇不嚇人?
還有更嚇人的,而且,是更加嚴謹的玄奘法師所講。
![]()
他說,羅布泊西邊有個屈支國,國東邊有個大龍池,池子里有龍。
由于城中無井,很多百姓就去大龍池中打水。
結果,池中龍變成帥哥,勾引來前打水的少婦,和當地人生下很多龍種。
這些龍種長大后力大無窮,生性桀驁,還經常反抗國王的命令。
國王不得不把武德充沛的突厥人叫來,才殺光這些龍種,廢棄整座城市……
![]()
這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最離奇的——「人皆龍種」故事,發生在羅布泊西邊。
說好的出家人不打誑語啊,玄奘法師,您別嚇我……
難道羅布泊真的有什么史前龍種的基因?
這才導致考古隊挖出了「未知樓蘭人」的結果?
好了,不扯遠了,再往下扯真的就是彭加木和雙魚玉佩的都市傳說了,有興趣可以看我這期古早節目。
![]()
總之,回到氣候表,紀曉嵐似乎記載下了5號拐彎處的濕潤羅布泊,畢竟能有巨大的蜥蜴和綠色的山谷這肯定不是今天的羅布泊。
緊接著,進入六號、七號拐彎的時代,外國探險家來了,他們似乎見證了一個澤國羅布泊再次變成干旱羅布泊的過程……
羅布虎&羅布魚
1876年,第一個進入羅布泊的西方探險家是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
![]()
他在塔里木盆地的村落里住了8天,感嘆道:這里的老虎就像伏爾加河的狼一樣多。
是的,羅布泊這里曾經是有老虎的,而且品種就叫羅布泊虎,或新疆虎。
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六號拐彎的時代,見到了一個澤國羅布泊,他在地圖中畫出了一個當時清朝官方地圖所標示的位置向南偏移了約100多公里的巨大羅布泊。
![]()
可后來,當1899年,斯文赫定,于七號拐彎的時代,再進入羅布泊時,他雖然碰到了依舊漁獵的羅布人,依舊靠船作為主要的探險交通工具。
但他就已經沒感嘆這里的老虎比狼還多,只是留下了這樣一張羅布人用陷阱捕獲羅布泊虎的速寫。
還疑惑的提出了「羅布泊是游移湖」的假說,因為,他拿著普爾熱瓦爾斯基的地圖,已經在南方找不到那個巨大的羅布泊,而是在北方發現了更小一些的羅布泊。
![]()
他認為是湖泊在以1500年的周期南北游移,但以目前的科考來看,這很可能是波動前進,干濕不定的地球周期……
再之后,當他于7號拐彎之后,1934年,再次來到羅布泊時,一位老人說,十多年前,一只老年老虎慢吞吞地沿著河岸走向了塔里木河上游,從此,他就再也沒見到過老虎,聽到虎嘯。
后來,羅布泊虎被宣布正式滅絕。
我們似乎也就慢慢的接受了印象中的這個死亡地帶——羅布泊。
![]()
最后的懸疑……
回到氣候周期表,現在,我們只剩下,遠古的1號拐彎,和未來的8號拐彎沒有破解。
想象一下,500年前的大洪水被我們挖出來了,對應到氣候圖上也不過是淺淺的一彎。
可1號拐彎,西周時代的的這條深谷呢,這一定是毀滅性的災變吧?
拐彎之前,是夏朝末年到商朝初年,這恰好是我們挖到的小河公主和太陽墓、樓蘭美女。
小河公主族似乎掌握著1萬年前,或者4000年前的羽箭技術,他們真的就像從1.3萬年前新仙女木冰期就避難到此的史前文明一樣……
![]()
他們究竟是誰?
他們會不會是避難結束后,向世界傳播文明的兄妹?
他們,以及他們的鄰居——太陽墓主人,本來都有可能繼續向我們述說史前洪荒。
可是,那場大深谷、大災變來了,他們消亡了、離開了,只剩下那個突然出現在史書中,被月氏、匈奴輪番欺負,又被漢家使者斬樓蘭的小國……
他們的故事,也許永遠跟隨著羅布泊、樓蘭國的消失而湮滅了吧。
![]()
本來,遠古第一彎的懸疑到這里就結束了,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了。
但好消息是,挖錯了,從斯文赫定開始,挖樓蘭,挖三間房。
結果發現,挖了100多年,挖了個寂寞。
因為,本次科考,又有了最重大的發現——張帀(zā )千人丞印。
![]()
本來,翻遍史料,專家們找不到張帀是誰,更找不到中原歷代,還有一個名叫千人丞的官職。因為這印章的人名和官職查無此人,但形制和字體我們的金石學家是一眼就認得出啊。
這根本不是什么傅介子時代的西漢印章,這是東漢小篆。
這事兒大了啊。
雖然西漢、東漢,我們聽上去就差個東西。
但事實上,公元前77年的西漢人傅介子斬樓蘭,這離東漢末年分三國,劉備關羽的時代差了270多年……
![]()
和我們今天與乾隆、華盛頓的差距相當。
所以,如今所謂的三間房樓蘭古國遺址,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樓蘭?
專家們趕緊把三間房和印章處出土的木結構、駱駝糞拿回實驗室碳14測定。
果然,測出來的年齡,都只有1800歲。
![]()
好了,這下好了,專家們通過史書核對認為:
所謂的三間房遺址,并不是被傅介子斬樓蘭的樓蘭古國,而是東漢的西域長史府……
這印章是長史府末期,一個叫張帀的人自封為千人丞,模仿漢家體系,在用印章管理當地……
真正的斬樓蘭、樓蘭古國遺址,還不知道埋在哪里……
或許,我們未來還將挖出真正的樓蘭古國,并發現那些上古的秘密?
![]()
長史府的神秘臺地
在探索「長史府」的過程中,專家們又發現了這樣一處神秘臺地。
歷經千年風霜,依舊邊界清晰?
起初,專家們也對這臺地的形成一籌莫展。
但不久后,一位農業學者說,這會不會是古代農田?
![]()
農田反復灌溉、輪作,地質構造會改變,再經過數千年的風化,也許會形成這樣的臺地?
我們不妨試著挖一挖,看其中是否含有農作物的植硅體。
所謂植硅體,就是植物的種子、根莖會在徹底風化后,會留下一些極細微(15-50微米)的二氧化硅殘存。
每種植物的植硅體形態各不相同,如果臺地土壤中發現大量農作物的植硅體,那就能證明臺地的形成是因為農業耕作。
![]()
并且,還能由此知道,當時的這些東漢長史府人究竟吃什么。
果然,土壤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硅體,并確定它們是:
黍、粟(小米)、麥、稻四種農作物,看來和中原吃得差不多啊。
但問題是,稻,水稻,這個我們都知道,要在南方水田里才能種的活。
![]()
而如今羅布泊的田地里挖出了水稻遺存,這如果先排除史前黑科技,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1800年前,東漢時期,羅布泊邊,還和今天的洪澤湖、太湖一樣,是魚米之鄉,不冷不熱,水源充沛……
果然,這也能對應到周期圖中,那即將發生蒲昌海消失的大拐彎啊。
看來,這羅布泊的濕潤與干燥,真的能與氣候周期一一對應。
![]()
那么,最后一個問題,8號拐彎對應的究竟是今天,還是未來?
羅布泊駱駝海?
我在查資料時,真的被這條影片嚇一大跳啊。
這真是駱駝在羅布泊里游泳嗎?
仔細看,有破綻,這是阿拉伯的單峰駝啊,根本不是新疆的雙峰駝。
![]()
哎,散了散了,雖然進入21世紀后,全球變暖,氣溫飆升,我們可以這樣補全這張周期圖。
但總感覺羅布泊,還真不至于濕得這么快。
但緊接著往后翻,我又發現,新疆真的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真·沙漠之舟”影片。
這次保準沒錯,是新疆雙峰駝,原來,它真的會游泳啊……
與此同時,我還查到了各種新疆塔克拉瑪濕的暴雨影片。
![]()
比如,2021年5月,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12小時降水量34毫米,達到暴雨量級,是創立觀測站以來最大日降水。
2024年8月22日,塔克拉瑪干沙漠驛站附近,暴雨加融雪洪水,讓道路寸步難行,交警路政連續20多小時疏導交通。
8月24日,沙漠腹地公路持續融雪加局部暴雨,洪水漫入沙漠,新疆水利廳緊急啟動防洪應急響應。
等等等等。
![]()
甚至還有這篇科學論文中,也給出了2021年7月實地考察的羅布泊水洼照片。
而且論文還指出,塔里木河的降水量其實已經連續30年大于蒸發量……
看來,羅布泊、新疆,似乎真的正在變得越來越濕潤……
羅布泊即將復活了嗎?
最后,我們再分享一則神奇的水鳥故事吧……
![]()
水鳥的故事
講述這則故事的探險家,名叫唐守業,他曾帶領,20多次成功穿越羅布泊。
他說,2019年,自己帶隊穿越羅布泊,來到小泉溝峽谷時,大家被風景迷住了,提議今晚在這里露營過夜。
自己看周圍還算安全,并且,傍晚能拍到野駱駝、黃羊、棕熊等小動物在附近喝水,于是,就同意了這個提議。
![]()
但正在這時,有人發現不遠處趴著一只大鳥,仔細一看它的腳掌,有蹼,還是只水鳥。
可羅布泊這里都是戈壁荒漠,水鳥到這里肯定無法存活。
唐隊長判斷,它是誤飛進了羅布泊,而現在它用光了力氣,靠自己,肯定是沒法飛出羅布泊了。
如果小隊要拯救水鳥,就必須連夜將它送出去,取消扎營計劃。
![]()
而如果扎營欣賞美景,那水鳥就無法獲救。
權衡之下,小隊決定,不管什么美景了,救水鳥為大。
于是,小隊連夜出發,4天后,把水鳥送到了若羌縣的臺特瑪湖。
唐隊長說,水鳥在湖面游出四五米后,又忽然轉身,沖他們點了3下頭,好像在致謝一樣。
小隊見狀集體淚目,一只小鳥竟然懂得如此感恩。
![]()
但故事還沒完,緊接著,當晚,小隊在酒店看新聞,竟發現,原計劃露營的大峽谷恰好于4天前發生地震。
幾百噸的巨石、碎屑滾落下來……
唐隊長還特意回去拍了照片,這如果,那天沒有離開,后果不堪設想啊。
所以,唐隊長感嘆道,真不知道當時,到底是我們救了水鳥,還是水鳥救了我們呢?
![]()
或許,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心靈相通吧。
水鳥已經感應到了濕潤的羅布泊才因此誤入其中,而人類也因為心存對自然的敬畏而逃過一劫。
順應自然吧,我們不過是自然的一份子,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狂妄,視為一種有靈人類,對無靈自然的征服與改造……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最后夫人說,看來,你真的很喜歡吃羅布烤魚啊……
(完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