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攤上大麻煩了,對手直接抽掉白宮大廈的柱子,他的夢想會徹底塌方嗎?
2025年,川皇卷土重來,原本想著要大顯身手一番,把上屆總統任期內沒干完的事全部干完。
沒想到,在關鍵時刻,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背后捅刀,竟然裁決對等關稅無效。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關稅是特朗普一切經濟政策的抓手,財政要靠它撐著,產業政策靠它來鋪,而振興美國本土制造業的設想,更是死死地壓在它上面。
如果這根柱子真被最高法院抽掉,特朗普所有的“美好計劃”,都可能瞬間坍塌成廢墟。
![]()
事實上,法院也不是沒事找茬,故意刁難他,而是因為總統越權了。
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征稅不是法外之地,而是國會負責的事情。特朗普可以依據IEEPA動用緊急手段,但不能拿緊急法案當“萬能鑰匙”,無限制對全球幾十個國家同時加稅。
這就像蓋大樓,你硬是往外多伸了一根梁,法院一句話,直接砍掉。
連輸兩次官司,特朗普急了,開始到處放狠話:
“如果我輸了,美國要退還數萬億美元,我們會窮得淪為第三世界國家!”
聽上去驚心動魄,可仔細一想想,這是不是更像恐嚇?
不可否認,關稅確實帶來了不少收入。最新數據顯示,僅8月份一個月就收了310億美元,全年預計會突破5000億。但哪來的幾萬億呢?
特朗普把這種大話放在嘴邊,不是因為別的,只是為了向最高法院施壓:
“我上訴時,如果你們敢判我輸,就是葬送國家。”
最高法院會服軟嗎?
理論上,美國法院系統是獨立的,判案只看法律,不用看總統的臉色。但現實又很復雜:9位大法官里保守派占多數,有的還是特朗普當年提名的。
所以,這不只是法律之爭,還是一場權力的暗戰。
最高法院到底是守住法律底線,還是在“大局”面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懸念很大。
不過,眼下的特朗普真的輸不起,為了防止意外,他已經準備了Plan B。
301條款,可以打“不公平貿易”牌;
232條款,動用“國家安全”;
122條款,臨時加稅15%;
338條款,更狠,允許對歧視美國的國家加稅50%。
但是,聽上去武器多得不得了,其實每一種都有莫大的缺陷:要么額度有限,要么時間太短,要么程序太復雜,沒一個有現在的對等關稅好用。
如果被迫采取這些替代方案,特朗普恐怕就沒有那么順手了。
問題來了,川皇說關稅是救美國的神招,真那么靈嗎?
現實是,這種話聽聽就好。本質上,關稅是進口稅,你不論怎么逼迫原產國買單,但總有一部分會轉嫁到美國的消費者頭上。
最近,懂王一直甩鍋美聯儲,不就是自己已經嘗到回旋鏢的滋味了嗎?
當然了,有的行業確實受益,比如鋼鐵、鋁業。但更多的老百姓面對的則是價格上漲:衣服更貴、汽車更貴、手機更貴,生活成本全面抬高。
關稅,說白了,是把錢從所有消費者的口袋里抽出來,去補貼少數產業。
你覺得,特朗普的關稅神話,還能撐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