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間房不打掃,永遠只會變亂;一杯熱水放著,總是會變冷;一個人老去,肌肉流失、記憶力下降,怎么吃保健品也擋不住。這不是偶然,而是宇宙最殘酷的一條底層法則在起作用——熵增定律。
![]()
它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努力不努力,熵只會越來越大,秩序終將崩塌,一切歸于混亂。
什么是熵?它到底“增”的是什么?
“熵”這個字聽上去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簡單說,熵是衡量“系統混亂程度”的指標。越有序、結構清晰的系統,熵就越低;越雜亂、不可預測的系統,熵就越高。
![]()
舉個例子:你把一盒拼好的樂高砸碎,碎片四散,拼好是低熵,摔碎是高熵。熵增,就是從有序走向無序,從結構走向混亂。
而熱力學第二定律明確告訴我們:一個封閉系統的熵只會增加,絕不會減少。
這是自然的底線。你可以用電鍋爐把冷水燒熱,但你必須輸入能量。而如果你啥都不做,熱水就會自己變涼。能量會自發從集中走向分散,有序會自然走向無序。
![]()
在1850年代,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首次提出“熵”這個概念,并總結出這個讓人絕望的趨勢。此后幾十年,玻爾茲曼用統計物理徹底解釋了它的本質:熵增不是能量消失,而是能量變得越來越“難以利用”。
就像你有100塊錢,原來整整齊齊地放在錢包里可以花,現在變成了很多枚散落在地上的硬幣,你還得一枚一枚撿回來。這種“能用但不好用了”的狀態,就是熵增的真實寫照。
從冰箱到宇宙,熵增統治一切
很多人以為熵增只是熱水變涼、汽油燃燒那點小事,但其實,它統治的是整個宇宙的命運。
![]()
我們來看看“宇宙最大冰箱”——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的設計。為了讓紅外探測器正常工作,韋布必須被冷卻到-266°C,也就是7K以下的超低溫。為什么?因為儀器稍微有點“熱”,就會發出紅外噪音,干擾觀測。
所以它必須不斷把熱量“排出去”,否則系統會自發升溫、變亂、熵增,觀測就廢了。NASA為此設計了五層遮陽板,每一層都在“對抗熵”。
![]()
這正是關鍵:熵增是自然趨勢,對抗熵增需要代價和設計。
同樣的原理也出現在現實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你的電腦開機發熱,是因為電流在芯片中流動產生耗散;
你的身體吃進去的食物,最終大部分都變成了熱能,散失掉了;
你家電冰箱壓縮機轟轟作響,其實就是在“和熵干仗”。
![]()
可以說,宇宙的一切技術發明,本質上都是在拖延熵增的速度。
宇宙的終點,是一個“熱寂的黑夜”
如果熵一直增下去,最終會發生什么?
這不是個哲學問題,而是個科學結論。早在20世紀初,科學家就提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預測:熱寂。
![]()
在遙遠的未來——大約101??年后,宇宙中所有恒星熄滅,黑洞蒸發,粒子分解,能量均勻分布,溫度趨于一致,不再有任何可用于做功的能量差。一切將陷入永恒的平靜與黑暗。
那時候,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結構,沒有生命。所有信息都被“洗平”了,宇宙將變成一個熵值最大、再無可能性的死寂空間。
![]()
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熱力學定律的自然推演。它比死亡更冷,比虛無更徹底。
就比如你現在正在看文章的這臺手機,正以每秒數億次的計算“吐出”熱量,向那個終極結局邁出一小步。
生命,其實就是“逆熵”的奇跡
聽到這,你可能覺得一切都太悲觀了:既然熵總是增,那人類努力還有什么意義?
但你別急,生命的誕生,恰恰是局部逆熵的反例。
![]()
生命不是混亂的,而是高度有序的系統。DNA的堿基對排布、細胞內的能量傳遞、人體免疫系統的分工協作——都是復雜且穩定的結構。它們沒有憑空出現,而是通過從環境中“攝取能量”,抵抗熵增趨勢。
![]()
比如太陽光是高能有序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糖分,動物再吃掉植物,最終形成一個個體溫穩定、結構復雜的“生命體”。這就是開放系統中的“負熵流”(由薛定諤在《生命是什么》一書里首次提出)。
![]()
當然,這種“逆熵”并不是永恒的,它需要不斷從外界汲取能量,維持自身結構。整個宇宙的大方向依舊是熵增,而生命只是其中短暫而震撼的“局部奇跡”。
2007年,麻省理工科學家Eric Chaisson提出一個有趣指標:能量通量密度。他發現,從恒星、生命、城市到現代文明,能量密度越高、結構越復雜,但維持它們所需的能量也越高。
![]()
也就是說,生命越復雜,熵增的壓力越大。但也正因為此,每一個有序生命系統的存在,都值得被稱為一次微觀尺度的奇跡。
這也恰恰才是人類最動人的地方:我們知道一切終將歸于沉寂,卻仍然選擇創造秩序、傳遞溫度、留下痕跡。
![]()
你明知房間會變亂,還是會打掃;你知道熱水會冷,卻依然泡一杯茶;你知道生命不可逆,卻依然選擇好好吃飯、運動、嘗試學習新東西、構建關系、表達情緒……。哪怕熵增是宇宙的宿命,但我們每一次認真生活的瞬間,本身就是對抗混亂的一次勝利。
![]()
著名物理學家彭羅斯說過:“即使宇宙最終走向熱寂,但那不妨礙我們在此刻,把它點亮。”
所以所謂“頓悟”,不只是你終于知道什么才是真的不可逆,而是你明知如此,依然選擇熱烈地體驗這個世界,哪怕只是一瞬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