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人家里爾克什么事
里爾克的秋日綿和,不動聲色
豹子們,整體走得柔
軟又有勁。
都快百年了,里爾克的情人
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
她們全都過得優雅,比我的龍顏大悅
還要優雅十分。
我在樓下與人發生爭辯,
松馳的假牙掉落地上。結果
可想而知,羞愧難當呀!
關人家里爾克什么
事——
病愈日記
劫后余生,電子煙在肺里聽聲辯位。
過了冬的麻雀,交了費的超聲波,
會依律秋后問斬嗎?
撥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這是事實。我因襲不了祖上的余蔭,
這也是事實!
小貝和電商們,因為愛
不得不放下手頭工作,
更是事實。Ai時代
雞鴨再次同籠,說好放學一起回家的,
如今還剩幾
人。——
作者:葉小松,1964年生人,網名,普魯米修斯(盜火者),讀睡詩社專欄詩人,詩歌寫作愛好者。部分詩歌收錄于《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歌語言獨特,詩緒敏捷,善于從生活的剪影中,挖掘出詩意的土壤,構筑詩的城堡。詩歌有自己獨特的意味和特別,有一定的辨識度。
![]()
秋天或者是玫瑰
空蕩蕩的曠野 空蕩蕩的河流
空蕩蕩的夜色
仿佛只有風和風中的蝴蝶
舞動著腰身
我的寂寞是一株玫瑰的消亡
那空闊的雨聲
是來自天堂的一種載體
我聽見無數的靈魂
在佛塔下
懺悔
在花的傷悲里
有誰聽到一只知更鳥
徹夜的鳴唱:
夜色是一列陳舊的綠皮火車
帶著我飛向遠方
在洋河清真寺
那些虛無的風 也有頓悟的時候
我能想象它體恤眾生的樣子:
那剝蝕的朱門上
是一顆未曾皈依的靈魂
在初秋的夜風里游蕩:
那清澈的月光
會洗條你內心的污垢
會讓你的心
靜若止水
忽略那些水聲
你會在初秋的暮色里
淪陷
像那年 冬夜你絕決遠去
只留下滿世界和滿世界里
厚重的雪
秋夜. 月光
廢黃河灘上的青草
早已有了枯萎的跡象:
那頹廢的身子與我暮年中的母親
多么相似
只是今夜 那些澎湃的波浪
已將帶入遙遠的遙遠——
初春的小麥地
母親正俯下腰身
為它們施肥
夜色明亮 我分明看見母親
蹲在小麥地頭
讀著我從上海寄給她的信件
奔涌的黃河水 滾滾向前
瞬間吞噬了秋夜的一切
只剩下無垠的麥野
嗶叭作響
像我母親在黃河邊與我
揮手告別
月光是一柄鋒刃
割斷了夜的完美
卻割不斷
我不斷滴下的淚水
作者:耿兵,網名:厚德載物,七零后,大專文化,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讀睡詩社專欄詩人。九五年開始發表作品,作品散見于《作家報》,《詩刋》等一百多種文學刋物,并獲全國大獎三十余次,著有詩集《永遠不再憂傷》。
![]()
火焰爬滿了枝頭
失眠的人,在鏡子里,看見火焰爬滿了枝頭
猛虎輕嗅薔薇,那是詩歌
玉蘭花內,朝圣的人,在月光下磕著長頭
一次俯身,便種下一枚太陽
早起的人,桃之夭夭
觸摸到,每一朵花中,都有一個太陽系
春雷滾滾,深淵,漩渦
皆是愛在重生
一只蝸牛的獨白
能夠登臨金字塔之巔的,只有
蝸牛與雄鷹,一不小心
與雄鷹成為知音,蝸牛倍感孤獨
爬啊爬,追逐一盞小燈籠
原來是一只小小的螢火蟲,仿佛
圣徒奉獻自己,一只蝸牛
跌了一腳,成為滋滋作響的食材
蘑菇焗,鐵板燒,生腌,刺身
飛蛾撲火,魚兒總想咬一個餌
小女兒一直捏一個小毯子,作為依附
這樣才安心
詩人在詩歌的漩渦中,一次次變身
化作瘋子,狂人,苦行僧
天地一仙翁
作者:蘭亭,曾以筆名冰馬,出版過詩集《鐵玫瑰》。北師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時尚類雜志常務副總編,網絡公司副總裁兼常務副總編。
![]()
距離
看了“野人”的視頻,心里長出了距離,
你餓了能餓到吃掉一只蒼蠅充饑嗎?
你渴了能渴到生吃一條小蛇解渴嗎?
這就是距離,不可抵達的距離。
看了“野人”的視頻,心里長出了距離,
徒步960萬平方公里,8萬多公里倔走10年,
爬喜馬拉雅山過森林,夜宿羅布泊,
這就是距離,是你走不到的距離。
看了“野人”的視頻,心里長出了距離,
10年游走不是為了游玩,4萬張圖片填補了地質科研空白,
100多萬字日記,把科學家沒有記錄下來的日月星辰栽活了,
這就是距離,有哪位大作家能寫出這樣的巨作?
看了“野人”的視頻,心里長出了距離,
我也是人,他也是人,
為何拉開了這么大距離?
難道我的“人”字前少寫了一個“野”字?
我試著在我人前加上了“野”,再量距離仍沒縮短,
忽然意識到:就是加上一百個“野”也不起作用,
因為我的“野”是手寫字,
人家的“野”,是用腳寫出來的。
注:“野人”——雷殿生
一棵大樹
每當看到一棵大樹,就和它比
站在樹下,兩手量它腰圍
量著量著,就想到了自己
我是在這個地方活到七旬的人
它比我來的晚,卻比我腰圍粗
它粗,我不在乎
關鍵是它樹冠太大,我嫉妒
這里的人,全到樹下乘涼
可我不行,影子被太陽一照,連自己都罩不住
想到這里,就想起我發小——野棗子
他比我小一歲,念書遠遠比不上我
現在,他開的工廠,全城人都去打工
60前,我也是廠子的 一名員工
回家
每次回老家,給父母帶去的面食,塞進冰箱
譬如油條、包子、燒餅……
總是不大見少
倒是瓜果桃李一個不剩
我問母親,母親說那些油炸鍋蒸的
吃著不順口,不如剛從地里長出來的新鮮
像院子里爬到架子上的豆角、絲瓜
趴在地上的南瓜,還有紅撲撲的辣椒、西紅柿……
我每天離不了的油條包子燒餅這些主食
到父母那里倒成了付食
我這才理解了二老為什么不住城里住鄉下
鄉下的東西全是原創,沒受污染
在我想出這個道理的時候,母親又跟我說了一句:
我和你爸每天吃著剛出鍋的炒菜
都是從咱院子里暄摘取的,吃在嘴里,還能嘗出露水味道呢
你長得這么大高個,都是小時候吃出來的
作者:劉樹仁,山東寧津人,市作協會員。詩是發現,是創造,每首詩都是在詩人思想土壤里生長出來的靈芝草。詩稿在《詩刊》《中國詩歌網》《文峰書院》《都市頭條》《德州朗誦藝術團》《你在我風景中走過》《詩歌學人》等各級文學網絡平臺發布或在《山東詩歌》等刊物發表,出版詩集《夕陽拾趣壹》
![]()
鵲橋仙
文/章玉林
那年回鄉探親,
加急電報催歸。
村口小兔橋頭——
你向妻兒敬禮,
手臂壓住淚光。
臨戰寫下《與妻書》,
塞進七年的過季包。
一年后,
你與它從死亡邊緣
一同回鄉。
四十年過去,
信紙里仍壓著
那聲未落的“再見”,
像一首老歌的副歌:
“夏天悄悄過去……”
青山為鑒
文/章玉林
皖東的
那一片群山啊
你該記得
那年我一身戎裝
投入你的懷抱
山頭上 汗水淬煉體魄
山洼里 槍聲雕刻準星
山路中 腳步丈量青春
四載春秋
未曾辜負青山的守望
青山啊 也必將我的誓言
鐫刻在每道山脊之上
一個名字
文/章玉林
五十年
把砂礫磨成珍珠
我三連的戰友
面容已模糊成
同一片晚霞
叫什么名字
是哪方水土
哪個村鎮
哪條街道
有的
當年就沒問過
有的
被風吹散了
可這又怎樣呢
我只需珍藏
一個稱呼就夠了
像珍藏——
子彈殼里
最后一粒火藥
戰友
![]()
八月
文/張帆
雨,下了三場
不,確切地說
下了兩場半,那半場
東邊日出西邊雨
只淋濕了半堵墻
頭一場雨,下在父親的崗嶺上
棉花驚喜得結了桃
玉米高興得吐出了甜甜的紅纓子
父親那頭正在坡上吃草的老牛
抬頭望望了遠方濛濛的村莊
第二場雨,下在了母親的稻田里
一株株稻子,有了雨水的滋潤
就多了情,產生了想法
有的揚花、有的打苞,過不了多久
她們都會成為秋天最幸福的新娘
八月
火熱而激情
多夢,多念
那半場雨,就下在一個點燈的夜晚
留給那個思鄉的人
上輩的愛情
文/張帆
上一輩
不知道什么是愛情
他們只知道,進了一家門
就是一家人
盡管,在日常生活中
常有摩擦和爭吵
那也是,床頭吵架床尾和
夫妻沒有隔夜的仇
那時,日子窮
爭吵的原因無非是為子女的學費
無非是為老人病了的醫藥費
抑或是沒有錢置辦年貨過節
女人嫌男人不會賺錢
男人怪女人不會持家
不過,吵歸吵,鬧歸鬧
天一亮,夫妻雙雙結伴下地干農活
我們上輩人
相互嫌棄了一輩子
可在一天天的日子里
也不離不棄地相守了一輩子
我們上輩人
他們不懂愛情
但他們知道,愛情像過日子一樣
平平淡淡才是真
立秋
文/張帆
天氣,還是那么熱
只是沒有以前那么有激情
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該開的花開了
該青的草青了
再也沒有什么新鮮玩意
只是,偶爾
有一陣大風,有一場大雨
望梅,止不了渴
塘里的蓮蓬,有些老了
人間事,苦過了
在心里,也就沒那么苦了
蜻蜓飛走了就飛走了
蝴蝶遠去了就遠去了
童年,總要長大
光陰漸老
蟬聲斷斷續續
像我的倔強
![]()
秋旱,太陽像是山寨王
很難想象,一年最熱是初秋
按理夏天才是高溫的頂峰
夏天雨水多,陽光有雨水盯著
陽光雨水像對恩愛夫妻
秋天,受副熱帶高壓影響
太陽提著個火爐行走天穹
積雨云像黃臉婆被他遺棄
沒有臺風娘家人前來,雨難以回歸
此時,太陽像個山寨王
這一片天他說了算
夏荷
夏天魔幻
水庫下那一片荒蕪的低洼地
又住進了荷花的大家族
紅花綠葉的清香世界
像一座迷人童話世界
十幾畝的清香誘惑
你順道走進荷花的綠色宮殿
清亮的水面上,小荷像害羞的少女
高挺的荷葉是成年的綠色仙子
有風盈盈迎了上來
端上清涼、清香讓你品嘗
那一刻你是綠宮的座上賓
翠綠荷葉簇擁的粉紅荷花
仿佛賈府數不清的小廝奶媽
小心侍候著蓮蓬里的寶玉、賈連
蓮子是這片荷塘的正主
秋老虎
晌午,你出門拿快遞
一股熱浪將你推了回來
熱浪里仿佛藏著根銀絲針
刺得你額頭、手臂生生痛
想到三伏后有秋老虎出沒
你惶恐踅轉身往回走
取個快遞觸了陽光的霉頭
被咬一口中暑不劃算
三十八度的高溫超過你體溫
你從陽臺隔著玻璃往外看
陽光白花花像失血過多
一片白色恐怖
你從栗黑的胳膊、臉頰收集烏云
扔到天上罩住太陽那金龜子
還人間清涼的秋
作者:崔偉群,江西崇仁白露鄉人,1964年出生,從事新聞報道多年,從小喜歡詩歌,近兩年開始學寫。
![]()
兵馬俑
文/白蔭
兵馬糧草配置整齊
一次長途奔襲
埋伏的悄無聲息
這是要攻打哪里
會有一個怎樣的戰場
有一場如何的腥風血雨
只等戰鼓敲響
狼煙四起
時間靜默 幾千年了
還是沒有發生攻擊
不吃不喝多少年了
到底發生了什么
叫這些人等到現在
并且還要再等下去
鏡湖
文/白蔭
鏡子和湖叫在一起
事物的好壞都在這里
去偽存真
把假象除去
丟一塊石頭
鏡子和湖都會破碎支離
湖水和鏡子藏過人
也藏過很多東西
名字
文/白蔭
二個名字
一個真名 一個筆名
都在很小的區域
小村里的人
不知道我會寫詩
讀睡詩社的人
不知道我的人模狗樣
我在茫茫的人海里混跡
A4的紙上
我問過巴山夜雨
鄉村的小路
我走得高高低低
燈光下
我在寫詩
小河邊
我在洗衣
有時候我也拍案而起
那是讀到了佳句
或是喝醉了
自己和自己生氣
有一天我突然問自己
我會死在哪里
有怎樣鮮艷的自然
點綴我的墓地
會有一個怎樣的名字
留在那里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