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愁始終是藝術創作中無法繞開的情感維度。是對人在罪和信仰面前的嘆息。在哀愁中感知命運的無力,追問信仰的意義;而所有語言無法抵達的地方,恰恰是藝術最深的棲息之所。遺憾的是,島子的很多畫都是語音可以抵達的地方。
![]()
在島子去世后,才有肢體推薦這位畫家和詩人。清華大學美術系教授。跟羅中立他們同屆。
小時候,我爸爸舅舅等家人都從事繪畫,也說起過他們那幾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繪畫人,不僅有技法,更重要的是有傷痕。
因為傷痕,所以求索。
探索未來,也思索過去。
他們那代知識分子,藝術家,是巨大的偶像假神倒下后,在廢墟上開始創世紀。
也許新的偶像開始萌芽,不過,他們那代人是真誠的。
海子臥軌、顧城羞憤,那代人活到現在,他們的生與死都有著少年氣。
今天的他們很多功成名就,陳丹青、程叢林、何多苓、周春芽······包括張藝謀,有些哪怕變得靈巧入蛇,但也不油膩。
這是那個時代的印記。
不一定美好,但一定多情。
島子的詩和信仰,也透著這種氣息。
《樹·火·黃金》
(節選)
樹在火中生長
火在樹上燃燒
黃金在灰燼里沉睡
像未醒的預言
還是先說他的畫,畢竟島子是清華美術系教授。
我很喜歡這一幅《上帝和黃金:曠野》
![]()
黃金的亮色和曠野的黑,互為映襯。如同苦難是福報的景深,福報是苦難的甘泉。
這幅畫里沒有上帝,但卻看出拯救與罪的張力。
島子的其他畫,雖然出現了竹子做的十字架,很現代的神和圣母,但卻只剩圖騰LOGO,少了奇妙和共情。
![]()
![]()
20世紀后,隨著宗教權威的弱化和世俗化進程的推進,神圣的表現形式開始發生變化。神圣逐漸剝離了外在的載體,轉向一種更為內化、抽象和主觀的存在方式。
![]()
![]()
這一時期畫的主題,從宗教場景轉向日常事物,從群體轉向個人,從形象的崇高轉向物體的靜謐與均衡。
這些作品,可能是靜物的幾何構圖,靜謐的顏色。神圣從外在向內在的轉化以及顯性到隱性的變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崇高,而是潛藏于日常之中。
比如著名的莫蘭迪色,通過低飽和、帶有灰調的顏色,如灰粉、灰藍、灰褐等,營造出寧靜而富有詩意的氛圍。其關鍵不在于顏色本身,而在于色彩間微妙的灰度和明度關系,從而形成和諧、靜謐的視覺平衡。
![]()
這一時期已經很難看到固定的,永恒的,古典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變化的,瞬間的,現代的作品。
印象派熱衷于捕捉光影流轉的瞬間,將時間與空間的微妙變幻凝固在畫布之上。
![]()
未來派則用光的韻律彰顯現代速度的張力與生命的脈動。它們謳歌工業革命后的世界欣欣向榮。甚至機械的聲音都如此美妙。
![]()
![]()
包括島子詩歌里提到的“藍騎士”,也是工業革命下的畫派,“藍騎士”畫派追求通過色彩和形式來表達精神世界,認為藝術應超越現實,傳遞內心的情感。夜晚對他們而言,是潛意識與神秘的象征,猶如通往精神世界的入口。藍色與夜晚能夠引領人們超越物質,觸及無形之境。他們用抽象的形式,捕捉夜晚所蘊含的未知與深邃。
![]()
發展到后來,藝術開始轉向自身,質疑“描摹”的意義,懷疑“真實”的力量。它打破了透視與敘事的規則,回歸到線條、色彩、體積和結構的本源;甚至有時完全不去理會這些,轉而追尋純粹的意識和瞬間的感知。
![]()
然而,瞬間的,意識的東西畫久了,就感到疲乏,會不自覺的懷念固定的,永恒的東西。連印象派大師雷諾阿,到了后期,也清晰起來。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現代世界的一次挫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開始轉向暗淡。更多的畫家摒棄現代的抽象、立體主義等,開始回歸到現實主義,挫敗才能讓我們正視不堪的現實,原來這才是我們的真實光景。
只是再也回不去了,此時的真實、傳統,就像加了一層灰暗的濾鏡,沒有崇高和光鮮。
![]()
在永恒和當下,兩個維度,藝術史就像旋轉樓梯,螺旋交替,走向了人類經驗最深處的隱秘入口。
在這個隱秘入口,如何平衡永恒和當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現實的變化,流動成樂章。
把平凡的,慵懶的,甚至無聊的現實,營造出一種敏感的時間感、空虛感與生命的觸覺。用畫筆構建了一個既現實又夢幻、既肉身又超越、既頹廢又詩意的世界,充滿音樂性。比如以下兩幅。
![]()
![]()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塞尚式的,把變化凝固成永恒,如同跨時間的禮贊。
![]()
![]()
島子顯然選擇了這一種,他的畫有一種逐漸抽象的孤獨感,哀愁始終是藝術創作中無法繞開的情感維度。它不是悲傷,更不是簡單的情緒宣泄,而是對人在罪和信仰面前的嘆息,這種嘆息是緩慢流淌的,島子的畫想把這種流淌凝固起來。
![]()
在哀愁中感知命運的無力,追問信仰的意義;而所有語言無法抵達的地方,恰恰是藝術最深的棲息之所。
遺憾的是,島子的很多畫都是語音可以抵達的地方。
![]()
詩和畫一樣,要尋找到事物之間的審美關系,用有限的筆墨去觸摸無限的可能。島子的詩做到了。
以下選了幾首島子的詩,言有盡意無窮,抵達了他的繪畫沒有抵達的地方。
那里,是他在審判前流淚的地方。
《給瘸腿者》
(節選)
你拄著拐杖走向山頂
云朵突然裂開
光傾瀉而下
瘸腿的舞步踩碎陰影
大地響起鐘聲
《荒原》
(受艾略特啟發創作)
(節選)
烏鴉銜走最后一粒麥種
墓碑在風中拼寫遺忘
我們舉起空碗
接住雨水和鐵銹的味道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