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龍快婿(chéng lóng kuài xù),意思是稱心如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龍上得道成仙;形容令岳父母稱心滿意的女婿;舊指才貌雙全的女婿,現也用來夸贊別人的女婿。成語出自《列仙傳·蕭史》,“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一旦,皆隨鳳凰飛去。”
![]()
相傳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幼女因為非常喜歡西戎進獻的一塊碧玉,秦穆公便給她取了“弄玉”這個名字。時間飛逝,弄玉十幾歲時,不僅出落得十分美麗,而且非常喜歡吹笙,秦穆公見此,便命人將那塊美玉雕刻成碧玉笙送給了她。
自此以后,每當夜深人靜時分,弄玉都會坐在鳳樓之中,拿出碧玉笙,對著滿天星辰吹笙,輕柔幽婉的笙聲好像一縷輕煙,自秦宮傳向飄向天邊。日復一日,弄玉的技藝愈發精湛,秦宮中每夜都會傳出優美的笙聲。
![]()
一天夜里,弄玉又像往常一樣在鳳樓中吹笙,笙聲在夜空中回蕩。隱約中,弄玉聽出自己的笙聲之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縷簫聲,仿佛在與自己的笙聲合鳴一般。
當夜,弄玉在睡夢中夢到一個英俊少年,吹著簫,騎著一只彩鳳翩翩飛來,立于鳳臺之上,對弄玉說,“我乃太華山之主也,因為聽到你的吹奏,特地來這里和你交個朋友”,說罷便從腰間解下赤玉簫,倚欄吹之,弄玉也拿出笙合奏,兩人連奏數曲。
次日,弄玉將此事告知父親,秦穆公認為這是女兒春心已動,于是派大將孟明一路向著華山方向尋訪吹簫之人。
![]()
孟明一路尋訪,然而始終沒有任何結果,直到華山腳下,才從樵夫們那里打聽到,“在華山中峰明星崖有個隱居的少年,名叫蕭史 ,平日里十分喜歡吹簫,聽說簫聲可以傳出幾百里。”
孟明不敢怠慢,連忙爬山來到明星崖,找到了蕭史,將其帶回秦宮。蕭史來到秦宮,秦穆公細細打量,見他舉止瀟灑,風度翩翩,心中十分滿意。弄玉見到蕭史正是自己夢中少年,心中更是歡喜。
![]()
蕭史來到秦宮時,恰逢中秋節,秦穆公遂在宮中大擺宴席,宴請朝中大臣和蕭史。席間,秦穆公讓蕭史吹簫,蕭史欣然應允,聽著優美的簫聲,秦穆公和大臣們全都如癡如醉,就連殿上的金龍、彩鳳都好像在翩翩起舞。一曲奏罷,眾人全都齊聲贊嘆道,“當真是仙樂啊!”
秦穆公對于蕭史頗為欣賞,在他的主持之下,蕭史和弄玉不久便結為了夫妻。兩人婚后十分恩愛,在蕭史的悉心教導下,弄玉不僅學會了吹簫,而且技藝精進迅速,所奏之聲猶如鳳鳴。秦穆公于是為夫妻二人修建了鳳臺,兩人在上面一住便是數年。
![]()
一天夜里,蕭史和弄玉在月下吹簫,美妙的樂曲竟然吸引來了龍鳳,其中紫鳳集于臺之左,赤龍盤于臺之右。
見狀,蕭史對弄玉說道,“我本上界仙人,上帝因人間史籍散亂,命我下界整理。我于周宣王十七年降生于周之蕭氏,為蕭三郎。至宣王末年,史官失職,我于是接替其修撰史書,彌補典籍遺漏。周人因我有功于史,遂稱我為蕭史。從我下界至今,已經一百一十多年了。上帝命我為華山之主,因于你有夙緣,故以簫聲作合。然而我畢竟不能久住人間,如今龍鳳來迎,你我便是要走了。”
弄玉打算向父親辭行后再隨其離去,蕭史卻說,“不可,既為神仙,當脫然無慮,豈能眷戀親屬?”
![]()
于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夫妻二人自鳳臺登天而去。為了紀念夫妻二人,秦人在雍宮中修建了鳳女祠,定期以酒果祀之,祠中則不時有鳳鳴聲傳出。
該故事載于西漢劉向的《列仙傳·蕭史》,原文只有短短百五十字,如今的故事乃是經后世的擴充和完善而來,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撰寫《東周列國志》時又將該故事納入,并寫道,“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龍,自鳳臺翔云而去。今人稱佳婿為‘乘龍’,正謂此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