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思想解放先驅,他的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很多人都在課本上學過《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作品,所以很多人從小就非常仰慕魯迅先生,大家都想來到魯迅的家鄉,看看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樣。
![]()
而紹興魯迅故里就是魯迅出生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在2002年啟動了魯迅故里保護工程,在2003年竣工。在魯迅故里景區入口處就設置了魯迅故里景墻,畫中是魯迅夾煙的形象。
![]()
從魯迅故里景區開放以來,很多人都主動來到景區打卡,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在魯迅故里景墻前面拍照,有的游客為了表示對魯迅的尊重,還在墻畫面前點煙打卡。
![]()
網上也都是關于類似打卡照片,不夸張說,魯迅夾煙的墻畫已經存在了22年,已經有人打卡了這么多年,但卻好像從來沒有聽到過有人投訴魯迅夾煙墻畫存在任何不妥的地方。
但就在今年,就有一位女游客在游覽完魯迅故里景區后,認為魯迅夾煙墻畫是不妥的,這容易誤導青少年,應該要對其進行調整,并且還投訴到了“浙里辦”。
![]()
當大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魯迅夾煙墻畫存在了這么多年,之前就沒有人反映過這個問題,那就證明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大家認為這位女生的做法就是故意博眼球,想要吸引大家的關注。
并且大家也都知道,真正想要投訴某些不良現象或者違規內容的時候,出于對于自身隱私的保護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舉報人一般是不會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舉報的具體內容,畢竟社交賬號具有開放性和傳播性,將舉報細節公之于眾,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潛在風險。
然而這位女生不僅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了投訴的具體內容,還實時更新投訴問題的進展情況。所以有網友認為這位投訴者如此行事,就是想要借助這件事在網絡上引起大家的關注,從而實現自己某些目的。
在這位女生投訴后,網上有很多人都在抨擊她。而她也坐不住了,說自己之所以投訴,是因為希望大家在魯迅墻畫前,不再有人學點煙。由此來看,她想表示自己的投訴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沒有多少網友買賬。
![]()
在此事發生后,當地有關部門處理也非常迅速,及時回復了這位女士的投訴內容。
魯迅故里景區稱,景區將始終堅持尊重魯迅、尊重歷史、尊重藝術,不會輕易改變魯迅故里在廣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
![]()
由此這位女士的投訴也就落空了,最后并沒有如她所愿,調整墻畫內容。
按照正常情況來看,在官方回復后,這件事就應該到此結束了。
但只能說“人不作就不會死”,這位女士的社交賬號卻被平臺封禁了。封號原因與投訴這件事沒有什么關系,真正的封號原因讓大家感到更氣憤。
據媒體發布消息可知,此事投訴者,存在多次借控煙之名違規推廣所謂尼古丁袋等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和社區公約,所以將其賬號給予關閉。
有律師稱,尼古丁袋在我國尚未取得生產銷售批準,因此其生產、銷售、宣傳,均有涉嫌違法的可能。
![]()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封號原因后,真的更氣憤。這意味著這位女士之前所說的誤導青少年等投訴理由是不是就是假的呢?
她真正目的是不是就是要借控煙之名違規推廣所謂尼古丁袋呢?尼古丁袋對人體影響尚不明確,不具備作為商品的基本要求,這位女士被封號的原因要比投訴魯迅夾煙的事情更讓人無語。
本來這位女生想要借投訴魯迅吸煙墻畫的事情,來讓自己漲粉,但她卻沒有意識到,自己違規推廣尼古丁袋的行為是有涉嫌違法可能的,如今她的社交賬號被封,不知道她有沒有后悔曾經做過的事情。
最后希望每一個人不僅要尊重歷史,還要遵守法律法規,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