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出現了一個說法,叫豪華品牌的“中年危機”。
這不是玩笑,而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市場癥結。對應品牌生命周期理論,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早已跨越成長期,在轉型過程中進入了一種“成熟疲態”,對于它們來說,不變不行,這是關乎存亡的必修課。
但時代浮躁,守成艱難。所以有人選擇投機取巧,有人選擇徹底躺平。
而沃爾沃,則選擇進行一場對抗熵增的持續修煉。
有人覺得沃爾沃是一個高冷又執拗的品牌,但只要關注其上半年幾次產品發布,尤其是加上此次沃爾沃全新XC70全球首發,就能感受到這個品牌只是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發力。
![]()
“作為一個豪華品牌,我們不將就、不妥協,我們不用油改電,也不用電改油的方式。就像打好地基才能建好高樓,我們要從地基階段就滿足最高的標準,而不能只是在原有的建筑上縫縫補補,所以選擇了一個全新的原生平臺來打造。”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于柯鑫在采訪中說道。
![]()
不僅平臺是新的,產品定義是新的、外觀設計是新的,當然也包括整車的智能化體系,全新XC70應用的均是沃爾沃的最新成果,就連現在的BBA也沒能做到。
很新,但也很沃爾沃。全新XC70是一款純正沃爾沃產品,從概念設計、產品立項、定義到規劃都由沃爾沃汽車負責,且按照沃爾沃標準要求打造而成,當然也少不了安全的底色。
當求穩+求變結合,新鮮感+安全感碰撞,往往能催生出超出預期的對沖反應。而當品牌愿意扛住短期壓力,堅持走這條難而正確的路,所謂的“中年危機”,往往就會變成“中年生機”。
豪華品牌,還做不好一臺超混?
豪華品牌無超混,這就是如今市場的真實現狀。
這一局面與大多數豪華品牌的產品策略密切相關。在新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不少品牌選擇跳過超混,直接加碼純電,對于超混產品,只是基于傳統燃油平臺進行改造,比如BBA的混動車普遍都采用了P2架構,這套架構本質上是基于燃油車底子的小修小補,市區堵車時油耗上升,高速超車時動力下降。
這也是P2架構最被詬病的地方: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
在于柯鑫看來,插混車型的發展陷入了“戰術性堆料”的內卷思維——誰的電池大、誰配置多。但真正困擾用戶的不是堆配置,而是實際使用過程中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傳統插混結構下的小電池、饋電油耗、空間雞肋、充電慢、價格高等結構性短板都成了勸退用戶的硬傷,品牌為此失去的,遠不止市場份額,更是自身的格調與價值。
這正是沃爾沃堅持做插混的理由。既然傳統豪華陣營在此領域集體失語,而仍有大量車主等待一臺純正的豪華超混車型時,那就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沃爾沃式”的選擇。
![]()
沃爾沃SMA架構的出現,是迄今為止豪華品牌中唯一一套專為超混正向開發的架構體系。全新XC70基于SMA超級混動架構打造,采用了P1+P2+P4三電機構型+3擋DHT混動變速箱的組合。
![]()
簡單點來說,這套架構最核心的優勢就是選擇了P2而非P3電機。因為P3電機與前輪驅動軸平行排布,造成電驅系統的體積加厚加大,碰撞時增加侵入風險,P2電機與前輪驅動軸同軸排布,電驅系統更緊湊、更安全。
![]()
深耕插混路線,也絕非沃爾沃為了避開純電紅海競爭,或者為了標榜自己的個性。
早在2012年,沃爾沃汽車就推出了量產版V6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全球首款量產的柴油插混車型。更為我們所熟知的,是沃爾沃T8混動,目前在XC90、XC60和S90上提供。
無論是此前的T8還是這次的全新XC70,似乎沃爾沃都走了一條大多數人沒有選擇的路。
某種意義上,它也重塑了豪華定義:如果在燃油車時代,“縱置后驅” 是衡量豪華的準則,那么到了新能源時代,“正向開發的超混架構”已成為新的豪華門檻。
破局“海因里希法則”
有些豪華品牌不能安心做插混,也情有可原。因為快一點,再快一點,似乎成了車企在中國市場唯一的選擇。
誰上得早,誰搶得快,誰就可能多搶下一點流量和注意力。但它們在插混上的踏空也證明,“快”,也要有極強的修復力和造血系統,說到底,還是要有內核的“穩”。
沃爾沃在現場提到了海因里希法則,說的是在每1起重傷或死亡事故背后,必然伴隨29起輕傷事故和300起無傷害的未遂事故。
破解這個法則,并不是“快”就能解決的。
安全,是需要時間厚度積淀的課題,也是時間的力量。這也是沃爾沃最鮮明的底色。
![]()
2000年,沃爾沃在瑞典的哥德堡建立了一家汽車安全中心碰撞實驗室,25年過去了,至今其在很多方面仍保持著領先地位。6月,這里進行了有史以來首場在同一場景中使用三輛純電動汽車進行的碰撞測試,最近,全新XC70就在此進行了全球中心柱首撞,在此次進行的正面中心柱碰撞測試當中,全新XC70以50km/h速度撞擊物體,門把手能正常打開,前艙沒有侵入。
沃爾沃還有個“事故研究小組”,專門跑車禍現場收集數據,分析了5萬多起真實交通事故(涉及8萬多名乘員)的數據。或許比別人了解更多“慘烈”的碰撞事故,沃爾沃對于安全十分克制,能做到卻選擇不做,能宣揚卻選擇不說。全新XC70理論最高時速可達240km/h,但沃爾沃主動將乘用車最高時速限制在180km/h。
不去“炫技”,最根本的原因是沃爾沃對安全的審慎態度。
在電池安全方面,碰撞斷電行業標準是5~60秒下電,沃爾沃要求<50毫秒;40%偏置碰撞行業普遍是64km/h,沃爾沃要求72km/h;正面中心柱碰撞行業普遍是35km/h,沃爾沃要求56km/h;側面碰撞行業標準是1個撞擊點位,沃爾沃要求16個撞擊點位。
沃爾沃沒有選擇常見的開源Linux,而是用了黑莓QNX微內核系統。這個系統原本應用于航天和核電站,以其高實時性和穩定性著稱,能讓毫米波雷達捕捉到障礙物后迅速響應,避免碰撞風險。
![]()
還有“用戶在環智能檢測”系統,它通過DMS駕駛員監測攝像頭與HOD脫手檢測系統聯動,不僅能監測手是否離開方向盤,更能監測駕駛員的視線。當系統發現駕駛員視線長時間離開路面時,會動態地將提醒靈敏度從15秒大幅提升至3秒,有效防止因過度依賴輔助駕駛而導致的注意力渙散。
就像于柯鑫說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沃爾沃全新XC70的輔助駕駛更像是保鏢,而不是保姆。是讓新手敢開,而不是雙手放開。
順天時、擁地利、得人和
全新XC70的發布,讓沃爾沃成為目前唯一擁有油、電、混三種架構的豪華品牌。
為什么沃爾沃能成為豪華品牌的第一個,部分原因是企業文化,就像沃爾沃對安全的極致執念,從頂層戰略到基層執行,始終讓品牌調性保持高度統一;而另一部分同樣關鍵的支撐,便是其獨樹一幟的研發制造模式。
就像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說的,沃爾沃全新XC70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擁有全球規模最龐大、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新XC70依托中國產業優勢,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協同效應。同時,沃爾沃在中國、美國、歐洲三大本土市場都統一遵循沃爾沃汽車全球生產制造體系VCMS和全球質量運營體系GQOS,以達到全球統一品質。從研發開始,同一款產品,全球統一研發、全球統一標準、全球統一生產、全球統一品質。
![]()
有些國內市場非常能打的新能源產品,在國外就蔫了,但沃爾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沃爾沃汽車是目前中國唯一出口歐美成熟市場的豪華汽車品牌,出口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率近40%。全新XC70未來也將出口海外市場。
憑這一點,沃爾沃就已經把自己的未來走寬了。風物長宜放眼量,過往無數案例都在反復印證這一道理。
如同于柯鑫所說,“我們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沃爾沃依然是屬于豪華品牌品類。我們并不是要和現在的造車新勢力比配置、比車身、比冰箱彩電大沙發,我們不覺得應該去做這些事情,因為沃爾沃還有品牌價值。”
據官方消息,沃爾沃全新XC70開啟預售85分鐘,小訂突破5000臺。最近,也正好看到網友評價沃爾沃的一句話:以前覺得沃爾沃最沒個性,現在就他最“個性”。
![]()
這或許就是沃爾沃品牌價值最大的肯定——無論是對底線的執拗,還是未來的探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