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印度揮起25%關稅的大棒,外界都在猜印度是不是被逼得要投靠中國,結果印度外長蘇杰生坐不住了,8月23日趕緊出來澄清:“中印關系緩和跟美國沒半毛錢關系!”
這話聽起來咋那么像此地無銀三百兩?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印度扛得住嗎?
![]()
特朗普7月31日一紙行政令,對印度輸美產(chǎn)品征收25%關稅,理由是印度從俄羅斯大量購買石油還轉手倒賣牟利。
這一下可把印度給整懵了,盧比匯率暴跌,股市指數(shù)下跌,反對黨直接批評莫迪政府“外交失敗”。
要知道,美印雙邊貿(mào)易額高達1288億美元,印度對美貿(mào)易順差達458億美元。特朗普這一招狠的,花旗研究估計印度每年可能損失70億美元。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還威脅說要搞“額外懲罰”,具體啥懲罰沒明說,但光是這個威脅就夠印度喝一壺的了。
路透社分析稱,25%的關稅可能會導致印度經(jīng)濟增速下降40個基點,這對本來就增長乏力的印度經(jīng)濟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中印關系回暖,印度真是被逼的?
就在特朗普對印度舉起關稅大棒的時候,中印關系確實出現(xiàn)了不少積極信號。
![]()
此前印度排燈節(jié)期間,中印士兵還在邊境實際控制線上的5個會晤點互贈糖果,互示友好。這場面,跟前幾年劍拔弩張的氛圍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今年3月25日,中印還舉行了邊境事務磋商第33次會議,雙方同意繼續(xù)維護邊境地區(qū)和平安寧。
8月31日至9月1日,印度總理莫迪也將7年來首次訪問中國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改善跡象。
外界自然要問了:印度這是被特朗普的關稅逼得沒辦法,只能向中國示好?
畢竟時間點太巧了,特朗普前腳剛揮舞關稅大棒,印度后腳就跟中國眉來眼去的。
面對這種質(zhì)疑,蘇杰生8月23日在一個論壇上趕緊澄清:“中國和印度之間最近的關系緩和,與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關系不相關。”
他還特意強調(diào):“我想讓你們明白的是,這不是非黑即白的。并不是說美國有什么事了,中國立刻有什么事。不同問題有不同的時間表。”
蘇杰生這番話,聽起來倒是有道理。
他說中印關系是有流動性的,還有其他關系,“試圖把一切都搞得在一起,并把它變成對一個非常具體情況的綜合反應,那就是一個錯誤的分析,不要讓它成為因果關系。那不是現(xiàn)實。”
![]()
這話說得挺硬氣,但問題是,印度真的能做到這么“獨立自主”嗎?
說實話,印度這些年一直在玩平衡術。
蘇杰生在他的著作《印度之路:不確定世界中的策略》中,將印度對外戰(zhàn)略總結為“交好美國、應對中國、深耕歐洲、安撫俄羅斯、調(diào)動日本、整合鄰國、影響更廣泛的周邊、擴大傳統(tǒng)的支持者”。
聽起來很美好,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特朗普對中印態(tài)度天差地別,中國硬氣有牌打,印度軟弱只能打嘴炮。
印度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沙希·塔魯爾都公開嗆聲:“在美國市場活不下去,就開拓其他市場。我們不是沒有選擇”。
這話說得沒錯,但印度真正的選擇其實不多。
印度媒體報道稱,面對美國關稅壓力,印度正考慮放寬2020年中印邊境沖突后對華實施的貿(mào)易、航班和簽證限制,為中國投資打開大門。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報道稱,中印調(diào)整關系是為了應對特朗普關稅戰(zhàn)造成的全球混亂。
這不是明擺著說,印度確實是被特朗普逼的嗎?
![]()
相比之下,中國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立馬反擊,精準打擊美國農(nóng)產(chǎn)品、能源和機械,直戳共和黨票倉,還把美國企業(yè)拉進“不可靠實體清單”。
蘇杰生的這番澄清,更像是給自己找臺階下,畢竟承認是被美國逼得,確實有點沒面子。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朗普一揮舞關稅大棒,印度立馬就跟中國走近,這要說沒有因果關系,誰信啊?
當然,印度所謂的“戰(zhàn)略自主”,也不完全是空話,“不結盟”宗旨確實是印度外交的傳統(tǒng)。
但問題是,在大國博弈日益激烈,這種“左右逢源”的策略還能玩多久?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一揮,“戰(zhàn)略自主”立馬就要打個折扣。
實力不夠的時候,再漂亮的話都只是裝裝樣子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