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戴潤芝 李致】當地時間11月4日,美國多場選舉結果公布,多家媒體稱,民主黨“大獲全勝”。此輪選舉被多方視為民眾對美國現政府的投票。
![]()
馬姆達尼(視覺中國)
美國4日舉行的選舉包括紐約市市長選舉、新澤西州州長選舉和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等。在全國多場投票中,民主黨取得壓倒性勝利。綜合彭博社和路透社報道,民主黨此次的勝利初步表明,美國選民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經濟狀況不滿,可能為民主黨明年重奪國會控制權鋪平道路。
美聯社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媒體報道稱,民主黨候選人、34歲的州議員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市長,擊敗了前紐約州州長科莫。據該市選舉委員會統計,有超過200萬紐約人在競選中投票,這是50多年來市長競選中投票率最高的一次。對97%選票的計票結果顯示,馬姆達尼獲得50.4%的選票,科莫獲41.6%的選票。
對于選舉結果,法新社稱,特朗普拒絕為此承擔任何責任,并試圖在最后一刻干預選舉,稱馬姆達尼是“仇猶分子”。他在“真實社交”上引用了匿名“民調機構”的說法稱,共和黨的失敗是由于政府停擺以及他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選票上。
美媒稱,馬姆達尼一直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此次獲勝創下多個紀錄,他將成為紐約市歷史上的第一個穆斯林市長、第一個南亞裔市長、第一個出生在非洲(烏干達)的市長,也是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年輕的紐約市市長。馬姆達尼承諾改造市政府,以恢復工人階級的權力,并努力反抗現聯邦政府,他將于2026年1月1日就職。
《紐約時報》稱,馬姆達尼的競選活動有強烈的草根色彩,他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吸引成千上萬的支持者。馬姆達尼的當選令一些富人感到警惕和恐懼。億萬富豪比爾·阿克曼在社交網絡發出警告稱,11月將會有“數億美元”被用來打擊這位年輕的闖入者,以“拯救我們的城市”。
法新社5日提到,馬姆達尼的意外崛起凸顯了民主黨內部關于未來走中間路線還是左翼路線的爭論,一些國家高層人士在投票前對馬姆達尼的支持力度并不大。雪城大學政治學教授格蘭特·里赫爾在選舉結果公布前表示,馬姆達尼將面臨一場艱苦的戰斗,“每個人都劍拔弩張,這座城市很難治理”。
法新社還稱,盡管馬姆達尼的崛起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但弗吉尼亞州、新澤西州的州長選舉以及加利福尼亞州的選區重劃提案也被視為特朗普重返白宮近 10 個月后美國政治情緒的早期指標。
據報道,民主黨在新澤西州的選舉中也獲得了勝利。眾議員謝里爾將成為新澤西州的新州長,繼續鞏固民主黨對該州的控制。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在弗吉尼亞州,民主黨人斯潘伯格贏得州長選舉,為民主黨重奪該州州長一職,也使她成為該州第一位女性州長。法新社5日稱,此次的選舉結果,在 2026 年中期選舉前向共和黨發出了預警。
英國《衛報》稱,民主黨最好不要誤讀此次選舉結果,該黨的形象仍然低迷,近期一項民調顯示,68%的美國人認為民主黨脫離普通民眾。美聯社稱,雖然關于民主黨未來的辯論可能才剛開始,但有跡象表明,經濟——特別是特朗普未能實現他去年秋天承諾的經濟復蘇,可能會成為共和黨在明年風險更高的中期選舉中面臨的真正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