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摘自本人策劃出版的《走在救國與誤國之間的人李鴻章》(主要是1、2小節)和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的左立平大校(女)的《中國海軍史(晚清民國卷)》(主要是第3小節第2行以后)。本人主要工作是配圖以及中間的過渡以及引子等。
1.李鴻章的大日子
1885年10月12日中國海軍衙門后,李鴻章和海軍衙門的主官醇親王奕譞通力合作,海軍建設蓬勃發展。1886年5月18日,對于李鴻章和他的北洋水師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日子。本年4月,李鴻章上奏說北洋海軍已經訓練成軍,希望清廷派大臣檢閱。作為海軍事務主管的軍機大臣醇親王奕譞自然責無旁貸地承擔了這一任務,由此,總理海軍事務大臣、醇親王奕譞于本月14日向慈禧太后請訓后,率領230余人騎馬來到通州,換長龍坐船由北運河南下天津。
![]()
隨行人員有幫辦海軍大臣善慶、海軍衙門總辦文案恩佑、總管太監李蓮英等人。李蓮英身份很特殊,雖然是位太監,但是李鴻章對其極為重視,和醇親王一起對其逢迎拍馬,希望其在慈禧面前多多為自己美言。
16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乘坐小船出迎,駐津的文武官員便在虹橋碼頭等候。醇親王巡視海軍前,也前往大沽南岸檢閱炮臺打靶,并視察北岸后路炮兵演練,還參觀了船塢的各機器廠、海光寺淮軍行營制造局、津防各軍、天 津機器局、水師學堂等處。對李鴻章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
醇親王奕譞生于1840年,卒于1891年,享年51歲,字樸庵,號九思堂主人,又號退潛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皇帝親生父親,,其大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咸豐帝死后奕譞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所以慈禧太后開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緒登基后,加封為鐵帽子王,親王世襲罔替。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繼承醇親王封號,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
善慶則生于1833年,卒于1888年,享年55歲,乃是漢軍鑲黃旗人,那是八旗軍中的驍勇之輩。那時,身為福州將軍。
李蓮英(李連英),慈禧太后賜名連英。生于1848年,卒于1911年,享年63歲。順天府大城縣人(今河北省廊坊市大成縣),慈禧太后最為親信的宦官。
從這一檢閱官員層次來說,既有朝廷的最高官員,又有國家掌控者的最親信,北洋海軍和李鴻章這么多年的努力將在他們面前展現,其業績平定在此一舉。李鴻章和北洋海軍眾將領怎么不可能重視。其閱兵規模極大。
![]()
從左到右:善慶、醇親王、李鴻章
2.李蓮英閱兵
18日凌晨,閱兵官員在李鴻章的陪同下,由天津大沽口出發前往北洋海軍軍事基地旅順。醇親王乘坐排水量為2800噸的“海晏”輪,由北洋南洋兩大海軍的14艘戰艦護送。北洋五艦在左,分別是“定遠”“鎮遠”“濟遠”“超勇”“揚威”;南洋三艦在右,分別是“南琛”“南瑞”“開濟”;“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六炮艦跟隨在“海晏”輪后,于20日到達旅順口。
20日演習正式開始。演習艦主力為北洋海軍的兩大主力艦——“定遠”艦和“鎮遠”艦,表演科目為打靶和魚雷艇發射魚雷。這次演習共耗費軍艦、炮臺的炮彈百余發,魚雷1枚,水雷8枚。
21日,閱兵隊伍再來到威海。22日,參觀了“鎮南”等六炮艦的打靶演習。
對于這次演習,醇親王非常滿意,對于北洋海軍總查瑯威理的印象極佳,為此,特請旨授予他二等第三寶星,賞賜提督銜。李鴻章對醇親王的評價非常滿意,同時,也對奕譞幾年來的協助、幫助非常感動。在這次海巡中,李鴻章心情非常激動,不禁作詩一首《隨醇邸巡海呈教》,詩曰:
雕弓玉節出天閶,士女如山擁繡裳。照海旌旗搖電影,切云戈槊耀榮光。
佽飛禁旅嚴千帳,羅拜夷酋列幾行。德協謙尊齊贊頌,力辭黃屋福威揚。
萬千氣象蜃樓高,忽地齊煙涌六鱉。慈佛護持看獻瑞,仙舟共濟敢辭勞。
自憐堅壁心偏苦,卻愧屯田詔屢褒。無限臨歧依戀意,漫吟潭水答云璈。
![]()
慈禧和李蓮英
到后來,1891年1月1日,醇親王病逝后,李鴻章特別命令北洋海軍各艦艇下半旗致哀十天。用以表示對醇親王給與北洋海軍的支持的感謝。李鴻章也確實要感謝醇親王的幫助,因為在1891年前,經過他們的合作,北洋海軍也確實在硬件上快速發展起來。
3.北洋海軍世界第九,名在美國、日本之前,李鴻章確實有貢獻
李鴻章對于北洋海軍的主要貢獻在于硬件的添湊上,這點和左宗棠是相輔相成的。作為建設新式海軍思想的第一人左宗棠,因為平叛西北民亂以及日后的收復新疆,使其構建中國新式海軍保衛中國整個東部、南部邊疆的思想最終沒有實際實施,是他和中國歷史的一個悲劇。左宗棠對于北洋海軍的建設主要是在軟件上,這個我們專文討論。今天只談談李鴻章的貢獻。正如,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的左立平大校(女)所說:
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時,中國才破天荒地擁有了一支當 時在亞洲已屬一流的近代化海軍艦隊,擁有官兵4 000多人,軍艦25艘,其中有 “定遠”號、“鎮遠”號2艘鐵甲艦,排水量各達7 000多噸,號稱當時世界上 噸位最大的軍艦。另外還有“濟遠”號、“經遠”號、“來遠”號、“致遠” 號、“靖遠”號、“超勇”號、“揚威”號7艘巡洋艦,6艘“鎮”字號炮艇,6艘魚雷艇,3艘訓練艦。數量、性能均居中國水師之首。北洋海軍在裝備建 設、人才培養、教育訓練、基地建設等方面引進了英法德等國的先進經驗,建 軍、治軍與舊式軍隊相比有了許多重要的變革和進步。毫無疑問,北洋海軍是 洋務運動“軍事自強”成果的集中體現,代表了甲午海戰前中國近代化和國防 建設的最高成就。
![]()
這是一支配套整齊,陣容可觀,軍艦總噸位超過美國,更領先于日本,居 世界第9位的艦隊。數據來源: 1889年,美國海軍部部長本杰明?富蘭克林?特蕾西在他的第一份年度報告中稱,清海軍實 力在世界上排在英國、法國、俄國、德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之后,而排在美國、日本之 前,列世界第九位。引自《
InPeaceandWar:InterpretationsofAmericanNavalHistory;1775 —1984》, 倫敦,1984年版,第147頁。
北洋海軍的旅順、威海軍港堪稱亞洲一流。旅順、大連、威海、劉公島、 山海關、大沽口等地的海防炮臺火炮數量之多,建筑和裝備近代化程度之高, 是中國其他沿海口岸無法比擬的。
又如張俠、楊志本編著的《清末海軍史料》所說:在創建北洋海軍的過程中,海軍事業的開拓者們十分重視引進外國軍 艦,創建造船工業,興辦海軍教育,編制區域艦隊,構筑海軍基地,設立海軍 衙門,制定海軍章程,聘請外籍顧問傳授訓練和作戰經驗。另外,在中國沿海 口岸,南至瓊州,北至營口,俱已建置臺壘。
李鴻章對于自己主持建造的各種基地、海防設施非常自豪,例如,李鴻章對旅順 基地工程甚為滿意,聲稱如此堅固的工程實為罕見,該基地堪稱“中國塢澳之 冠”、“海軍歸宿根本”。
然而,硬件再好軟件不行也枉然。最終李鴻章辛辛苦苦的成果基本上灰飛煙滅了。各種在李鴻章看來堅固無比的海防設施不但沒有阻止日軍的進攻,反而成為日軍的幫兇。這就是歷史的悲劇,李鴻章在秉持消極防御戰略時,其內心仍是一種不自信,再加上封建官僚的特點,使他在對日戰爭中的戰機一次次地忽略。
![]()
參考文章
甲午海戰失敗重要因素:海軍司令丁汝昌交戰即重傷之謎
甲午戰爭失敗后,晚清海軍重建僅三年便嚇退了意大利侵略軍
日本又來了!甲午海戰是我們最大的傷痛!
(獨家)別就知道罵日本:現役海軍大校談甲午海戰及敵我戰術優劣
中日首戰,中方大勝,確保了900年和平,日本也開始全面中國化
本號內數十篇關于左宗棠李鴻章關系、對比的文章也請關注,例如:李鴻章說自己是戰神,碰到石達開后全家狂逃、民族英雄左宗棠盡力保護回民,但為何至今被人指責等進入號查看。
歡迎訂閱本人微信公眾號“史家”
mengben19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