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4年,距離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已經(jīng)過去了三十多年,清政府雖然被迫打開了國門,但是國內(nèi)外形勢并未發(fā)生大的變化。
就在這一年,日本人侵略臺灣,清政府決定加強海防。
但是除了海邊,還有其他地方也需要保護。
為了將國庫的錢用在最合適的地方,朝中大臣爭論不休……
來自海洋的危險
1874年的某天早上,來上朝的官員們爭論不休,因為他們在討論的事,關(guān)乎很多人的生死,還關(guān)乎著慈禧太后能不能辦好自己的四十大壽。
三年前,也就是1871年,一艘琉球漁船不幸被卷入颶風,但是不幸中亦有幸運,這艘漁船并沒有傾覆,船上的六十六個人也沒有受傷。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颶風終于停了下來,這艘漁船也終于能靠岸了。
但是漁船靠的岸并不是熟悉地方,船員們不清楚自己被颶風帶到了哪里,他們還以為被帶到了一個無人的荒島。
事實上,他們到達的地方并不是荒島,而是臺灣島。
不久之后,臺灣島上的高山族民眾發(fā)現(xiàn)了他們,還以為他們是強行登陸的侵略者,于是二話不說就發(fā)起了進攻,導致這六十六名船員中,僅有十二人活了下來。
不久之后,清政府的官員帶兵趕到了現(xiàn)場,這才控制住了局面,救下了這十二人。
后來清政府又把這十二人送回了琉球。
如今的日本有個沖繩島,是個有名的度假勝地,被稱為“東方夏威夷”。
然而,沖繩的原名為“琉球”,原本是中國的領(lǐng)土,日本人侵占琉球的契機,就是這次誤殺事件。
本來這次事件只是我國琉球省與臺灣省之間的一次沖突,但是日本人卻要非要橫插一腳。
就在1874年,日本政府設(shè)立了一個什么“臺灣番地事務局”。這個局的局長大隈重信在長崎設(shè)立了一個“軍事基地”,并且從這個基地中調(diào)集了三千名士兵。
日本的陸軍中將西鄉(xiāng)從道帶著這三千人強行在臺灣登陸,而當?shù)氐母呱阶迕癖娨彩菉^起反抗
但是由于裝備差距以及作戰(zhàn)素養(yǎng)方面的差距,臺灣當?shù)氐能婈牄]能攔住擋住這伙侵略者。
而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先后調(diào)集一萬多名清軍來到臺灣,抵擋日軍侵略者。
與此同時,日本大使大久保利通直接來到了,堵在了清政府門口,恐嚇這些政府官員。
既然人家都鬧到家門口來了,清政府要是再不出來接招,那可就真成了縮頭烏龜。
因此,在談判前期,清政府的官員也是據(jù)理力爭,堅持這件事與日本人沒關(guān)系。
但是,英國公使威妥瑪卻要來多管閑事,他向清政府施壓,強行調(diào)停了此事。
有了英國的介入,清政府就慫了,當年九月份,恭親王奕?跟大久保利通簽訂了中日之間的不平等條約之一《臺事專約三款》。
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償給日本五十萬兩白銀;同時承認這次日軍出兵,是“保民義舉”;然后日軍撤出臺灣。
雖然條約讓日軍撤出了臺灣,但是卻并沒有日本人放棄侵略臺灣的計劃。
而且,清政府承認日本人這是“保民義舉”,也就是說他們承認那些被誤殺的琉球人是日本的“民”,那么也就是承認琉球是日本的。
而就是這件事,給日本人提供了所謂的“證據(jù)”。
五年后,也就是1879年,日本人憑借一句“保民義舉”,侵占了琉球。
當年琉球使臣來給朱元璋進貢,朱元璋為了還禮,特地從福建遷了一些人到琉球去幫助他們發(fā)展,這便是“閩人三十六姓”。
現(xiàn)如今這些人的后代還生活在那里,可那里已經(jīng)不是祖國了……
時間回到1874年,自從發(fā)生了這件事之后,清政府不得不開始重視海防,畢竟這次事件實在是太丟人了。
而且這一次日本人去的是寶島,要是下一次他們來福建或廣東,清政府該怎么辦?因此加強海防迫在眉睫。
但是與此同時,新疆那邊也出了事……
來自鄰國的危險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土,這一點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jīng)有定論了。
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收復西域,并且為此地命名為新疆。
公元1820年,張格爾在新疆發(fā)動叛亂,此時距離乾隆收復新疆也才六十年。
由于新疆當?shù)氐陌傩斩际窒蛲矊帲虼藦埜駹柕膭觼y并不得民心,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了,張格爾的兒子布素魯克逃去了浩罕國。
而浩罕國這邊,也出現(xiàn)一個厲害人物,他叫阿古柏
阿古柏是土生土長的浩罕國人,他的父親是一名醫(yī)生,靠給人念經(jīng)治病。
但是動腦子想想就知道,念經(jīng)是肯定不能治病的,這種治病方法還不如“多喝熱水”。
因此,阿古柏的父親一直被視為庸醫(yī),就連他的妻子都很嫌棄他。
后來,阿古柏的母親帶著他離開了這個庸醫(yī),改嫁給了一個屠夫,但是嫁過來沒兩年,阿古柏的母親就去世了。
他的母親死后,屠夫繼父也沒有理由再留他,于是年幼的阿古柏就被趕出了家門,流落街頭。
不過阿古柏很聰明,他通過偷看街上那些舞師的表演,自己也學會了跳舞,成為了一個小有名氣的舞師。
在經(jīng)歷一系列的遭遇之后,阿古柏投靠了浩罕國貴族庫什伯克。
經(jīng)過庫什伯克的舉薦,阿古柏進宮當了浩罕國王的侍衛(wèi),后來又被國王重用,當了一個指揮官。
后來俄國入侵浩罕國,阿古柏被派去前線,結(jié)果遭遇大敗,被俄國人活捉。
之后阿古柏便投靠了俄國,被放回國后還參加了推翻浩罕國的陰謀行動。
但是不久之后,浩罕國王的位置換人了,換上去的還是與他有過節(jié)的人。
此時的新疆已經(jīng)亂了套,各地都開始反抗清政府,但這次行動看似是農(nóng)民起義,實則是大地主之間在爭地盤。
其中有個叫思的克的地主,為了增強自己的勢力,派人到浩罕國接回了張格爾之子布素魯克。
負責保護布素魯克回新疆的,就是阿古柏。
等阿古柏來到新疆后,他發(fā)現(xiàn)這里的形勢對他十分有利,再加上現(xiàn)在的浩罕國王對他不好,索性他就不回去了。
他利用思的克的軍隊和布素魯克的影響力,很快便占領(lǐng)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qū),當起了土皇帝……
保海還是保塞?
現(xiàn)在的清政府面臨著兩個問題,是收復新疆還是加強海防。
李鴻章說應該注重海防,但是王文韶說要注重塞防,在兩撥人爭執(zhí)不下時,左宗棠站了出來,他認為應該同時注重。
但是誰都知道應該同時注重,關(guān)鍵是國庫里的錢只夠管一邊的。
但是左宗棠不在乎這個,他說:“把新疆的事交給我,我可以不要國家的錢!”
于是,國庫里的錢被李鴻章拿去修了海防,雖然并沒有防住什么東西,但是錢可是花沒了。
而左宗棠這邊,他靠著向商人朋友借錢,和向國外銀行貸款,獲取了足夠的軍費,帶著軍隊開赴新疆。
在經(jīng)歷一番戰(zhàn)斗之后,左宗棠終于奪回了最后一個城市,新疆最南端的和田。
但是進了和田之后他發(fā)現(xiàn),城中還有五千名印度人,他們是被英國人強行遷過來的。
他們也很無辜,所以左宗棠也不想殺掉或者驅(qū)逐他們。
因此,左宗棠采用“剿撫并用”的策略,將一些有反叛之心的人驅(qū)逐,將那些老老實實過日子的留了下來。
收復新疆之后,左宗棠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民生問題,因為百姓的生活早已被戰(zhàn)爭破壞得不成樣子,這些印度人也不例外。
因此,對于這些同為受害者的印度人,左宗棠并未趕盡殺絕,而是采取了包容的態(tài)度,左宗棠的決策,切實有效地穩(wěn)定了新疆的局勢……
![]()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