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釋永信的面相夠油膩的了,再一看范曾,又覺得釋永信的臉似乎也不那么可憎了。
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肥頭大耳的釋永信,看上去并不像個出家人,更像個精明的商人;而范曾,看上去完全不像個清心寡欲的畫家,更像個不但精明而且市儈的商人。
相由心生。
在畫家圈,這個名字相當有名,不過,也伴隨著巨大的爭議。
如今,他的“塌房”,引來一眾叫好。
范曾,究竟做了什么?
他的經歷,遠比他的畫更加“精彩”。
![]()
去年4月,86歲高齡的范曾,娶了小他50歲的徐萌為妻。
沒想到才過了僅僅一年,這位小嬌妻就忍不住要轉移他的財產了。
我們原本以為小嬌妻要忍個幾年,裝裝樣子;沒想到,這么快就不裝了。
呵呵,找個比自己大50歲的,難道還圖他年齡大,圖他不洗澡?
笑話,當然是圖他的錢、他的財富、他的地位。
大家心知肚明,不過既然老范這么喜歡她,如果她能夠裝個幾年服侍個幾年,老范的錢也算沒白花;只是,惡人自有惡人磨,老范精準成功迎來了他的報應。
![]()
當然,目前這事也沒實錘,大家也就先當個笑話聽聽。
他認為的藝林佳話,徹底成了藝林笑話。
人并不是憑借著年紀,自然就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
這話送給范曾,尤其合適。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白富美林岫,畢業于南開大學,也是著名書畫家與詩人,當時她養著范曾,讓他能夠專心搞藝術創作;
第二任妻子邊寶華是個女強人,繼續供養他搞藝術,還給他生了個女兒,如今就是這名女兒發微博求助“爸爸去哪了”;
第三位妻子楠莉,原名張桂云,是范曾的資助人須遵德的妻子。他倒好,就是這般回報恩人的,人家資助他十年,他就和人家老婆私會十年。
好家伙,最后不僅撬了人家墻角,還把人家的兒女全部改姓范。
聽到這里,想要學畫的朋友,或者想給小孩學畫的朋友們,應該在心里嘀咕一下:學畫的藝術之路,貌似并不好走,如果不是家里有點底子,亦或是像范曾這樣的“人精”,背后有這么多人在財力上的支持的話,他要熬多少年才能夠冒出頭?而范曾這般“借力打力“,在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還成功實現過很多次。
而年輕時的范曾,以他的圓滑,在人際圈混得如魚得水,不但獲得恩師李苦禪的全力相授,也得到過郭沫若的賞識。在即將畢業時,他帶著自己的畫,打聽到郭沫若的住址后,終于有一次逮到了郭大師下班,于是立即上前請求題詞。
愛才的郭沫若,見他畫得不錯,當即就題了一首四十八句五言古風詩。拿到郭老題詞的范曾,一夜成名,這件事在中央美院當時轟動一時,最終這幅畫被央美收藏。
從范曾的經歷來看,大伙應該還心存一個問題:他的前幾任妻子,那般出才出力地供養他,貌似沒好下場?他之后愛了一個又一個,就算是第三任妻子的離世,對外界的悼詞,赫然成了為他自己營銷宣傳的方案。
呵呵,他就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必要時,他可以低下頭,那是他有求于人時;但是一理到了某個關口,他該翻臉時就翻臉,翻臉比翻書還快。
他背叛的恩人,不得不提沈從文。
作為一代學問宗師,沈老惜才愛才,也拿出自己當時不多的工資來支持范曾,并把讓他供職于“中國歷史博物館”,帶他進入京城上流文化圈等,可謂提攜起他不遺余力。
可他是如何回報這位恩人的?
在那個年代,他陡然變臉,寫了幾百張大字報,來回敬沈老。
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密告誣害,落井下石,公然與恩師“劃清界線”。
沈老晚年曾在與友人的書信中提到,這是他后半生最感憤然的一件事。
悲天憫人的沈老大概永遠也不會想到,他如此看中如此提攜的一個人,居然會跟他反目成仇。
按過去的老話說,十大罪狀已夠置人死地,范曾竟然一下子寫出幾百條,這般誣陷恩人,他也是很動腦筋很努力的一個人吧?
恩將仇報,白眼狼,這樣的詞,用在范曾身上,不過分吧?
都無力吐槽。
文學造養極佳的沈老,大概也未曾料到自己會遭遇親近之人如此叛變。一生遭受過多次誣陷,他都選擇沉默;唯獨對于范曾,他心有怨言。可見這份“農夫與蛇”的現實版,在沈老心里,留下沉重的創傷。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不,現世報來了。
在科技與狠活的整頓下,原本長相平平的徐萌,成為中國交通廣播汽車頻道的主持人,同時還涉足歌手、模特領域。
可她最終還是決定勇闖富豪賽道。
在范曾之前,她也曾經情史累累,應該說碩果累累,她的成名之路,也和年輕時的范曾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人生就沒有白走的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去查。后來越爬越高,遇到范老爺子,成為他的第四位妻子。
以助手身份入范家,據說在領證結婚當天,范家人全都蒙在鼓里。
徐萌拉著老爺子前往七八十里外的平谷民政局領了證,又哄著老爺子在網上官宣。
于是,就成了我們看到了“藝林佳話”,老爺子自己都承認,他的腦梗被她“治好了”。
現在報應來了,小嬌妻變賣他的字畫,還把他藏了起來,疑似軟禁?
八十多的老范,現在是否每天能按時吃飯?
遭此報應,是否是之前幾十年累積的反噬?
臺灣學者李敖曾經公開評價過他:范曾人品有問題,當屬可信。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他的字做作討厭,賬房的毛筆字而已。
看來,老范這個人對于為人處事,一向如此,也是個相當做作的人吧。
如今老范的“失蹤”,似乎要上演一出“羅生門”。
他的繼子范一夫發布一組照片,疑似想表達老父一切安好。
不過,被細心的網友指出,這是上月北京陶然天美術館的展覽,不是近照。
好吧,看來老范疑似被繼子和小嬌妻聯合作局,已成事實。
這番不打自招的供述,倒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操作。
![]()
劉震云曾經說過:在沙漠里給你一瓶水,到城里后,你買了一瓶水還給我,說我們兩清了,這就是人性。
這話用來形容老范,倒是相當貼切。
他似乎覺得,自己成名之后,對于昔日恩人的舉動,已經夠還恩情的了。
抱有這樣信念過了大半生的老范,這般的為人,塌房之后遭遇一邊倒的評倫,倒也契合。
蘇東坡曾被打趣為一個“不合時宜”的人,而相比之下,范曾可謂一個非常“合時宜”的人,在他八十多年的人生長河中,華夏神州幾經風云,而他左搖右擺,反復橫跳,只為獲取利益的最大化。可謂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所有的成就,他都巧妙地歸功給了自己;所有的荒謬,他都樂善好施推給一個叫”時代“的玩意。
他本以為到了晚年,他依然可以“玩轉人生“,可惜,玩鷹的最終被鷹啄了眼,惡人自有惡人磨,他也要為他昔日的所作所為,付出沉重代價。
以前看釋永信的臉,覺得油膩不堪;現在看完范曾的臉,只覺得可憎。再看釋永信的臉,居然有種塌房的美。
范曾曾經的恩師李苦禪對他的評價頗為到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而今,猖狂到老的范曾,大家且看他最后如何出來蹦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