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泡泡瑪特(09992.HK)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財報。
財報顯示,泡泡瑪特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8.76億元,同比增長204.4%;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5.74億元,同比增長396.5%。經調整凈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362.8%。半年營收突破百億元,凈利潤已超2024全年水平。
資本市場也迅速給出回應,截至8月19日收盤,市值達到3771億港元,股價年內漲幅約200%。
當外界仍在質疑“盲盒泡沫”,泡泡瑪特靠什么繼續在行業中名列前茅,一只長耳齙牙的小怪獸交出了超預期答卷。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共有13個藝術家IP收入過億。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五大IP分別實現收入48.14億元、13.57億元、12.21億元、12.18億元和11.05億元。
THE MONSTERS系列是這份財報里最鋒利的增長引擎。原價99元的常規款,通過限量發售、動態補貨和毛絨化升級,在二級市場上曾被炒到高價7800元,隱藏款在二級市場被炒到108萬元的“天價”。雖然如今價格已大幅回落,但LABUBU利用巧妙的IP運營成功出圈。
LABUBU使得泡泡瑪特徹底完成了從“盲盒公司”到“IP運營商”的身份切換。
2025年上半年,THE MONSTERS收入48.14億元,同比暴增668%;以LABUBU為代表的藝術家IP收入規模從36.88億元飆升至122.29億元,增幅高達231.6%。
授權IP收入從6.95億元增至15.25億元,同比增長119.4%。與迪士尼、環球等版權方的深度合作,讓泡泡瑪特的SKU從盲盒擴展到搪膠、BJD、拼圖、毛絨等更多品類,延長了單IP的生命周期。
分地區來看,泡泡瑪特上半年中國本土收入82.83億元,同比增長135.2%;亞太地區28.51億元,增長257.8%;美洲22.65億元,增幅高達1142.3%;歐洲及其他地區4.78億元,增長729.2%。海外收入占比已提升至40%以上,成為第二條增長曲線。
泡泡瑪特的“鈔能力”不僅來自IP,更來自“人”。
財報顯示,中國內地注冊會員從4608萬人增至5912萬人,半年新增1304萬人,會員貢獻銷售額占比91.2%,復購率50.8%。也就是說,泡泡瑪特用不到6000萬人的私域池,撬動了超過130億元的銷售。
線下門店半年只凈增12家,卻讓中國本土收入同比增長117%。小程序搶新、門店機器人補盲、直播間秒殺把上新頻次從月縮短到周,會員們更是被各社群及社交平臺“上架倒計時”、“無預告上架”等宣傳狠狠拿捏,心甘情愿為“情緒增值稅”排隊。高頻上新、限量發售、會員專屬購買權等手段,讓“抽盒”成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從2016年MOLLY橫空出世,到2025年LABUBU全球爆火,泡泡瑪特用十年時間把“塑料小人”做成了3771億港元的IP巨獸。LABUBU之后,Crybaby和Twinkle Twinkle已經接過流量棒,毛絨化、餐飲聯名、地標門店、會員私域的組合拳讓“情緒稅”從一次性買賣升級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在情緒價值稀缺的時代,誰能占領年輕人的心智,持續撫慰年輕人的焦慮,誰就能掌握行業“定價權”,讓投資者心甘情愿為它下一次心跳加速提前買單。
下一個半年,當LABUBU的熱度逐漸退潮,泡泡瑪特還能講出什么新故事?市場拭目以待。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