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譜》有言:“三伏既盡,暑氣潛消,謂之出伏。”
今日(8月19日),我們正式告別長達30天的三伏。
蟬聲漸歇,云影轉淡,雖然“秋老虎”偶爾發(fā)威,卻已擋不住早晚的絲絲涼意。
農(nóng)諺云:“出伏金風至,糧倉自然滿。”
古人觀天測地,總結出伏若早于處暑,便預示“六順”臨門。
這六大順,順的不止是莊稼,更是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你我。
![]()
01
脾胃和順
《黃帝內經(jīng)》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三伏天時,人體氣血浮于體表,中陽內虛,冷飲一浪接一浪,脾胃常被“冰鎮(zhèn)”得疲憊不堪。
出伏后,地氣收斂,人體陽氣內收,正是“健胃黃金期”。
早晚一碗小米南瓜粥,午間一杯陳皮普洱,溫而不燥,潤而不膩,
讓被冷食折磨了一夏的脾胃,重新找回“運化”的節(jié)奏。
脾胃和順,才能為接下來的“貼秋膘”打下扎實基礎。
02
呼吸順暢
《養(yǎng)生隨筆》記:“長夏濕勝,肺先受之。”
空調房、冷飲、濕氣三重夾擊,伏天里咳一聲都悶得發(fā)慌。
出伏后空氣濕度下降,呼吸道黏膜不再“泡”在濕熱里,纖毛重新擺動,
早起深呼吸一口,能明顯感到胸腔像被山泉洗過。
此時堅持快步走或八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雕”,
讓肺葉徹底舒展,秋冬少受感冒侵擾。
![]()
03
睡眠順勢
《老老恒言》說:“安寢乃人生最樂。”
三伏天夜里三十度朝上,翻個身都黏,更別提深睡。
出伏后晝夜溫差拉大,體溫調節(jié)有了“下坡路”,褪黑素分泌隨之規(guī)律。
22 點前上床,放下手機,點一支淡淡艾草線香,
讓呼吸跟著月色一起變慢,你會發(fā)現(xiàn):
凌晨兩點的微博熱搜,遠不及一場到天亮的酣暢大夢。
04
情緒順眼
《小窗幽記》寫道:“暑極而煩,煩極而怒。”
高溫把情緒也放在火上烤,一點就炸。
出伏后,熱擾心神的外因被撤掉,情緒自然“降溫”。
午后泡一壺杭白菊+枸杞的微甜花茶,
看云朵從屋檐慢慢漂過,心中的褶皺也被風撫平。
眼順了,心就平了,家和萬事興。
![]()
05
錢包順手
民諺有云:“出伏不補,秋冬受苦;出伏補對,銀子成堆。”
說的是:此時把身體調養(yǎng)好,秋冬少跑醫(yī)院,就是最大的省錢。
再者,秋季是收獲季,也是工作“沖刺季”。
脾胃和、睡得好、情緒穩(wěn),精氣神滿格,
寫PPT 手不抖、跑客戶腳不軟,績效獎金自然水漲船高。
身體經(jīng)濟學,才是普通人最穩(wěn)的理財。
06
風景隨處
《徐霞客游記》里寫秋行:“山翠豁目,云物鮮新。”
出伏后紫外線強度降了一個檔位,天高云淡,最適合出門。
不必遠方,城市近郊就藏著被夏日忽略的驚喜:
護城河邊殘荷聽雨,胡同口第一顆糖炒栗子,
甚至地鐵口那陣帶著烤紅薯味的晚風,
都是大自然給認真生活的犒賞。
拿起手機,把鏡頭對準光影交錯的瞬間,
你會發(fā)現(xiàn):人間煙火,隨處成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