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贏
美編 / 陸辰風
出品 / 網界商業評論
瑞幸咖啡最近又成了焦點,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總凈收入同比暴漲47.1%,單季營收突破123億元,上半年累計營收更是達到212億元,幾乎是星巴克中國的兩倍。
這樣的成績,讓市場一片叫好聲,說它打贏了外賣戰,創下了新高。但瑞幸的高增長,好像沒讓自己人興奮起來。
01
朝夕令改的規定,壓垮一線員工
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網絡,多家茶飲品牌門店“爆單”,在活動后,瑞幸給一線員工發了88元補貼,星巴克員工則拿到相當于100 元的積分獎勵。
表面上看,差距不大,但背后的工作強度卻天差地別。星巴克客單價更高,出杯量更少,員工相對輕松;而瑞幸訂單量暴增,員工從早忙到晚,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更讓員工不滿的是,瑞幸近期針對門店運營出臺了兩項新規定:調整標準出餐制度和物料調撥稽核。
![]()
最近瑞幸的訂單漲得厲害,尤其是外賣單,這本來是好事,但問題也跟著來了。
總部發現,有些門店提前掃碼出餐,可飲品還沒打包,導致配送員到店取不了餐,消費者投訴變多。于是,總部出新規定,要求把外送打包納入考核,“未打包先掃碼” 就要扣分。
員工們一下就炸了。一位瑞幸員工吐槽:“外賣單量暴漲,門店不得不專門抽調人手負責打包流程,本來就忙不過來,還要兼顧及時率和標準化,太難了。”
不過,僅一周后,這一規定又改回去了,還是允許先掃碼后打包。主要因素是打包完再掃碼,操作起來不方便。現在稽核主要改查監控,看掃碼出餐后有沒有及時打包,要求盡快弄好,讓配送員來了就能取。這來回一折騰,員工更累了。
![]()
除了出餐規定,瑞幸還加強了物料調撥的稽核。總部要求門店在監控下確認收貨,核對數量,還要檢查物料有沒有開封。
這背后其實有原因。有武漢離職的店長說,以前有些區經理為了減少損耗、完成指標,會讓多個門店之間調換開封后沒用完的物料,這是違反規定的。有員工向總部投訴后,結果沒看到管理層有人被處理,只是門店多了更多監督。
現在監控成了標配,門店調撥物料時,每一步都要在鏡頭下完成。有員工覺得,上面出了問題,不解決根源,反而給基層加擔子,本來調撥物料就費時間,現在還要對著監控一步步來,干活更慢了。
有人說,瑞幸總說要 “求真務實”,可真出了問題,對管理層和稀泥,對員工卻抓得死。這種雙標,讓大家心里很不舒服。
02
外賣大戰下,加盟商壓力也不小
瑞幸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加盟商的支持,但加盟商的日子并不好過。
外賣單量上去后,配送費漲得厲害。二季度瑞幸的配送費從6.1億元漲到16.7 億元,翻了快兩倍。總部能靠規模效應攤低成本,加盟商卻不行。
![]()
7 月底,瑞幸總部也對聯營商家進行過外賣補貼,單店可以拿到5000-10000元不等。看似大方,但有加盟商算了一筆賬:以8月7日的活動為例,外賣675單,配送費4250元,扣去費用后實收18個點,爆單結束一看,毛利全是配送費。
瑞幸總說自己是科技公司,用數據和系統管理。但對一線來說,這些系統和規定只是增加了負擔。
機器可以不停轉,人卻會累,現在不少加盟商也在抱怨。這樣下去,瑞幸的高增長怕是難長久。
總結
瑞幸的增長,不該讓一線買單
瑞幸靠外賣大戰和數字化運營,創下營收佳績,市場份額擴大。但員工和加盟商的負面反饋,是其發展路上的隱患。
一線員工對出餐、物料管理新規不滿,加盟商被配送成本壓得吃力。若瑞幸只顧業績增長,忽略一線聲音,未來員工流失、加盟商信心不足等問題可能出現,進而沖擊品牌根基。
瑞幸要持續發展,就得處理好增長與一線利益的平衡,別讓 “咖啡” 興奮不了 “自己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