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一生非常喜歡讀《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并對三國時期很多歷史人物進行了評價,其中對吳國大將呂蒙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據余湛邦回憶:1958年9月,毛主席乘專列巡視大江南北。“一天,毛主席正在車上閱讀《三國志》,張治中和羅瑞卿進來,在談話間,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后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讀苦讀,以后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后才學文化,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的《呂蒙傳》。”
毛主席為什么要號召解放軍高級軍官讀《呂蒙傳》呢?因為呂蒙的事跡的確很勵志,他不僅能征善戰,而且寬容大度,克己奉公,尤其是半路上聽從孫權的勸告,刻苦讀書,此后才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人們尊稱他為吳下阿蒙。
解放軍將帥中,很多是大頭兵出身,沒有多大文化,比如拎著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元帥,又比如膽大如斗的許世友上將。所以主席讓解放軍將帥們看看《呂蒙傳》是有深意的。
那么呂蒙有哪些事跡讓毛澤東主席如此看重呢?
![]()
首先是呂蒙的“天下為公”的忠貞和大義
呂蒙年輕時,曾因部下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告發。后來,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詢問他應該讓誰接替顧劭。呂蒙不但沒有記恨蔡遺反而極力推薦他。孫權見他不計前嫌,十分高興。
大將甘寧性情粗暴,喜歡殺戮,不但經常違背呂蒙的心意,而且不時違抗孫權的命令。孫權十分惱火,幾次想收拾他,但呂蒙卻總是為他說情:“大王,天下未定,甘寧作戰勇猛,是難得的將才,現在應該忍耐他。”孫權聽了呂蒙的話,厚待甘寧,后來甘寧果然為東吳立了大功。
從這兩件事足以看出,呂蒙大公無私,非常顧全大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這個國家,這樣的將帥也不正是主席所需要的嗎?
![]()
其次是呂蒙仁義,善于籠絡人心,但治軍嚴謹,秋毫無犯,是做政治群眾工作的高手
有一次廬陵盜賊叛亂,諸將屢次征剿未平。孫權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于是讓呂蒙前往征討。呂蒙兵至廬陵,擒殺首惡,余下的全部釋放,讓他們重新做人。被釋放的人都感激呂蒙的恩德,從此安分守己,再也不敢作亂。
呂蒙奪取江陵后,將關羽部下的家屬全部抓獲,厚加撫慰,并下令軍中,不得騷擾百姓。當時有一個呂蒙家鄉的子弟兵拿了老百姓家中一個斗笠,來覆蓋官府的鎧甲。呂蒙認為,鎧甲雖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還是犯了軍令,于是不徇私情揮淚將他斬首。此事在軍中產生極大震動,此后士兵以致路不拾遺。
呂蒙還派人早晚慰問老年人,關心他們的生活,給窮苦的百姓送去財物。若有人生病,就送去醫藥,有人饑寒,就送去糧食和衣服。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關羽得知江陵失守后,數次派人與呂蒙聯絡。呂蒙熱情接待關羽派來的使者,帶他到城中參觀,讓他到關羽將士們家中去慰問,人們都說得到呂蒙厚待。關羽軍中將士們得知家中不但平安無事,而且所受到的優撫超過了平時,全都沒有了斗志。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既能打仗,又能做群眾工作,這樣的將帥不正是主席所期盼的嗎?
![]()
再次是呂蒙善于學習,有勇有謀,能獨擋一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呂蒙出身貧寒,沒有什么文化,但孫權卻十分賞識他。呂蒙作戰勇猛,屢獲戰功,當上將軍后。一次君臣閑談,孫權對呂蒙說:“如今將軍是朝廷的重臣,戰功赫赫,名望很高,美中不足是讀書太少,作為三軍統帥,打仗光靠勇猛不行,還要多掌握些謀略才行,本王勸你以后多讀些書,多增長點知識。”呂蒙被孫權說得有點不好意思,就推脫說軍務繁多,沒有時間。
孫權說:“我治理天下,大事小事都要操勞,難道你比我還繁忙嗎?我不是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識淵博的學者,我只是希望你多讀些書,開拓視野, 對你領兵打仗將來更有好處,我無論多忙每天都要讀書,自己感到收獲很大。”呂蒙乃悟,此后開始奮發學習,日積月累,他讀的書,甚至超過了宿儒耆舊,學問大有長進。
周瑜死后,魯肅任東吳大都督,指揮部設在陸口。有一天呂蒙與魯肅談論軍事。呂蒙問魯肅:將軍受朝廷重托駐守陸口,這里北與荊州相望。素聞關羽武功蓋世,計謀過人。如有意外,不知將軍如何應付?”
魯肅便誠懇地向呂蒙求教。呂蒙便一連說出了對付關羽的五條計策,并將每一條計謀都細細地講給魯肅聽。魯肅聽后驚嘆:“哎呀,以前只知道呂老弟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將軍,沒想到竟也這般足智多謀,這真是我們吳國的大幸,真是可喜可賀啊!”
呂蒙聽了魯肅的夸獎,開玩笑地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嘛!”后來呂蒙接任大都督,首倡滅掉關羽的計劃,最終讓關羽敗走麥城,戰敗身死,計取荊州,使孫吳的國土面積大增,最終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革命道路沒有現成模式,中國共產黨只能在不斷學習中摸索前進,善于學習,智勇雙全的將帥不正是主席所渴望的嗎?
最后,呂蒙用命而不愛財
公元208年,在夏口之戰中,呂蒙統帥前鋒部隊,身先士卒,親自斬殺陳就,令人欽佩,這樣的例子在呂蒙戎馬生涯中不勝枚舉。]
呂蒙生前,所得的金銀財寶和各種賞賜都交到府庫中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員,待其死后,把這些全部還給朝廷。他還留下遺言,喪事務求儉約,不得奢侈。
將帥能不畏死,又不貪財,這樣的將帥不正是主席所要培養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