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Tech星球
文|翟元元
B站再次發力視頻播客。
繼7月初推出視頻播客扶持政策《視頻播客出圈計劃》后,B站近日接連官宣包括魯豫、羅永浩、于謙在內的20多位名人視頻播客入駐,成為第一個批量邀請名人視頻播客創作者入駐的視頻平臺。
不止B站,眼下,騰訊、字節、小紅書、網易云音樂等巨頭集體瞄準了播客生意,還有原本音頻播客賽道里的小宇宙、荔枝FM等。隨著各平臺對播客內容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尤其是聊天+畫面的視頻播客,正在成為內容創作的新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坐擁2億聽眾,“門檻高、變現難”一直是播客行業懸而未決的難題,但如今,視頻播客卻成了巨頭們爭相涌入的新戰場。巨頭為何紛紛加碼視頻播客?真需求還是假風口?視頻播客究竟是雞肋,還是真的香餑餑?
哪個視頻播客最有頭牌相
日前,B站一口氣官宣了包括魯豫、羅永浩、于謙、楊迪、大左、羅毅在內的多位大佬級視頻播客創作者。
最新入駐的明星創作者是魯豫。8月13日,知名主持人魯豫帶著她的第一檔視頻播客欄目《陳魯豫.慢談》正式官宣入駐B站。按照預告,節目邀請到了歌手陳奕迅、資深主持人竇文濤、易立競為對話嘉賓,將于8月18日在B站獨家上線。
![]()
官宣動態引發諸多網友關注。在B站賬號“陳魯豫.慢談”下,不少網友為節目打call,還有部分人在評論區向她建議節目訪談嘉賓人選。
從音頻播客《巖中花述》,到視頻播客《陳魯豫.慢談》,魯豫在播客賽道的轉向,某種程度上折射了整個行業的進階方向。視頻化表達更加鮮活生動,適用的場景也更豐富多元。
除了魯豫,更早之前,自帶流量體質的羅永浩以視頻形式官宣入駐B站。在他發布的首條視頻中,他自稱老網紅、老CEO、老登,同時還是一名新人UP主,幽默風趣地宣布其視頻播客節目《羅永浩的十字路口》將于8月19日播出,節目每期時長3到5小時,涵蓋科技、人文、AI等多領域內容。首期嘉賓為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第二期嘉賓是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
三天時間,羅永浩B站賬號“羅永浩的十字路口”漲粉13萬。首條視頻播放量高達130萬,數千人評論,評論區多位B站頭部UP主現身表示夾道歡迎。
![]()
“相聲皇后”于謙也來跨界視頻播客。7月31日,于謙官宣入駐B站,并同時發布了他的第一期視頻播客《多新鮮吶》。節目中,于謙與嘉賓李藝彤代表兩個不同年代的人一起暢聊二次元谷子文化,從逛籠到吃谷,一代人講述一代人的“小垃圾”。
![]()
B站特色彈幕彰顯著節目的受歡迎程度,《多新鮮吶》第一期節目已被網友各種彈幕刷屏:“好神奇的聯動,次元破壁了”,“雙廚狂喜”,“誰家二次元有這么權威的捧哏啊”。截至目前,該條視頻播放量已高達215.5萬。
“主持人”類創作者似乎天然更容易成為視頻播客UP主。除了專業主持人魯豫,大左、楊迪同樣在B站推出了自己的視頻播客節目。大左的視頻播客節目《左邊風很大》于7月30日正式上線,目前已推出兩期,第一期節目對談嘉賓是短劇女王徐藝真,新一期對話嘉賓是明星何潔。兩期節目均收獲了不錯的流量,播放量高達100多萬。
綜藝搞笑節目出名的主持人楊迪,于7月底上線的視頻播客節目《迪聽》,第一期節目對談明星嘉賓劉維,關注度也很高,至今播放量近百萬。
明星視頻播客戰略初見成效。B站用明星/名人視頻播客負責扛起品類心智和流量大旗,腰部UP主視頻播客則更側重小眾圈層的專業內容和高粘性用戶,高低搭配,合力打造平臺專業深度的內容生態。接下來便需要交給時間和觀眾檢驗,誰有能力成為視頻播客的金字招牌。
視頻播客深受媒體追捧
除了明星視頻播客UP主,在B站比較受歡迎的還有一批媒體類視頻播客創作者。
“是個人物”工作室,B站最早的媒體類視頻播客之一,《人物》雜志推出的視頻版內容,今年1月份開始在B站上傳訪談對話節目,5月底,該賬號視頻開始正式標注“視頻播客”標簽。至今,“是個人物”工作室更新的視頻播客內容中,熱度最高的是一期是與臺灣知名主持人侯佩岑的對話,播放量高達30多萬,比文字內容10萬+閱讀量的受眾更廣。
媒體類視頻播客的優勢在于,它的創作門檻、創作成本相對而言沒有那么高,創作者不需要復雜的視頻制作能力,包括前期后期各種包裝、燈光、置景、剪輯等。兩人一麥即可打造一期增量信息滿滿的視頻播客。而且,更能充分發揮媒體擅長的議程設置、邏輯思辯等業務能力。
無獨有偶,商業科技媒體“晚點”推出的視頻播客節目《晚點在場》,其中與脫口秀演員李誕對談的一期節目“與其琢磨怎么活,李誕告訴你如何尋找快樂?”播放量更是高達93.3萬。
![]()
此外,三聯生活周刊、亂翻書播客、核電波等視頻播客節目,同樣在B站廣受好評。在亂翻書播客UP主潘亂對談小米汽車首席設計師的節目下,不少網友評論稱,感受到了長視頻的魅力,2個多小時訪談全是干貨,這才是B站真正需要宣傳和傳播的高質量長視頻。
![]()
明星與媒體類視頻播客在B站的走紅,或許正好解釋了這些明星及媒體視頻播客為何集體選擇入駐B站。播客與視頻播客是兩種不同載體的表達方式,后者本質上屬于中長視頻,需要用戶極大的注意力。然而碎片化閱讀時代,公眾對長視頻的接受度越來越低,動輒30分鐘,一小時以上的長視頻播客內容,很難耐心完播。長內容想要出圈并不容易。
視頻播客革命是一場艱難的用戶注意力之爭。而B站,恰恰是長視頻深度內容表達的最佳土壤。
B站董事長陳睿不久前曾公開回應B站在中長視頻賽道的堅持,指出很多品類只有中長視頻才能做出高質量內容,“許多優質內容需要更長的篇幅來呈現”。
B站擁有最活躍、年輕的長視頻受眾,3.5億月活用戶形成了穩定的長視頻觀看習慣,這一點B站財報也有體現。B站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平臺用戶平均觀看時長為108分鐘,接近2個小時。
除此之外,B站覆蓋場景更全面,手機OTT雙端覆蓋播客使用場景。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B站OTT的云視聽小電視,其APK裝機量超過3億,月活用戶達到6000萬+,日活用戶位居行業第一。
從視頻到視頻播客,從長音頻到長視頻,B站轉化路徑最短。平臺推出的扶持計劃,對轉型的創作者也更友好。可以說,B站作為第一個官方推出視頻播客扶持計劃的玩家,在視頻播客賽道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巨頭卡位賽,千億賽道如何突圍
互聯網紅利日趨見頂,行業急需下一個內容風口。視頻播客,成為繼圖文、短視頻之后新的內容創作藍海。
大廠集體發力視頻播客背后,是一場針對數億目標用戶、千億市場規模的爭奪賽。根據咨詢機構Research Nester4月30日發布的報告,2025年全球播客市場規模將達到350.9億美元。艾瑞咨詢去年11月發布的《CPA播客營銷白皮書2025》預測,2025年中文播客的全球用戶數量,或將突破1.5億人。全球有超過5億人在收看以及收聽播客,半數以上創作者會選擇以視頻的方式發布。
海外視頻巨頭YouTube已為播客行業提供新的增長思路。YouTube曾在今年2月份宣布,平臺上的播客內容每月活躍觀眾超過10億,這一數字遠超音頻巨頭Spotify市場份額。YouTube的成功向外界證明了,播客內容消費不一定在音頻平臺,播客視頻化已成新趨勢,視頻平臺正在成為播客消費的主陣地。
國內大廠雖然短時間內很難復制YouTube的成功,視頻播客也沒有向外證明它的變現能力,但沒人愿意錯過這場風口。包括騰訊、字節、小紅書、網易云音樂、B站在內的大廠紛紛加碼視頻播客賽道。
不過,各家側重點各有不同。字節、騰訊兩家大廠押注AI播客工具,更側重視頻播客基礎設施搭建。小紅書瞄準的是15-20分鐘的輕內容。其近期推出的“隨時隨地視頻播客”并不限定參與者,“視頻播客”的推薦時長在15-20分鐘。
B站更側重長視頻深度內容。平臺最近引入的視頻播客節目,大多為時長1小時左右的深度對談節目。
而視頻播客對深度內容的內在要求,注定了B站與視頻播客內容形態更契合。
B站在視頻播客賽道已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三年前,B站便推出了一個接近于播客形態的視頻節目形式,邀請播客主播入駐,開通賬號,將播客節目轉為視頻形式在平臺更新。
今年B站更是多次加碼視頻播客:發布《視頻播客出圈計劃》,推出暑期10億級冷啟動流量激勵,運營扶持與成本共擔合力降低啟動門檻與制作門檻;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面向創作者開放播客基地,基地內配有拍攝設備、保證錄音環境的裝修,讓創作者 “拎包入住”。
數據顯示,在運營、產品完全沒介入的情況下,B站2025年一季度視頻播客的受眾超過 4000萬,占該季度月活的10%,幾乎拿下中文播客市場的1/3。用戶觀看時長也從去年同期的69億分鐘增長至259億分鐘,漲幅超過270%。
視頻播客賽道雖然巨頭環伺,但B站顯然已完成關鍵卡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