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本文數據來源于官網公示數據,加工整理而成,部分學校因為公示問題,所以數據會有一定誤差,但不影響整體趨勢判斷,另外就是不同學院有差異,每年轉專業政策也會有差異。歡迎關注,我們每年都會保持更新。有誤的地方歡迎補充更正。轉專業一定要提前準備,尤其是在高考前就了解清楚,風險太大的情況下,就需要換一所大學。另外大學是小社會,從小到大經歷了這么多,可以去梳理一下,這兒不用說得太明白了吧。
2024年高考的學生轉專業基本上接近尾聲了,大部分都是大一結束就轉專業,個別的會等到大二開學轉專業,或者是大一結束后的暑假。但是這樣的院校不多,大二的學生能轉專業的也不多,有這個想法的一定要提前準備,其實最好是高考報考的時候就研究清楚。本文咱們來看看西南醫科大學2025轉專業的數據,總共470人,轉入臨床醫學141人,這個數據其實沒啥意外的,因為沒轉之前就知道了。轉出最多的是預防醫學和藥學,這個也不意外。看到轉專業人數這么多,是不是發現轉專業很容易的呀。可是為啥有的同學努力了也沒成功呢。
![]()
先來看看轉出專業的情況,人數最多的是預防醫學83人,然后是臨床藥學61人和基礎醫學35人,接下來是勞動與社會保障32人和中藥學30人。排在前面的專業非常明顯,每年也是這些。對比看看2024年的數據,轉出最多的是臨床藥學79人,然后是預防醫學62人和藥學50人,接下來是中藥學43人和醫學檢驗技術38人。有規律,但是也有變化。同樣這些專業在2025年新高考,院校專業組后,那么就值得大家報考了,以前是我們不小心被調劑了,今年都是大家自己報的,還不能接受,那只能說明咱們準備不到位,思路不清晰。
![]()
再來看看轉入專業數據,轉入最多的是臨床醫學141人,然后是醫學影像學70人和法學55人,接下來是精神醫學48人和兒科學、護理學35人。往后的還有中西醫臨床醫學23人、中醫學19人,其實要轉的也就是那幾個。對比2024年數據,人數最多的是臨床醫學145人,比2023年增加了5人,轉臨床的人數一直在增加。然后是精神醫學89人和醫學影像學77人,接下來是護理學49人和中醫學40人。但是今年的臨床醫學要少了4人。這兒要注意的是,比如我們轉到精神醫學或者兒科學,其實很多家庭并不是真的想要轉這些專業,只是臨床醫學條件不夠,找一個過渡的情況。那這個時候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我們真的要這幾個專業嗎?同時他們考研的時候能不能考臨床醫學。所以核心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接下來還需要更多的路徑規劃。
![]()
下面把最近幾年的數據,都給大家貼一下,大家可以看看數據對比變化,整體沒有太大出入。但是要注意的是,咱們到底轉啥,未來應該怎么走,一定要想清楚。同時要注意的是,西南醫科大學轉專業看的是大一的成績排名,如何拿到高績點就非常關鍵。大學不是高中,也不是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具體的細節要研究清楚。需要幫忙的也可以單獨溝通。
西南醫科大學2024轉專業554人,轉入臨床145人,臨床藥學轉出79人
![]()
數據只是表象,咱們要研究表象背后的真正變化。同樣咱們想要保電氣,要注意的是,2026年是新高考第二年,院校專業組的省份,依然有專業調劑。電氣類專業的分數在上漲,那么我們要保電氣類專業,怎么才能保得住,這個非常關鍵。萬一被調劑了,能不能轉專業就非常關鍵。同樣咱們即將是大一的同學,能不能找機會去改變,一定要提前去規劃,需要幫忙的可以跟我們單獨溝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