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釋永信出事后,網上就出現不少抹黑少林寺的信息,焦點集中在少林寺的商業化方面。關于寺院的商業化,我在《現代語境下和尚形象的再定義》中談過,僧人并非不可經商,要看是什么宗派,還要看是出于什么目的。近日網上傳的“30名僧人集體辭職”,完全是不懂宗教規定的荒唐之言。
在我國,人民群眾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信教者分為普通信徒和神職人員,神職人員是常駐宗教場所的,一旦加入就是一種終身身份,而非那種到點上班、按月領工資的職業。
![]()
招聘和尚謠言
前幾年網上傳過寺廟招聘和尚尼姑,后來證明都是假消息。大的宗教場所會招聘一些服務人員,比如電工、網管、古建修復工、消防員,等等,這些人確實是來上班的,他們通常無需穿著宗教服飾,他們是可以“辭職”的。也有地方為了發展旅游,會安排一些旅游公司的員工打扮成僧人在寺廟指定場所盈利,這是最容易遭到詬病的。
![]()
五臺山假和尚扔米
想出家成為僧人,有嚴格的遴選條件,不是誰想當就當、不想當就不當的。
通常來說,想出家者首先要征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還需要由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還要有體檢證明(證明身體健康、無傳染病)。然后向寺院提交申請。
寺院收到申請后會對申請者進行一段時間的考察和培訓,以評估其是否適合出家修行。這一過程中,出家者需要遵守寺院的規章制度,學習佛教知識和禮儀。
經過考察和培訓,如果寺院認為出家者符合條件,會向縣級及以上宗教管理部門進行申請報備,獲發度牒(相當于僧人證),然后舉行剃度儀式,正式接納其為僧尼。
![]()
和尚剃度
成為僧尼后還要到派出所換身份證,新身份證要用宗教名字,比如“釋××”,戶口簿也要改名,原名字變為曾用名。過去出家人是注銷戶籍的,2003開始,不再要求僧人注銷戶籍。
出家后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寺院的規章制度,尊重佛教傳統和習俗,終身獻給宗教事業。當然,可以選擇還俗。還俗要提出申請,然后經過羯磨會議審議通過,歸還宗教物品,交回度牒,去派出所改換身份戶籍。程序比較復雜,并非誰想還俗就能還俗。
如果違法亂紀,寺廟可以依據程序進行懲罰甚至開除。同理,寺廟也是本著“渡人”原則,能按戒律懲罰的就不會開除,所以想被開除,也不容易。
總體而言,一旦出家,想再回來,比較難。
可能有人會問,有的寺院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小和尚、洋和尚或不像和尚的和尚。
僧人不能結婚,小和尚一般都是收養的孤兒,或者父母主動送來的。他們到寺院后,如果是孤兒,符合收養程序的話,就依照法律規定辦手續,然后在寺內撫養,但這些孩子可不是和尚,他們還需要接受義務教育,他們一般只是在寺廟待一段時間,而非受戒出家。
![]()
禪修者
同樣,大的寺廟通常還會有一些短期學佛的人員,這些人有的是大施主,有些是來參加佛學禪修或武術培訓的,日常裝束和僧人無異,但他們不是僧人。他們在寺院里停留短則數周,長則數年,終究還是要離開的。
所以,和尚不是一個職業,不是一個工作,而是經過法律批準需終身服務于宗教的一類人,沒有辭職不辭職之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