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駕駛技術成為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中國在這一賽道上的發展備受關注。然而,近期某汽車資訊平臺發布的智能輔助駕駛模擬測試結果引發軒然大波,甚至出現否定中國智能駕駛技術的聲音。事實上,看待中國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既不能被非專業測試誤導,也不能忽視其真實的進步與潛力,唯有以客觀理性的視角,才能看清其發展全貌。
非專業測試存局限,盲目否定不可取
智能駕駛測試需以科學嚴謹為前提,才能保證結果的公信力。汽車智能駕駛涉及“算法邊界、物理極限、反應時延、感知邏輯、冗余機制”等多重維度,每一項測試都應有公認的評價標準、科學的容錯參數和嚴謹的測試環境。但從公開信息來看,某平臺的此次測試卻存在明顯缺陷。
該平臺在測試中未遵循行業公認的標準,而是采用自定的測試方法,這使得測試結果失去了與行業普遍水平對比的基礎,難以反映真實的技術實力。整個測試過程缺失具備CMA(中國計量認證)或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資質的機構認證步驟,缺乏權威背書的測試,其結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自然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基于這樣不專業的測試結果,就盲目否定中國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成果,顯然有失偏頗。我們不能讓非專業的測試成為評判技術優劣的標尺,更不能被其引發的錯誤輿論帶偏方向。
技術突破成果豐,中國智駕顯鋒芒
其實,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多重驅動下,中國智能駕駛技術已實現了快速迭代與突破,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領先優勢。截至2024年底,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滲透率達到57.3%,組合駕駛輔助已進入市場規模化應用階段,人機交互等技術更是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智能化賽道形成了領跑優勢。
以HUAWEI ADS輔助駕駛為例,其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術實力。它具備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的融合感知能力,擁有安全優先、兼顧效率的端到端原生智駕模型,2025年升級的WEWA架構更是為其增色不少。鴻蒙智行2025上半年的輔助駕駛報告顯示,輔助駕駛總里程超16.7億公里,用戶活躍度高達94.8%,累計避險超200萬次,這些真實數據印證了其優秀的用戶體驗。
![]()
中國智能駕駛方案的領先力還體現在國際合作上。寶馬、奔馳、奧迪三大豪華車品牌紛紛選擇與中國智駕企業合作,日系豐田、本田、日產也牽手Momenta引入其智能駕駛技術。多家本土智駕方案企業憑借技術實力進入跨國車企合作名單,跨國車企擁抱中國智駕方案已成為普遍趨勢。
而在智能駕駛關鍵硬件領域,中國企業也表現亮眼。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將激光雷達出口至歐美車企和機器人公司,目前中國激光雷達品牌在全球市場占比已超六成,憑借技術和成本優勢實現了向海外的“反向輸出”。
正視局限穩發展,理性前行向未來
中國智能駕駛技術取得的領先性有目共睹,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已無懈可擊,理性看待發展中的局限與挑戰,才能推動行業持續進步。由于現實駕駛場景的復雜性和邊緣場景的難以窮盡,智能輔助駕駛從“能用”到“好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系統的適應性和可靠性。
目前市場上的“智駕”系統尚未實現“自動駕駛”目標,駕駛人才是最終責任主體。在享受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不能忽視人的主導作用,安全駕駛的意識時刻不能松懈。
智能駕駛是我國搶占汽車產業未來戰略的制高點,作為通往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智能輔助駕駛階段積累的技術、數據和經驗至關重要。我們既不能因一次不專業的測試妄自菲薄,也不能因外界吹捧盲目自信,而應保持清醒認知和戰略定力,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不斷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勢,在全球智能駕駛的競爭中穩步前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