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吳大爺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長
知識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學習思考,尋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滿肚子雞湯的吳大爺,一個天天在鍵盤上敲打心靈,喜歡給人講知識講故事的男人。
“你想吃什么?”
“隨便,我都可以。”
你以為這是日常的客氣,其實可能是討好型人格在悄然運作。
那些總是“無所謂”、總是“可以啊”的人,也許從來都沒認真問過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
一、那些從不說“不”的人
很多討好型的人,習慣性讓渡選擇權。
他們會說:“你定就好。”、“我無所謂。”、“你開心就好。”仿佛自己真的沒有偏好。
實際上這背后潛藏的是對沖突的深度恐懼,以及對關系斷裂的焦慮。
有趣的是,討好型人格往往不是軟弱的人,而是太早學會“成熟”的人。
他們也許是那個會幫老師管理班級、會在爸媽吵架時端茶倒水的小孩。
他們懂事得令人心疼,卻在懂事中弄丟了自己。
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在《天才兒童的悲劇》中提到,這類孩子太聰明,太敏感,太善于觀察大人的情緒,于是學會了用“有用”來換取一點點安全感。
他們不是不想被愛,只是太怕不被愛。
![]()
二、討好型人格的“默認程序”
很多人說自己“控制不住總是道歉”。
就像你站在地鐵門口,門突然關了,你下意識對周圍的人說:“對不起。”
你其實沒有做錯任何事,只是你害怕“自然秩序的變化”會讓別人不滿。
討好型人格的內核是一種“程序”:先假設自己是錯的。
他們信奉這些“絕對安全準則”:
傾聽比說話更安全;
同意比反對更安全;
照顧他人比表達需求更安全;
把決定權留給別人比自己做決定更安全。
這種程序是從小編寫的。
當一個孩子在表達真實情緒時被忽視、被懲罰、被羞辱,久而久之就會內化一種觀念:表達真實的自己是危險的。
![]()
三、討好與僵:一枚硬幣的兩面
如果你發現自己特別容易原諒他人,哪怕對方是個十惡不赦的PUA,也許你不是“寬容”,而是處在“討好-僵化”的狀態中。
這類人最常見的表現是:別人犯了錯,反過來反思自己是不是哪兒做得不對;被分手了,卻反而努力改進自己。
他們無法分辨“殷勤”和“真愛”的區別,于是把PUA的小恩小惠當成甘露,哪怕前一秒還在經歷情感虐待。
你以為你需要的是一個人來“懂你”,但實際上你更需要的是一個人允許你“做自己”。
![]()
四、逃、戰、討、僵:創傷反應的多種姿態
心理學中,將創傷后的行為反應歸為四類:
l戰:通過控制和攻擊獲取安全感。
l逃:通過不斷忙碌、完美主義、沉迷刺激逃避痛苦。
l僵:解離、麻木、隔絕感受。
l討好:討好、服從、否定自我。
這些反應本質上都是自我保護機制。
但問題在于,它們一旦固化,就成了枷鎖。
戰型的人,在家橫,在公司卻變老好人;
逃型的人,看似高效,實則內心空虛;
僵型的人,沉迷幻想,疏遠現實;
討好型的人,把所有的“照顧”都給了別人,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
![]()
五、“別人不認同我,也沒關系”
成長的某一刻,我們必須學會面對“不被喜歡”。
這是討好型人格最怕的,也是他們療愈的關鍵。
“情緒個體化”的意思是,你不必與別人感同身受,也不必讓別人感同身受于你。
你可以不喜歡一部所有人都愛看的電影,也可以在朋友悲傷時,真誠地陪伴,而不是刻意去“裝得很悲傷”。
你的感受本就獨一無二,不需要被檢驗、被批準。
有時候表達真實情緒比強裝同理更有力量。
你不需要偽裝悲傷來陪伴悲傷者,你只需要真誠在場。
![]()
六、愛不是討好,也不是屈從
真正的親密關系,是“互為主語”的。
不是一個人永遠傾聽、配合、付出,而是你有你的喜好,我有我的想法,我們在表達中靠近彼此。
討好型人格的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怕說出來你不喜歡。”
但其實真正愛你的人,是想知道你在想什么的。
你可以學會說“不”;
可以在別人讓你幫忙時先問自己“我愿意嗎”;
可以在“你想吃什么”的拉扯中說一句:“我今天想吃火鍋。”
這不是任性,而是你在重新編程:不再犧牲自己來換取關系。
七、療愈:從理解到選擇
這不是一夜之間能完成的蛻變。
有時你仍然會在微信群里下意識發“對不起”;仍然會在別人臉色一變就內疚。
但沒關系,關鍵不是從不討好,而是開始覺察,并慢慢選擇不再那樣做。
你不是要變得“冷酷”,而是開始愿意照顧那個曾經被忽視、被誤解的小小自己。
有一天你會發現,不再拼命討好別人,是因為你終于開始喜歡那個真實的自己了。
![]()
結語:
我們都曾在童年的某個角落,被迫學會“先別人后自己”。
但現在,我們可以把這本劇本慢慢改寫。
從一句“我其實不喜歡這樣”,從一次“不認同我也沒關系”的練習開始,討好型的人,也能找回那個被壓抑、被委屈、被隱藏的自我。
你的感受,是值得被看見的。你,不必討好任何人,也能被愛。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
我是吳大爺,夜風同學
愿一路陪你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