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蓬勃發展,不斷為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注入新元素、創造新內容,開啟了信息科技課程新時代。人工智能賦能信息科技課程主要通過三種路徑:一是“工具”,即讓人工智能成為信息科技學與教的工具;二是“融入”,即將人工智能作為信息科技課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三是“重塑”,即糅合人工智能重新打造全新的信息科技課程與教學的嶄新面貌。
“工具”路徑是目前很多信息科技教師都在展現和嘗試的,他們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手段賦能信息科技教學,增強學生對信息科技課程原理的理解和素養生成,使自己成為信息科技輔助教學的“弄潮兒”。
“融入”路徑是目前信息科技課程的熱點話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信息科技、科學類、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課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這標志著人工智能作為學習內容已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融入”不是硬性地加入和增列,而是要與原有信息科技課程內容有機融合。不少一線教師已經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嘗試,既落實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中原有的內容要求,又增加最新人工智能發展內容。
“重塑”路徑是目前信息科技課程領域仍然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人工智能時代的信息科技課程,其發展的全圖景、全路徑仍然不夠清晰,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努力,既要讓學生掌握信息科技的實用技能與方法,又要沉淀學科思維讓學生受用終身,信息科技課程始終在實用性和原理性的矛盾中前行和發展。
人工智能來了,信息科技課程需要在主動創造中實現自身價值的全新再造。人工智能賦能信息科技課程的三種路徑只是提供了可能,我們仍然需要在前行路上始終持有“改進”心態,砥礪前行,才能夠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文作者:
劉向永
江南大學教育學院
文章刊登于《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5年第15期
引用請注明參考文獻:
劉向永.工具·融入·重塑:人工智能賦能信息科技課程的三種路徑[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5(15):1.
歡迎訂閱
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