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自己的基本情況:男,山西人,93年出生,985本科,大學畢業后校招入職阿里干了5年,后跳槽到字節又干了3年。手里存款168萬(包含公積金),無車無房無貸,去年考上老家地級市某區鄉鎮Gwy。
![]()
為什么離開北京選擇回老家?在北京互聯網大廠工作太卷了,內心很抗拒這個城市。還有就是老覺得自己的工作不穩定,特別是身邊飯搭子同事被裁,厭倦了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內心認為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自己也到了成家的年齡,想有個小家了,北京我買不起房,沒房也沒有人會找我。
當年離開北京后的打算。傾向于回老家山西某地級市,期間看過省考,事業單位,公辦大專,民辦三本,一直覺得待遇落差有些大,所以處于觀望中。但父親的一場危機生命的大病,讓我堅定了回老家的決心。因為專業限制,只能報考鄉鎮崗,就這樣確定方向后,開始努力,最終上岸。
上岸后,我并沒有過上原先想象中的生活,只不過最高興的應該是父母,不再為我的未來擔憂,甚至親戚朋友面前說起來都很有面子。
鄉鎮Gwy工作一年感受。
工作方面,忙的時候那是真忙,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工作很瑣碎,甚至有點暈頭轉向的。比如在防火防汛、臺賬迎檢的時候,加班成為常態。最崩潰的是和老人溝通比較費勁,村民一句“啥?”讓我當場想崩潰。領導說“年輕人多鍛煉”,于是寫材料、跑腿、端茶倒水全成了我這枚新人的“必修課”。
也有輕松的時候,只不過對比區直和上級單位還是很忙。同事之間勾心斗角很少,因為大家都在干活,除了一些大齡老同志。在鄉鎮,行政編比較少,身邊很多是事業編或者勞務派遣類的多些。
生活方面,我所在的鄉鎮比較偏遠,鎮上的年輕人很少,所以比較單調。身邊朋友只有同齡的同事。只能在周末回家的時候去市里玩一玩。
薪資待遇方面,鄉鎮除了基礎工資,還有各項補貼。老家的物價水平不算高,單位管吃管住,所以日常基本上沒什么花銷,一年也能存2萬多元。
總結:對比體制內和大廠,工作強度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工資屬于腰斬中的腰斬。體制內工作很大程度取決于遇見什么樣的領導同事,工作的累大部分來自于人際交往和一些瑣碎的事情,不需要怎么費腦筋,加班情況看所處的部門。入職了一年雖說加班也不少,但大多時候到七點左右就能回家。
家里介紹了一位女朋友,三甲醫院護士,已經訂婚,今年十一舉報婚禮。在老家進入體制內,首先一方面家庭另一半要有支撐,不然收入差距內心落差很大。其次,就像我一樣,在外掙些錢再回家上岸。最后工作地點離家盡可能近,我開車上班半個小時,覺得已經太遠了。在老家,體制內兩口子最大的幸福,家庭有一定的存款,工作不忙不閑,離家近。你會發現生活真的很愜意,節奏很慢,有時間享受人生。
作者:佚名;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