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跑的自研模式,正在將零跑帶入「企業-供應商-用戶」共同收益的三贏狀態,早于一眾新勢力實現了正向循環。
文丨智駕網 零醬??
編輯丨雨來
情緒價值,一個最近很火的概念。
從寵物到盲盒,各種商業模式都在為年輕人的「情緒價值」服務。
對于一臺車而言,到底什么是情緒價值?
是官改痛車、是鬼火氛圍燈、甚至極限速度?
在零跑看來,年輕人的情緒價值,是沒有短板。
01.
「半價model 3」——沒有短板的水桶車
7月24日,零跑B01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三種續航共六款版本,官方指導價區間8.98-11.98萬元,除430續航版本將在9月交付外,其余版本即日起開啟交付。
![]()
作為B系列首款純電轎車,零跑內部將B01定位為「年輕人的高品質智能轎車」,這一定位也延伸到發布會現場,1967年生人的董事長朱江明并沒有硬拗年輕,而是全程坐在場下,由高級副總裁曹力carry全場。
在發布會后的交流環節,朱江明對媒體表示,零跑看重年輕人的情緒價值,但是所有的情緒價值首先要在滿足柴米油鹽的基礎上,作為車要回歸好開、好用。
而B01正是從續航,駕控,智能,空間四個方面,可以解決大眾用車剛需、沒有短板的水桶車。
![]()
為了給年輕人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零跑在一臺最高不到12萬元的車子里提供了:
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
后置后驅布局的七合一高性能油冷電驅,可實現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240N·m,零百加速6.4秒、
座艙空間86%得房率、
CTC2.0 Plus電池底盤一體化、
27合1超級集成熱管理系統、
甚至是4個24L的行李箱以及激光雷達。
在曹力看來:
「10萬元出頭的轎車市場非常考驗車企功力,沒有短板是B01最大的亮點。」
朱江明則直接將零跑B01形容為「半價Model 3(參數丨圖片)」,開起來卻「遠超B級燃油車」,是零跑操控最好的一臺車。
對于零跑來講,之前依靠「半價理想」路線,讓C系列成為國內新能源行業的銷售奇跡之一,推動零跑連續數月成為新勢力銷冠。但對于「半價model 3」這把椅子,還有一個先到的爭奪者——小鵬MONA M03。
小鵬MONA M03自去年8月開啟交付,除了交付當月,后續月交付量均破萬,最高月銷量達16593輛。以小鵬汽車6月銷量34611為例,小鵬MONA M03銷量14111輛,占比40.8%。
在6月新能源轎車全級別排行榜上,小鵬MONA M03排名第11,剔除掉A0、A00的吉利星愿、比亞迪海鷗、五菱宏光MINIEV和長安Lumin以及小米SU7后,榜單內僅剩比亞迪家族和Model 3。
換言之,上述車型,將是零跑B01的直接競品。
![]()
我們分別選取了比亞迪秦PLUS DM、比亞迪海豹06 DM、比亞迪海豚以及小鵬MONA M03與零跑B01進行了橫向對比。
在純電用戶最為關注的續航方面,B01共推出了三種續航配置,盡可能多的適配用戶需求。
高配車型「激光雷達+高通8650智駕芯片+8295座艙芯片」的配置整體拉高了車輛的智能化體驗。更何況,兩款續航不同的高配車型的售價僅為11.38/11.98萬元。
即便考慮到友商在終端有三千到一萬不等的優惠,B01也同樣保有價格競爭力。
![]()
曹力甚至表示:
「現在國家不支持大家做降價內卷的動作,只要大家都能夠保持合理的定價,我相信零跑在不虧本的情況下,絕對有超強的競爭力。」
這是零跑「成本定價」的結果。
是的,關于零跑的話題,繞來繞去總會回到一個原點:成本。
在兩周前C11的發布會后,曹力在交流現場給媒體算了筆賬:
「我們65%的成本是自研的,這65%如果選擇外采供應商的話,起碼是15%的毛利,那65%乘15%,那就是10%。這10%就是你要硬性加上去的成本。
現實當中跟我們C11同樣的配置和車型的價位,應該在20萬到25萬左右。所以說,假設他能夠做到跟零跑同樣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他的成本應該在我們售價上最少加2萬塊錢。」
套用曹力的計算公式,B01自然不擔心友商的降價,并且基于全域自研技術的優勢,可以為用戶提供超越同級甚至突破目前行業水平的體驗。
朱江明則表示零跑不但能做到不虧本,毛利率還要穩步上升。
作為佐證,朱江明對媒體透露,零跑汽車的二季度財報在營收、毛利等多項數據都將有大幅提升,其表現就是第二季度整個的銷量基本穩固在45,000臺以上。
穩定增長的銷量同樣讓零跑與供應商的關系十分「和諧」。
6月初,主管部門呼吁車企把付款周期縮短到60天內,而在此之前,零跑已經做到了60天:
「作為一個客戶來說,你對供應商付錢是義不容辭,是必須遵守承諾的。」
與動輒虧損百億的其他新能源企業相比,零跑不僅在去年四季度實現階段性盈利,其輕資產的運營模式還保證了公司良好的財務狀況。
這一情況還輻射到了零跑的經銷商群體。
「雖然我們是以經銷商模式為主,但是零跑經銷商的庫存深度只有零點幾個月,我們基本遵循以定單為基礎的生產模式,一個是輕資產,第二個是輕庫存,這些可以規避很多的風險,包括對供應商的賬期也有充分的保證。」
零跑的自研模式,正在將零跑帶入「企業-供應商-用戶」共同收益的三贏狀態,早于一眾新勢力實現了正向循環。
02.
智駕不求更難而力圖更好用
在B01的六款車型中,零跑為其中550km/650km的兩款車型配備了128線激光雷達以及高通8650輔助駕駛芯片,新車擁有27顆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實現高速領航輔助NAP、通勤領航輔助CNAP、停車場記憶泊車等26項輔助駕駛功能。
另外,這兩款高配車型的座艙使用高通8295座艙芯片,配合零跑最新Leapmotor OS 4.0 Plus交互系統與14.6英寸2.5K超清中控屏,支持多模態識別、AI「超級小零」、零動空間、實時感知的3D靈動桌面、一鏡到底動效等功能。
這樣的配置安排與同系列SUV車型零跑B10相同。
![]()
說一個冷知識,往前倒退五六年,一款激光雷達的價格甚至超過了新車B01的頂配售價,而根據此前B10的訂單數據顯示中,帶激光雷達的智駕版占訂單比例超過了65%。
激光雷達產品價格的下調降低了用戶愿意為安全付費的門檻,這讓所謂純視覺或者激光雷達的路線之爭變得不再重要。
「純視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如果加上激光雷達作為一個補充,在一些大霧的天氣,或者在隧道里,在光線受到影響的時候,都有一個安全的保障在里面,而且很多的場景可以做到更加的好用,更加的靠譜。」
在7月的最后一周,智駕忽然從曾經的「未來已來」變成「洪水猛獸」,科技部公安部接連發文明確責任主體: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駕’系統,都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駕駛人才是最終的責任主體。」
就在零跑B01上市前日,懂車帝發布智駕評測視頻《懂車試煉場》針對國內目前熱銷的10余個品牌,近40臺車型進行智能駕駛相關測試。
![]()
針對這一視頻引發的諸多探討,朱江明也在現場回應媒體:
「我們覺得智駕目前整體來說還是在一個你追我趕的過程中,在這個高速發展期,大家都在不斷的進步,離L3越來越近無限的接近,還是以人駕為主,它只是一個輔助駕駛,是需要司機作為第一責任人,你要隨時接管。但是隨著技術不斷的進步,算力的提高,算法的進步,越來越接近零接管,但是不能零接管,哪怕是零接管你要關注,因為深度學習就是一個AI的技術,有很多是你沒有預期到的。」
「這次懂車帝的測試就充分地體現了,很多你沒有見過的東西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很多的產品你沒有見過的話,就繞不過去。所以它只是一個輔助駕駛,很難做到無人駕駛。」
朱江明的這一觀點并非單純地應和相關部門發文,在此前的多次報道中,零跑團隊都在不斷重復一點:零跑是技術的跟隨者,而技術需要時間和積累,需要時間探路。
「智駕并不是說有多難的場景都可以過去,而是怎么樣讓一些產品做得更好用,更像老司機在開車,更安全,這才是關鍵。」
03.
目標:世界級電動車企
「2026年,將是零跑的產品大年。」
這是朱江明對媒體的劇透。
盡管在2025年零跑已經完成了B10/B01的發售、B05已經在偽裝路試、C系列的大部分車型也完成升級,這依然不符合朱對于「大年」的定義。
在零跑的計劃中,2026年將推出五到六款車,包括產品定位入門的A系列,以及品牌旗艦D系列。
其中,D系列車型上,零跑為其配備了全球頂級的供應商、匯聚零跑造車十年的積累、搭載「超越用戶期待的黑科技」、「代表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也許是一個新物種,和原來的純電,增程是不一樣的產品。」
愈發向上的零跑難免讓人產生疑問,曾經表示不涉足30萬以上市場的零跑會不會計劃攀高。
與行業多品牌推出高端產品的選擇不同,朱江明直言,電動車想要賣到40萬以上很難。
「現在大家沿著臺階往下走,我們的一些友商總是覺得上不去還是下來吧,這是一個大趨勢,因為這是一個電動車,是一個電子產品,這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狀。」
曾經撂下「未來智能電動汽車將會在5萬元」左右的朱江明依然堅持他的大眾用車路線,但他同時表示,不做網約車的TOB市場,零跑更適合家庭用戶選擇。
![]()
在A\D系列發布后,零跑也將正式進入ABCD的完全體時代。
在零跑的產品規劃中,C系列定位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占比最大的「12萬-18萬」區間,這一級別產品代表了品牌的定位和技術實力,是新品牌切入市場的最佳入口。
零跑C系列的成功證實了朱江明的這一判斷,而月銷量過萬的B10則同樣代表零跑選對了切入「10萬-13萬」價格區間的時機。
目前,零跑旗下產品已經占據銷量占比最大的兩大價格區間,在今年的銷售計劃中,零跑將努力完成年銷50萬輛,但這只是「掙扎在邊緣、努力存活」。
此后三年,零跑銷售目標劍指100萬臺。
而在朱江明的計劃中,零跑要爭取成為年銷400萬臺的世界級電動車企。
今年,造車十年的零跑首次登上《財富》中國500強,這只是開始。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系郵箱:editor@autor.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