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黑龍江高考生、家長朋友,大家好!在每年高考錄取中,各所高中的清北錄取人數一直是家長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這一數據雖無法全面客觀反映一所高中整體的教學質量,卻是頗受家長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關鍵培優指標。本期《教育冷觀察》《升學冷思考》,筆者為您盤點自2006年以來,黑龍江省三所知名高中——哈三中、大慶實驗中學、哈爾濱德強高中歷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讓我們看看這三所名校在清北學霸這一培優數據的具體表現。
![]()
一、2006-2025年哈三中、大慶實驗中學、德強高中歷年清北錄取數據
筆者進行了數據匯總整理,見下表。
![]()
數據分析:
由上表可知,2006年高考,哈三中和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就保持在較高水平,當年哈三中清北錄取67人,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44人。直到2019年,德強高中才加入到清北錄取名額的爭奪中,德強高中在這一年交出了清北錄取人數的第一份數據,當年被清華、北大錄取8人。
二、2006-2025年哈三中、大慶實驗中學、德強高中歷年清北錄取人數趨勢
為便于比較三所高中歷年清北數據,筆者根據上表數據進行了可視化處理,見下圖。
![]()
數據分析:
上圖中藍色曲線代表哈三中,紅色曲線代表大慶實驗中學,綠色曲線代表德強高中。從上圖中可以看到,三所高中在清北錄取人數的比拼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2006-2010年):這5年是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最輝煌的5年,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均保持在50人以上。特別是2009年,哈三中創下了清北錄取人數近20年的最高值,達到了70人。在與大慶實驗中學的比拼中,哈三中優勢明顯,尤其是2009年,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比大慶實驗中學多出37人。在這一階段,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一騎絕塵,是龍江高中的龍頭老大。
2.第二階段(2011-2019年):這9年是哈三中與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交替領先的9年。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自2011年起逐年快速下滑,到2015年下降至24人。與此同時,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穩中有升,在2013年首次實現對哈三中的反超,這一年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比哈三中多出7人。2014年,大慶實驗中學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清北錄取人數比哈三中多出18人。2013-2015年,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2016-2019年,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觸底反彈,再次反超大慶實驗中學,但哈三中清北錄取人數很難突破每年40人的關口,兩所高中清北錄取人數差距不是太大,哈三中整體上保持了一定領先優勢,重新坐回龍江第一高中的位置。在2019年,德強高中加入到清北錄取爭奪戰中,當年清北錄取人數為8人,尚不足以撼動哈三中和大慶實驗中學的領先地位。
3.第三階段(2020-2025年):這6年是三所高中清北錄取人數爭奪最為激烈的時段。2020年,三所高中清北錄取人數空前接近,哈三中與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并列全省第一,均為30人,德強高中加入清北學霸爭奪戰的第二年也交出了亮眼數據,當年清北錄取28人,僅比哈三中、大慶實驗中學少2人。
2024年,三所高中清北錄取人數又難分伯仲,這一年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24人,排在全省第一,德強高中以23人排名全省第二,哈三中則以近20年最差數據——清北錄取22人,該數據排名全省第三。
2025年,哈三中清北錄取數據出現反彈,達到38人,重新位列全省第一。德強高中以28人的數據排名全省第二,大慶實驗中學則創下近20年來清北錄取最差數據,2025年大慶實驗中學清北錄取人數僅有16人,與哈三中、德強高中拉開了差距,排名全省第三。
![]()
三、寫在最后
從上述筆者的分析可以看到,自2006年以來,黑龍江清北錄取人數的爭奪戰中總體呈現出“從哈三中一騎絕塵”到“哈三中、大慶實驗中學、德強高中”三足鼎立的趨勢變化。哈三中自2012年以來清北錄取人數已很難達到50+的水平,突破40+都很困難。德強高中自加入清北錄取爭奪戰以來,2021年、2024年和2025年均排名全省第二,已經具備和哈三中、大慶實驗中學掰掰手腕的實力。大慶實驗中學自2021年以來,清北錄取人數再未能突破30+,特別是2025年清北錄取數據跌至近20年谷底,未來如何變化值得關注。
![]()
本文由《教育冷觀察》《升學冷思考》原創,筆者所持觀點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組織的絕對判斷和建議,請您審慎參考,筆者和發布方不承擔任何責任。如需轉載,請與筆者聯系,侵權必究。歡迎您點贊、吐槽、轉發、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