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0 日?淇縣)在持續刷新歷史極值的高溫熱浪中,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 一處隱藏 62 年的天然避暑勝地揭開神秘面紗(愚公勝利澗)。7 月 7 日,金富行生態林業農場農藝師劉超在黃洞鄉白馬寨溝村農田巡查時,意外發現兩條總長 2800 米的地下河山洞,洞內恒溫 16℃與洞外 40℃高溫形成強烈反差,堪稱 "天然空調房"。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豫北地區玄武巖洞穴旅游的空白,更有望成為中原避暑經濟的新爆點。
![]()
一、世紀工程的隱秘重生
經地質專家初步勘探,這兩條平行分布的山洞始建于 1963 年,采用純玄武巖砌成,高 1.98 米、寬 1.65 米的空間可容納兩人并肩通行。洞內空氣含氧量常年保持在 21% 以上,濕度穩定在 75% 左右,完全符合人體舒適度標準。值得關注的是,山洞與 1963 年淇縣遭遇的百年一遇洪水存在直接關聯。當年為應對特大洪災,當地政府組織修建了這套地下水利系統,兼具防洪泄洪與農田灌溉功能。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地質變遷,這套隱秘工程最終演變為如今的避暑秘境。
![]()
洞內玄武巖墻體呈現獨特的蜂窩狀氣孔結構,這與吉林蛟河拉法山氣泡洞的形成機理高度相似。地質學家推測,這種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天然構造,不僅賦予山洞超強的保溫性能,更在洞頂和巖壁上雕琢出形似珊瑚、水晶的天然紋飾。盡管尚未完全開發,但已能清晰看到玄武巖在燈光下折射出的金屬光澤,宛如置身神秘的太空艙。
![]()
二、冰火兩重天的極致體驗
當記者跟隨勘探隊進入山洞時,隨身攜帶的溫濕度儀顯示:洞外地表溫度 39.7℃,而洞口處已驟降至 22℃,深入洞內 50 米后穩定在 16℃。這種 "一步入夏,兩步入冬" 的神奇體驗,在中原地區極為罕見。洞內潺潺的地下河水流聲清晰可聞,經檢測水質達到國家 Ⅱ 類標準,富含多種礦物質。
![]()
與廣西桂林溶洞不同,這里的玄武巖洞穴未形成傳統意義上的鐘乳石群,但卻呈現出另一番地質奇觀。洞頂懸掛的玄武巖巖柱形如利劍,巖壁上布滿縱橫交錯的節理,在探照燈的映照下,仿佛一幅天然的地質畫卷。更令人稱奇的是,部分洞段的玄武巖墻體因長期受地下水侵蝕,形成類似澎湖鯨魚洞的海蝕拱門造型,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