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店,做點生意,隨手拍個菜品的視頻傳到網上,不曾想到會收到一個罰單,價格高得驚人,不是幾百幾千的,而是45萬元。你如果遭遇如此情況,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事兒不遠,就發生在山東臨沂。具體是咋回事呢,得益于一份蛤蟆湯,下達罰款的理由是違反廣告法,蛤蟆還是保護動物,成何體統?接著,經過律師的努力,這個罰款又被撤銷,不罰款了。
你看看,是不是有點兒戲?
如果真的違法,怎么又會撤銷處罰?說明并不違法。那,做出違法處罰決定的的是不是違法了?如果不違法,又如何解釋?這里面是不是開始十分繞了?
再退一步講,即使真的違法,45萬的罰單金額是不是合理?法律不能冷冰冰,更不能突破常理,否則,法律本身就可能存在問題了。
再繼續翻閱,下達行政處罰,現在都需要居委會從門縫里塞進去了嗎,不是執法人員送達了嗎?這個細節,是否屬實?如果屬實,如何解釋?
還有一個更為驚悚的細節,新聞里還有一個說法是有拆遷人員參與其中。從這個45萬的罰單里,是否涉及到拆遷問題,這在通報里只字未提,但也需要給出一個說辭,到底是否涉及到。
單純的一份蛤蟆湯,誰曾想到會演變出這么多的事呢?在這些事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故意找茬,是權力在任性,是在自由裁量權這個范圍里自由過度。
蛤蟆湯在本地,就是牛蛙湯,是真的不知道這個常識,還是故意裝作不知道呢?就像獅子頭和老婆餅,是否需要多此一舉地說明一下呢?
45萬罰單,看似已經結束了,其實并沒有結束,對于權力倆字來說,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沒有監督的權力往往會肆意妄為,這點,獲得了真實的寫照。
而經濟并不景氣的情況下,不是好好地改善營商環境,而是處處跟商家對著干,想方設法地想出一下餿主意的做法早就應該集中整治一下子了吧。
畢竟,一個城市的對外形象本身就是由這些小事情累積起來的。小小的蛤蟆湯,大大的45萬罰單,無疑在城市的天空上留下了陰云。
到底能不能認真且合理地處置這件事本身也考驗著當地的智慧。有的東西爆料出來了,負面的新聞不能靠刪除來清理,而是要看到一個真誠的處理過程,人們是否真的心服口服。
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