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合著國人打針,老美數錢啊。
每次看到科星兩個字兒,就會讓我想起那些被口罩支配的日子。
更嚇人的是,就在這個月,科興生物突然宣布清倉式分紅,總共要給股東分128億美元,折合九百多億人民幣。合著科星輕松上陣,怒賺九百億,全靠咱三針負重前行。
為啥科興趕著現在給股東發超級紅包呢?
![]()
表面上看,這是六年停牌后的補償式撒錢,可背后沒有那么簡單。
科興從2019年就在美股停牌,股票被愣生生凍了六年之久,股價也一直被冰封在6.47美元的歷史價位。
后來就是眾所周知的口罩期間,科興靠疫苗狂賺145億美元。本應該享受疫苗研發紅利,但股價卻因為停牌機制錯失了爆發的機會,股東也錯過了數十倍的潛在收益。
![]()
所以,現在這波每股55美元的分紅更像是一種雖遲但到的安慰獎。但你與其說這是補之前的欠賬,更像是一次資本游戲,一場事關空控制權的甄嬛傳。
2015年科星生物創始人尹衛東與投資人潘愛華因經營理念分歧反目成仇。這場內斗在2018年演變為了司法對決,雙方圍繞公司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的博弈,甚至出現了強行切斷工廠電源、搶奪公司公章等樸實無華的高端商戰。
![]()
尹衛東為了保住科星生物控制權便啟動了“毒丸計劃”,在2018年2月的股東大會上,尹衛東成功掌控了董事會。但今年一月,英國倫敦樞密院司法委員會以歷史決議程序存在瑕疵為由宣布此前“毒丸計劃”無效。一通操作猛如虎后,潘愛華一方又卷土重來,成為了董事人選。
所以,這波清倉式分紅,也是現有管理層通過資本運作,削弱潛在對手的籌碼。當公司賬面資金通過分紅形式分配后,即便未來控制權發生了變更,新任管理者可調動的戰略資源也將大打折扣。再加上七月馬上要開股東大會,現任董事會想用分紅氪金的方式拉攏股東保住位置。
要我說,這哪是分紅,這分明是變相掏空公司,準備跑路。科興2021年攢了116億美元的現金。這一波分紅后基本清零。要知道,美股生物醫藥公司平均股息率才1.5%到5%,科興這波股息率直接干到850%。
通常,生物制藥公司每年要砸幾十億搞研發。現在自殺式分紅后,賬上沒錢了。還拿什么跟莫德納們搶市場啊?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前腳科興剛掏空家底分紅,后腳獨立審計機構也突然辭職,稱前董事會的財務數據太可疑,我們不敢簽字。這導致科興沒法上交2024年的年報,隨時可能會被納斯達克停牌。
![]()
回想當年,全國人民每人三針幫他一舉拿下全球25億訂單。而口罩結束后,科興營收和盈利能力迅速下滑。2022年銷售額下降90%,2023和24年持續虧損甚至停產并裁員。
這次科興的紅包雨,撕開了資本全球化不為人知的一面。全國人民撐起的企業最終不過是少數人的提款機。
你覺得科興應該把幾百億分給股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延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