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冬的冀東平原,朔風如刀,割過灤南縣潘家戴莊的每一寸土地。這座擁有三百七十余戶、一千七百余口人的村落,因地處倴城至張各莊的公路要沖,南北各距八公里的特殊位置,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早已注定成為風暴的中心。
![]()
當時的冀東,被日本侵略者視為命脈——這是他們從東北(偽滿)南下的戰略跳板。為壓制中國人民的反抗,敵軍重兵駐守。
1941年后,八路軍在冀東展開靈活游擊,如利刃刺喉,令侵略者坐立難安。
1942年9月,日軍頭目岡村寧次推行“冀東一號終期作戰”,第27師團如狂瀾壓境;次月,將領鈴木啟久率第27步兵團發動“肅正討伐”,繼而推行第五次“治安強化運動”。
這冠冕堂皇的名目下,是罄竹難書的暴行:長城沿線強行制造“無人區”,逼遷世代居于此地的百姓;路南挖掘所謂“遮斷壕”,以“清水摸魚”為名抓捕青壯充作苦力。
稍有抗拒者,便遭槍斃、砍頭或活埋;外鄉行人若無“良民證”,即被冠以“通共”罪名,于“殺人坑”邊遭刺刀屠戮,且嚴禁收尸,連收殮者亦難逃羅網。
面對暴行,八路軍遷灤盧縣基干隊大隊長張鶴鳴率部挺進路南,在潘家戴莊一帶與敵軍周旋。
1942年12月4日午后,基干隊自唐官營經潘家戴莊向程莊轉移時,遭日軍密探窺伺。當夜,張各莊日軍騎兵隊長鈴木信接報,唐山城內第27步兵團司令部亦得訊,稱八路軍于轄區活動并阻擾工事。鈴木啟久當即下令聯隊長田浦竹治:“與張各莊騎兵隊協同,徹底剔抉!”這“剔抉”二字,實則是“殺光燒光”的文雅掩飾。
5日破曉前,鈴木信糾集張各莊、司各莊日軍及漢奸特務、偽警備隊共250余人,撲向程莊。基干隊及時轉移,敵軍撲空后,卻在潘家戴莊村西遭遇哨兵,交火中我軍斃傷日軍各一。敵軍暫撤皂戶村,偽警備隊盤踞村西待命。基干隊為保存力量決定轉移,臨行苦勸村民同撤,然多數鄉親眷戀家園,未料此抉擇竟成永訣。
![]()
7時,鈴木信率部再犯潘家戴莊,250余名敵寇將村落圍如鐵桶。他們端刺刀、持棍棒,逐戶砸門,將全村男女老少驅至村東南的空場,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在凜冽寒風中拉開序幕。
9時許,日軍先從人群中揪出教書先生馬文煥,逼問八路軍去向。馬先生一句“不知道”未落,即遭特務亂棒擊斃。隨后,齊盤成未及言語便被槍殺,青年李慶發因拒答問話被刺刀捅死。村民潘恩田被打得肩胛骨碎裂、耳朵綻裂,昏厥后仍被日軍在腿上補刺一刀——他的母親被殺,妻妹遭活埋,四歲幼子被活活摔死。潘恩田僥幸從尸堆中爬出,成為這場浩劫屈指可數的幸存者。
近午時分,殺紅眼的敵寇按鈴木信指令,又點名抓走李忠海、潘恩和等十余人,以刀砍、槍擊、棍砸等手段盡數殺害。見逼問無果,這群暴徒撕下最后偽裝,將毒手伸向全村百姓。
他們先強令二十余名青壯拓寬村北老溝,掘成一長寬各十丈七尺、深六尺的土坑。坑成之后,便揮鍬持鎬驅趕男子入坑。鄉親們拼死反抗,敵寇則以刺刀、棍棒瘋狂砍殺,將傷者如棄柴般拖入坑中。周樹全拒不屈服,被鎬頭劈死于坑邊;戴昌田掙扎爬出,竟被砸碎頭顱。更殘忍的是,敵軍在坑上堆放柴草縱火,未死之人的慘叫撕心裂肺,周樹清爬出火坑又被漢奸扔回,唯有周樹恩趁亂帶火滾爬,扒掉燃衣方得逃生。那一刻,殺人場上哭喊聲震天,火坑內外盡是血淚。
敵軍午飯后,轉而屠戮婦女。他們以刺刀威逼、棍棒驅趕,欲將婦孺趕入新掘土坑。反抗者被繩索捆綁、扁擔毆打,坑中很快堆滿軀體。更令人發指的是,日軍軍官指使漢奸張占鰲等人,將十余名年輕女子拖入地主宅院施暴,蹂躪之后再拖回殺場,或遭刺刀挑殺,或被活埋坑中。
![]()
連襁褓中的嬰孩亦未能幸免:日軍將吃奶的娃娃拋入火坑、揮刀砍殺,或一腳踹進火海。漢奸張占鰲竟拎起幼童小腿,朝碾場的石碌碡狠摔,孩童腦漿迸裂,血肉橫飛。在他的帶動下,三十余名無辜稚子被活活摔死于冰冷的石碌碡上——這等行徑,何異禽獸!
最后,那二十余名被迫挖坑的青壯,亦遭集體殺害后拋入火坑。殺完人、搶完財物,250余名敵寇在村中四處縱火。大火借西北風燃燒三晝夜,曾經煙火鼎盛的潘家戴莊,化為焦黑廢墟。
潘家戴莊慘案,一千二百八十條生命殞沒于此。二十七戶人家絕戶,三十一戶只剩孤兒寡母;一千零三十間房屋焚為灰燼。三十余孩童慘死石碌碡,十多名孕婦遭開膛破肚——這些冰冷數字的背后,是破碎的家庭與枉死的冤魂。
這場浩劫絕非偶然,而是日本軍國主義毒瘤的必然惡果:
冀東的戰略地位使其成為焦點。 侵略者視此地為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命脈,八路軍在此襲擾交通后勤,令其如芒在背。鈴木啟久等戰犯奉“徹底肅正”之令,將中國百姓視為“障礙”,選擇潘家戴莊這等大村落痛下殺手,意在“殺雞儆猴”,以恐怖手段威懾鄉民。
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泯滅人性。 軍國主義“大和民族優越論”的洗腦,讓侵略者視中國人為“劣等民”,屠殺、虐待、奸淫在他們眼中竟如踩蟻般“合理”,對婦孺的暴行更顯其獸性。
戰爭機器扭曲人性。 從鈴木啟久下令到鈴木信執行,再到現場暴徒動手,殺戮鏈條清晰可辨。在“服從命令”的集體狂熱中,良知與同情蕩然無存。漢奸張占鰲之流助紂為虐,更是遺臭萬年。
潘家戴莊的焦土與冤魂,是民族心口永不愈合的傷疤,亦留下沉重警示:
歷史不容篡改! 如今仍有日方勢力企圖否認血債,甚至供奉戰犯。然潘家戴莊的“千人坑”、焦黑的梁柱、出土的白骨與幸存者的控訴,皆是鐵證。銘記歷史、傳告后人,正是對逝者的告慰,對謊言的戳穿。遺忘,是對先烈最大的背叛。
和平需要守護! 潘家戴莊的悲劇印證:當仇恨與侵略思想抬頭,人性將墮入深淵。今日安寧,是先烈用血肉換來。我們須珍惜和平,更需警惕任何鼓吹戰爭的苗頭——和平從非天賜,需以清醒與堅定守護。
人性底線不可失守! 慘案中侵略者與漢奸對婦孺的暴行,皆因喪盡良知。這警示我們:無論何時,對生命的敬畏、對弱者的同情,是為人的根本。守護這份底線,方為人與禽獸的分界。
如今,潘家戴莊的田野草木蔥蘢,歲月看似平靜。但地下千余冤魂似在叩問:后來者,可從這血淚中悟得真諦?銘記潘家戴莊,非為記仇,而是以歷史為鏡,照亮前路——一條遠離戰火、人人尊嚴的坦途。刻入骨髓的記憶,是走向未來的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