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考場外成了家長們爭奇斗艷的舞臺!部分家長奇裝異服、瘋狂應援,自以為是為孩子加油鼓勁,卻不知在路人眼中只是尷尬表演。網友直呼 “簡直丟人現眼”,這些行為究竟是愛的表達,還是過度焦慮下的 “鬧劇” ?
在湖北,有個爸爸扛著兩米高的向日葵,非要女兒跳高去摸花。
![]()
河南有媽媽用9885元現金扎成個“985鮮花”,大張旗鼓地搞應援。
![]()
還有爸爸們集體穿上旗袍,就為了討個“旗開得勝”的彩頭。
![]()
在東北,紫內褲因為“紫腚能贏”這話,賣得非常火爆,都脫銷了。
![]()
這考場外的事兒,一年比一年離譜,不斷刷新大家的認知。
還有家長們把甘蔗和香蕉捆一塊兒,弄個“有蕉一日”的粵語梗祈福組合。
![]()
媽媽們為了比旗袍開叉高度,能在考場外拍照倆小時。
這些打著為孩子好旗號做的事兒,早就不是單純祈福了,完全變成一場充滿焦慮的集體表演。
在這場越來越夸張的儀式感競賽里,有些家長的行為簡直突破了社會規則的底線。
有的家長為了求個“一舉奪魁”,跑去偷鄰居家的向日葵。
更過分的,為了不讓蛙鳴影響孩子考試,居然藥死整池青蛙。
![]()
還有地方,家長們自己組個“人墻交警隊”,攔住過往車輛。
甚至有人寫信要求高鐵降速、工地停工一個月。
![]()
有個媽媽在考場外當眾親吻18歲兒子,這畫面一出來,大家都驚了。還有考生匿名吐槽,說考試的時候滿腦子都是父母直播的尷尬畫面,心里煩得不行。
![]()
這些極端的做法,其實暴露了家長把高考當成自己秀場的深層焦慮。
他們想用這些荒誕的儀式感,掩蓋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失職,用夸張的形式主義,緩解自己對考試結果的恐懼。
家長這些“戲精行為”,會把隱性壓力傳給考生。
孩子看到父母用現金花束代表對名校的期待,還被要求在鏡頭前配合摸花、跳舞,潛意識里就會想,要是考不好,就對不起全家的付出,心理負擔一下子就重了。
![]()
![]()
![]()
![]()
![]()
![]()
鄉鎮的考生可能就靠著一支筆和三年的題冊準備考試,可考場外這邊,又是金錢花束,又是豪華應援,這不是把考試的本質給扭曲了嗎?
把知識的比拼變成了玄學競賽和物質展示,“寒門出貴子”的機會,就在這些荒誕的儀式感里變得越來越渺茫。
其實真正能給考場帶來溫暖的,根本不需要這些花里胡哨的行為藝術。
交警背著骨折的考生進考場的背影,環衛工默默關掉掃地車的小動作,這可比那些玄學穿搭有力量多了。
高考說到底,就是檢驗考生知識儲備和心理素質的,家長理性的支持比那些形式主義有用多了。
考試前幫孩子檢查好證件文具,考試的時候做好飲食后勤,考完試給孩子一個不帶功利心的擁抱。
這些平平常常的舉動,比舉著甘蔗香蕉拍照,更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家長們一門心思琢磨旗袍開叉角度和向日葵高度的時候,真該問問孩子,你到底需要的是那些象征好運的東西,還是一個能讓你放下壓力的肩膀?
人生的路長著呢,可不只有高考這一段。
真正的成功靠的是長時間的努力積累,不是一時的儀式就能帶來的。
考場外這些荒誕的鬧劇也該收場了。與其讓孩子在“紫腚能贏”這種玄學里迷糊,不如教他們用扎實的知識給自己建立自信。
與其在考場外爭誰的應援更吸引人眼球,不如在平常教育里給孩子傳遞“努力比形式更重要”這個價值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