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無疑還是世界貨幣,但紙幣誕生以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張廢紙,美元也不會例外!
![]()
美元信用的持續(xù)惡化已成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議題。盡管其仍具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特征——即歷史積累的全球主導地位和基礎設施支撐,但其內在脆弱性已逐漸暴露。
一、債務膨脹與政策透支:信用根基動搖!
債務規(guī)模失控,美國聯(lián)邦債務總額已超36萬億美元,遠超經濟增速。債務遠超GDP規(guī)模,形成“借新還舊”的惡性循環(huán),被學者稱為“債務驅動型治理模式”。這種依賴發(fā)債維持財政的模式,削弱了市場對美債長期償付能力的信心。
![]()
美聯(lián)儲推行無限量化寬松政策,疊加美債上限“懸掛”機制,導致美元超發(fā)常態(tài)化;經濟學家指出,這種“寅吃卯糧”的策略雖短期刺激經濟,卻透支了美元的長期信用,加劇全球對其“無節(jié)制印鈔”的質疑。
二、貿易與金融政策的不確定性:信任危機加劇!
關稅與單邊主義沖擊,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fā)全球貿易爭端,破壞產業(yè)鏈分工合作,而美元霸權恰恰依賴這一經濟基礎。2025年4月美元指數因關稅爭端暴跌4.36%,創(chuàng)50年來最嚴重年度貶值,信用違約互換(CDS)市場甚至計入五次評級下調風險。
![]()
長臂管轄與制裁濫用,美國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等行為,暴露美元體系的政治風險。多國央行因此加速減少美元儲備,轉向黃金(如中國連續(xù)增持黃金儲備)或多元化貨幣(如俄羅斯推動石油歐元)。
三、去美元化加速:替代體系崛起!
多邊支付機制挑戰(zhàn)美元主導,新興支付系統(tǒng)如“mBridge央行數字貨幣橋”繞開美元結算,覆蓋中國、沙特等經濟體;金磚國家探索本幣貿易結算機制,削弱美元在貿易融資市場81%的份額優(yōu)勢。
![]()
儲備貨幣多元化,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65%降至2024年的57.8%,黃金需求連續(xù)增長(2024年央行購金量達1086噸)。IMF警告,西方制裁俄羅斯的“金融武器化”加速了這一趨勢。
四、結構性矛盾與霸權反噬!
美元作為主權貨幣承擔國際儲備職能,必然面臨貿易逆差與幣值穩(wěn)定的矛盾。美國長期依賴貿易逆差輸出美元,但債務膨脹和通脹壓力已使這一模式難以為繼。
軍事與經濟霸權的雙刃劍,美元霸權依賴美國軍事霸權(如800多個海外基地)和全球支付基礎設施(如SWIFT),但這些工具被“武器化”后,反而加速了其他國家尋求替代方案的決心。例如,斯里蘭卡因美元加息陷入債務危機,凸顯美元周期對脆弱經濟體的掠奪性。
![]()
為何仍是“瘦死的駱駝”?
盡管信用惡化,美元短期內仍難以被全面替代:美元占全球支付49.08%(2025年3月),貿易融資占比81.08%,短期內無貨幣能匹敵其市場深度;路徑依賴,現有國際金融體系(如美債市場、美元定價大宗商品)轉型成本極高,多數國家仍需依賴美元過渡;地緣政治慣性,美國通過軍事和金融霸權維持對關鍵資源(如石油美元)的控制,延緩了去美元化進程。
結論:長期衰落與短期韌性并存!
美元信用已進入“瘦死駱駝”階段:內在矛盾(債務、政策透支)和外部挑戰(zhàn)(去美元化、替代體系)持續(xù)侵蝕其根基,但其歷史積累的流動性網絡和霸權慣性仍支撐其短期地位。未來若美國無法解決債務與政策可信度問題,美元霸權或將步入加速解體的臨界點,而黃金、數字貨幣及區(qū)域貨幣聯(lián)盟可能成為新秩序的構建者。
在美元衰退過程中,人民幣國際化大有可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