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強基計劃,希望通過這個途徑以較低的分數進入頂級高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2025年的強基計劃,看看能否巧妙利用招生政策中的新動態,沖破常規選拔體系,創造屬于自己的名校之路。
![]()
1)
2025年“強基計劃”在招生專業方面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除了傳統的基礎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新增了一批前沿與交叉學科,比如量子信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業。而且許多高校會把學科交叉作為核心特色,像上海交通大學,設置了數學—人工智能、物理—電子科學等雙學位培養項目,將理工科和前沿技術結合。
在考核模式方面,許多高校已經開始探索“多維度”考核,考察不僅限于學科成績,還包括綜合素質、科研潛力、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評價。仍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該校在招生過程中采用了兩輪面試、筆試等多重考核環節,確保每個考生的潛力和能力都能夠得到充分展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通過綜合面試、科研潛質評估等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科交叉能力。
最值得關注的是“單科破格”,這項政策給了那些在某些學科上有所突破但綜合成績略顯不足的考生提供了一條“捷徑”。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很多高校針對這兩科成績實行了單科破格入圍政策。
比如電子科技大學,今年就為數學或物理成績極為出色的學生設置了單科破格的入圍條件,要求數學或物理單科達到滿分,高考綜合成績排在前5—6倍之間;天津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工程力學等專業要求數學科目成績不低于145分,高考加權成績排序處于6倍以內;華中科技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科學要求數學不低于145分,物理學專業要求物理滿分;中南大學要求數學成績不低于145分,可以不受名額限制入圍第一志愿,不限專業。
這樣一來,很多“學科跛腿”、但數學或者物理成績非常好的考生就可以突破其他科目的短板,以類似于“撿漏”的方式直接進入名校大門。
另外,許多高校在“強基計劃”中設置了個性化培養路徑。像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入選學生量身定制了本博銜接的培養模式,學生在本科階段就能夠參與科研項目,通過了階段性考核就可以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
2)
“強基計劃”雖然給部分考生提供了機會,但競爭也是很激烈的,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首先,明確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學科,了解各高校的招生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長,做出合理的選擇。
其次,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請記住,高考成績只是“強基計劃”選拔的一個方面,更多的高校開始重視考生的綜合素質和科研潛力。
最后,提前進入科研領域,積累實踐經驗。許多高校在“強基計劃”中都要求學生有參與科研項目的經歷。
簡而言之,“強基計劃”給了那些在高考中并非全科優秀,但在某一學科上有突出優勢的同學們更多的機會。不過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種政策看成是“撿漏”,它其實是為未來科研人才鋪設的一個“快速通道”。只要你足夠優秀,就有機會在這個賽道中脫穎而出。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朋友或者熟人通過強基機會進入一流大學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