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倆孩子數學思維都不錯,平時利用數學題解決實際問題,也讓我刮目相看。我一直覺得,從小對他們數學思維的培養,真的是賺到了!
![]()
你家孩子的數學思維怎么樣呢?如果非常不錯,恭喜你!娃年級越高,學習越有后勁兒,各學科都會很占優勢!
數學思維好的孩子,各學科都占優勢
“數學巨匠”阿基米德說:“數學思維讓我時刻保持對數學的熱愛。”
什么是數學思維呢?
教育界通常把數學思維視為數學思維能力,也就是能以數學的觀點、原理等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根據我國教育部初、高中關于數學課程教學標準,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定義,它還包括會觀察、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概括等,也會使用數學概念、方法說明數學關系,以類比、演繹進行推理出結論。
不難看出,數學思維能力不僅關乎能否學好數學,對各學科都有幫助。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花費10年時間進行研究后證實,人與人在學習成果的差距,主要由思維決定。
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認為,數學、化學、物理等理科,需要強大的思維能力,才可以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
你會發現,那些數學思維好的孩子,語文、英語、歷史等學科,也都非常不錯。因為,數學思維能力還包括跨學科整合的能力。可以說,一通百通。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不僅證實了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還提出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3個數學敏感期,分別是:2至4歲、3至6歲、6至7歲。
Tips:三個敏感期橫跨兒童早期重要的6年,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家長需要多重視引導。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美國國家天才兒童協會推崇“數理思維邏輯能力,決定了孩子能否成為天才”的觀點。并一再建議家長們,一定要抓住數學敏感期,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首先,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雖說大腦的重量只占據人體總重量的2%,但能消耗20%的能量,在漫長人類進化史后,基因記憶早已形成了節約能量而減少主動思考的習慣,并進化出直覺。
![]()
因此,根據生物學角度,為了應對基因本能,需要從小培養主動使用大腦思考的習慣,如此才能達到深度思考,形成思維邏輯推理體系。
比如,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安排趣味性的益智類游戲,包括數獨、魔方、棋類以及比較復雜的積木等。
![]()
我家倆娃特別喜歡玩魔方和數獨游戲,有時候我在忙,他倆能搗鼓上幾個小時,還饒有興致地。
其次,增強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通過幾次三番蜂鳴器報警引發電擊,使得籠子里的狗,習慣蜂鳴器響起就會被電擊的命運。
之后,即使打開籠門,它也不再主動逃離籠子,只會被動承受這份痛苦。
![]()
這個實驗,就是知名的“習得性無助效應”。
它表達的結論是,人在做某件事時,總是遭受失敗,就會主動放棄做這件事情。
因此,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在學習數學時,陷入“習得性無助效應”之中,應注重增強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
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曾提出學習數學的建議:每天做題難度40%簡易題、50%需稍微思考難度的題,以及10%的難題。
Tips:如果你想幫孩子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也可以參考試試。
最后,抓住數學敏感期。
目前教育界普遍認同,孩子有3個數學敏感期,分別是:
2至4歲的思維邏輯敏感期
3至6歲的數學概念敏感期
6至7歲的數學邏輯敏感期
如果能在這些敏感期給予正確、合適的引導,孩子不僅能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也能達到勢如破竹的學習效果,以后年級越高,學得越輕松。
在2至4歲的思維邏輯敏感期,孩子會對很多事物充滿好奇心,化身“十萬個為什么”,不停向家長提問。
![]()
此時,家長務必保持耐心,認真回答。嘗試安排一些簡單的數學繪本閱讀,引導他保持好奇心與積極思考。
到了3至6歲的數學概念敏感期,孩子對數字、算數產生一定興趣。
比如,孩子可能會關注時間、金錢金額、玩具數量,以及基本的數字加減等,這也是培養數感的好時機。
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多閱讀關于數學概念的書籍或觀看科普影音等。
等到6至7歲的數學邏輯敏感期,孩子已接觸數學一段時間,可以嘗試數字的概念、排列等。
![]()
圈一個知識點,這個階段,家長可以結合自家孩子的成長進度,逐步加強數學的難度,不斷增加孩子關于數學的思考。
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也是按照這種模式,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所以,即使大寶現在上四年級了,數學也是基本每次都是滿分,其他學科也是如此。老師說,這孩子的數學思維,堪比小天才了!
凌晨媽媽來叨叨:
素有“數學皇帝”之稱的數學家丘成桐說過:“數學思維能力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關乎孩子能否成長為更優秀的人。”你家孩子的數學思維如何?你是怎么引導的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