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年五月,前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文祥的長子熙治病故,因無嗣其妻趙氏決定過繼熙治的堂弟(再從弟)卓麟之子瑞昌,以繼承宗祧和世職騎都尉。但趙氏的立嗣單上遞朝廷后被駁回,理由是有人提出過繼人不合規。
![]()
無子者,許令同宗昭穆相當之侄承繼,先盡同父周親,次及大功、小功、緦麻。如俱無,方許擇立遠房及同姓為嗣 ……
《大清律》
明清兩朝對于過繼在律法上均有限制,簡單來說要依從血緣遠近,先同父兄弟的兒子,如無則同祖父的堂兄弟(從兄弟)之子,如無則同曾祖父的堂兄弟(再從兄弟)之子 …… 這種方式被稱為“應繼”。
但在實際生活中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并不依血緣遠近定親疏,所以不少家主為了順利過繼,也為了新家庭更融洽穩定,并不會依照律法規定的次序,而是優選和自己關系更親密的兄弟之子,這種被稱為“愛繼”。
這種情況朝廷在律法也給予了理解,對于“愛繼”出臺了補充條款,“其或擇立賢能、及所親愛者,若于昭穆倫序不失,不許宗族指以次序告爭、并官司受理”。不過“愛繼”需要家族內部協商一致,朝廷不允許官府參與判定。
至于過繼時選擇哪種方式,就由當事人依自己和家族情況而定了。
![]()
趙氏這次就沒有依據“應繼”規則,選熙治從兄凱肇的兒子英華。而是“愛繼”選了熙治的再從弟卓麟之子瑞昌。至于是為什么,這就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的故事了。
文祥出生后,由于生母身體不佳,他是由嬸母(桂樞生母)撫育至斷奶。再加上年齡相近,文祥和桂樞又一起讀書、離家求職,所以文祥和桂樞一家的關系遠超自己的親兄弟文琪。
不過文祥也沒有疏離自己的胞弟文琪一家,咸豐四年文琪病故后,文祥主動挑起了撫養弟媳鈕鈷祿氏、侄子凱肇和凱元的重擔。但因為朝廷的兩次封賞,這一家子(主要是鈕鈷祿氏和凱肇)反而記恨上了文祥。
咸豐十一年同治登基,“恩蔭”(后人可直接入仕為官)中樞重臣。文祥(已任軍機大臣)以兒子熙治尚年幼(2歲),希望將他的恩蔭轉給侄子凱肇(17歲),但兩宮以朝廷律令“有子不得蔭侄”予以拒絕。
同治元年為穩定朝局,兩宮再次恩賞中樞,文祥獲追贈三代的殊榮。文祥上疏兩宮請求將其妻的誥命移贈予自己的嬸母,以報答當年的撫育之恩,兩宮詔許。
兩下一對比,沒撈著好處的文琪一家就心里打小鼓,覺得文祥是故意而為,胳膊肘朝外了。不清楚文祥是否知曉弟媳一家子有了不滿情緒,但文祥至少在行為上沒有表現出來。
![]()
同治元年七月,文祥為凱肇主婚迎娶了正紅旗伊爾根覺羅氏。同治三年七月,文祥獲賞太子太保銜,借這個機會文祥將自己的恩蔭轉予侄子,21歲的凱肇得仕員外郎、分部學習行走。
同治四年七月,凱肇原配病故,文祥又幫凱肇聘娶正黃旗宗室氏(愛新覺羅)為繼室,并給凱肇搞了個實缺,入盛京工部當差。
同治八年,文祥的生母馬佳氏去世。當年文祥主持了分家,他不僅將父親留下的家產全部都給了文琪一家。還拿出了自己的部分產業和白銀一萬兩,贈予自己弟弟一家。同治十年六月,凱肇的繼室因難產亡故,又是文祥出面幫凱肇續娶了其繼室的族姐 ……
不說文祥對這家子有大恩,起碼待他們不薄吧。但凱肇和他的母親并不感恩,他們把文祥的付出全部視為理所當然。這不是筆者猜測,這娘倆自己用行動做了證明。
光緒二年文祥病故,兩宮加恩謚文忠、追贈太傅并授騎都尉世職。文祥的喪事剛辦完,凱元也因病亡故。凱肇教唆弟媳倭氏向堂弟熙治索要白銀五千兩治喪,他則從旁施壓,年輕且社會經驗不足的熙治抗不過,只好給五千兩。
熙治服軟了,但是光緒四年知道此事的盛京將軍崇原見不得這種白眼狼,他把這事兒告到了朝廷。當年四月,兩宮傳諭內閣,將凱肇革職并追還銀兩。此后凱肇更恨大伯文祥一家,所以趙氏怎么可能會選凱肇的兒子過繼?
員外郎凱肇,因為弟弟凱元病故,唆使弟婦倭氏,向堂弟熙治索取銀五千兩,實出情理之外,凱肇著先行革職,交給該地方官看管,追回索要銀五千兩,交還熙治,并令凱肇出具永不滋擾堂弟熙治的文書,如果再有欺凌之事,即行從嚴懲辦。
![]()
光緒五年凱肇病故,兩家之間消停了幾年,但事兒并沒完。因為凱肇的遺孀跟他一個德行。文祥兒子熙治的絕嗣,讓凱肇的妻子看到了吃文祥絕戶的機會,因為依據朝廷的“應繼”規則,她的兒子英華有優先過繼的資格。
凱肇妻上告后,宗人府派人詢問情況。趙氏顧及家族顏面,沒說兩家關系惡劣,而是說文琪之妻鈕鈷祿氏(她此時在家族里的地位有些類似《紅樓夢》里的賈母)尚在世,英華是承重孫所以不適合。
在鈕鈷祿氏的授意下,凱肇妻就厚著臉皮扯了套大義凜然的說辭,我們二房為了長房的存續,愿意犧牲。
注:過去人亡故后應由嫡長子主持喪事,如嫡長子先亡則由嫡長孫主持,即承重孫。人死后如果既無嫡長子也無承重孫服喪,被視為一種悲慘境遇。
這下就尷尬了,趙氏不想“應繼”選英華,但是“愛繼”選瑞昌,家族內又不能達成一致(長輩不點頭),過繼就陷入了僵局。拖到光緒十一年,情況變得更不利文祥這一脈,因為趙氏也病重不堪了。
對于文琪一家來說只要拖死了趙氏,長房就沒人能出面主持過繼之事了,文祥的絕戶自己是不吃也得吃,所以凱肇妻鬧騰得更熱情了。
不過新任的盛京將軍慶裕,也看不慣白眼狼。將文祥家的事兒以及前因后果詳細上報朝廷,請求朝廷批準趙氏的“愛繼”請求。而且強調趙氏病情垂危,希望朝廷先公布立嗣結果,再走流程。以不負朝廷篤念忠臣之恩,孤孀寡婦不至飲恨以歿。
兩宮看到慶裕的奏折的當天就批復“詔可”,文祥一家也就此躲過被吃絕戶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