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榮伯華
很久以來,上海、無錫一帶市民習慣地把企業和政府房管部門建造后租給職工或市民居住的房屋稱作“公房”,這種房屋無論在設計造型還是產權上,都不同于于一家一戶自己建造的私房。無錫現存的各式各樣的公房,是歷史時代和建筑技術的記錄。
無錫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即有一些大型企業,如紡織廠,就建造了少量公房提供給廠里的高級職員和技術人員居住,這些應該是無錫最早的公房。最早的,據說無錫麗新紡織廠在上世紀初就建造了公房。上世紀60年代末,我的一位在無錫國棉四廠工作的朋友,就居住在原振新紗廠的一排老公房里,他父親是原振新紗廠的高級職員,我曾到他家去過,那老公房為平屋,室內全部鋪滿地板,房內床鋪建成日本式的塌塌米,估計該房屋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所建造。
![]()
20世紀上半期建造的麗新公房
無錫大批建造工人住宅是從1952年開始的,那時建造的工人住宅都冠以某某新村,著名的如揚名新村,五里新村,后來還陸續建了一些小的新村,如運河邊的槐古新村。當時所建房屋均是平屋,設施簡陃,無衛生間,生活間則兩戶合用,記得當時是大戶分配“七架頭”,小戶分配“五架頭”,那時的房子屬磚木結構,也沒有叫什么式的。
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無錫市政府為解決部分市民的居住問題,房管部門曾建造了一批二層樓加一閣或三層樓加一閣的公房,出租給無房居住的市民,屋頂為泥木條子蓋洋瓦,設施也較簡陃,無衛生間,生活間也較小,甚至是兩戶合用的。
這些解放初期的房屋在后來的城市改造中幾乎都已拆盡,現在已難覓其蹤跡了。目前在市內尚保存并在使用的建造年代較早的房屋,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建造的五層樓公房,如槐古二村,該房屋有獨立的生活間,但面積較小,無衛生間,僅在樓梯拐角處有一公用的小衛生間供居民倒馬桶用。約十多年前,市政府啟動舊房改造惠民工程,這批房屋每家每戶都擴建了獨立的面積的衛生間。
![]()
1952年建造的揚名新村公房
據我所知,無錫正式把公房叫什么式,是從76式開始的,以后便有了78式、79式、80式、90式,這些房屋基本都是磚混結構,沒有電梯。再以后就是框架結構或剪力墻結構的現代小高層和高層建筑了。
磚混結構的多層住宅,一般都是五層至七層,沒有八層的,對這個問題我也困惑過,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懂行的人告訴我,磚混結構的房屋是用磚頭來承重的,一塊磚的安全承受力最多只能是七層,如果房屋建成八層、九層的話,最底層的磚頭則有可能被壓塌掉了。所以七層以上的房屋必須用框架結構或剪力墻結構,由鋼筋混凝土來承重,而磚墻在其中主要起隔擋作用。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般人只關注各式房屋的內部布局和大小,樓梯走向,房間多少大,生活間、衛生間多少大,有無客廳,對影響房屋建筑質量牢固度的防震、壽命等建筑構造特點則不甚了了。
在磚混結構的房屋中,除了房屋基礎十分重要外,圈梁和構造柱也十分重要,它是維系房屋整體性的重要構件。圈梁俗稱“腰箍”,猶如圓作器皿圓桶上的鐵箍。1952年建造的首批老新村都是平屋,估計不會有圈梁;50年代和60年代市房管部門造的一批二層一閣、三層一閣的公房,估計也不會用上鋼筋混凝土的圈梁,用的是民間俗稱的“土腰箍”,即在層與層之間用水泥黃砂作為灰漿實砌幾層磚,磚與磚之間嵌以鋼筋條,一般是6毫米圓鋼筋。上世紀80年代,無錫農村農民大批建造的二層樓三層樓私房,大都采用這種“土腰箍”。
![]()
80式或80改良式公房
76式、78式、79式、80式、90式房屋都使用鋼筋混凝土圈梁了,所以這種房屋叫作磚混結構。
雖然同是磚混結構,但各式在圈梁的設置上是有明顯區別的。先說76式,76式的房屋是一層隔一層設置圈梁,即一、三、五層有圈梁,二、四層沒有圈梁,而且有一些76式的房屋一層、二層、三層是實砌磚墻,而四層、五層則是空斗墻,76式有獨立衛生間,小陽臺,如柴機新村。
78式與79式均是實砌墻,都有獨立的生活間和衛生間。78式和79式從外觀上很難區別,因為它們的主要其區別是在圈梁,78式是一層隔一層設置圈梁,而79式是每層有圈梁,在房屋內部大小及布局上也只有少許區別。78、79式的房屋均是橫向樓梯,一個樓梯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有6個南房間加2個北房間構成,單元比較大,其圈梁設置是圍繞一個單元的大圈梁,民間俗稱“大腰箍”。
![]()
三層樓的公房
80式作了很大的改進,不僅客廳、生活間、衛生間單獨分開,衛生間也擴大了面積,可安置抽水馬桶,使之更具實用性、舒適性。主要是在建筑結構上作了根本性的改進,把橫向樓梯改成了豎向樓梯,每個單元的南房間從6個縮小為4個,使單元面積變小了,由于單元變小了,圍繞一圈的大圈梁的抗扭強度就明顯提高了,而且80式的每個房間還都有各自的小圈梁,抗震強度進一步提高。
90式公房在80式的基礎上又作了改進,主要是在房屋的每個角上都配置鋼筋混凝土的立柱,建筑學上叫構造柱,構造柱是建造房屋時現澆制的,構造柱與磚墻通過磚塊犬牙交錯的所謂“老虎墻”形式嵌合成一體,使90式房屋的抗震強度更強,由于有了立柱(構造柱),有些人把90式房屋誤以為是框架式結構,這是不對的,因為90式房屋承重的仍是磚頭。
無錫在1999年4月禁止使用預制板,所以在1999年4月以后開建的居民住宅,其樓面都是整體現澆的了,從而大大地增強了房屋的抗震強度。預制板,俗稱六孔板,是從當時的前蘇聯引進的一項新技術,其優點是工廠化制造樓板,可加快房屋建造速度、降低成本,在經濟尚不發達的過去,有其存在的價值,國家及時停止使用是及時正確的。
![]()
清揚新村公房
每幢房屋都有著年代的烙印,不同的建筑代表著不同的年代,因此從無錫各處的公房也可看出這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如清揚新村,是1980年一次性建造的,是清一色的80式,也是無錫首個大面積片區建造的80式住宅小區,是當時最新型的住房式樣,客廳、廚房、衛生間雖均面積較小,但一應俱全。該小區大部分是條式(五層)建筑,但也有少部分塔式(7層)建筑點綴其中,錯落有致,并有配套綠化,使整個小區很有現代感,是當時一房難求的香餑餑。
該小區在當時也試驗性地建造了少量鋼筋混凝土的預制板墻房,俗稱“大板房”,該房將預制墻板用電焊和立柱焊接拼裝成墻體,其優點是工廠化制作墻板,可以加快房屋建造速度,但其抗震性能、隔音、保溫隔熱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后來再未推廣。
有人問我,老的塘南新村是什么式的?由于塘南新村并非是一次性建成,因此該老新村也有好幾種房式,其中有76式,其外部特征是小陽臺,其陽臺只有半間門面大,有78式,占大多數,也有少量后建的80式。
無錫柴油機廠上世紀五十年代即在揚名新村地塊上建造了木樓梯木地板的三層樓公房,以后又陸續在清揚新村、南門、綠塔路水利弄、永勝新村等地建造公房,但其主要職工住宅則集中建造在羊腰灣原石油公司油庫的地塊上,即今日的柴機新村。由于該新村是工廠隔三差五陸續建造的福利房,年度跨度較大,雖然小區面積雖不大,卻涵蓋了無錫的各式老公房,堪稱是無錫老公房的“博物館”。其中有上世紀60年代初建造的二層加一閣,沒有衛生間,生活間公用的磚木結構的公房,此房子已于上世紀90年代末拆掉改建成了90式公房,其他各式老房子至今均保留著,有三層樓無陽臺的,有76式四層樓小陽臺無衛生間的,也有76式五層樓大陽臺無衛生間的(后來都在惠民工程中擴建了衛生間),有78式,79式,80式,90式,各式俱全。
![]()
惠峰新村的西班牙式公房
在無錫的各式老公房中,也有少數帶異國異域風格的公房,如前文提到的已拆掉的日本塌塌米式老公房外,尚可見到蹤跡的還有惠峰新村的梯田狀公房,該房式約有十數幢,俗稱西班牙式,也稱為地中海式,其建筑特點是每戶均有一只房間大小的大露臺,相應每戶也就有一只房間是“頂樓”,該大露臺上四周可種花,中間可打太極拳,夏天可放躺椅乘涼并擺桌子一家人晚餐,優點顯而易見,但其容積率低,頂樓房間易漏水,房間冬天冷,夏天熱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因此有部分居民后來改建成了陽光房。
沁園新村一期建造于上世紀80年代,是當時全國有名的花園式小區,清一色的80式公房,但也有6幢異域風格的梯田狀陽臺的西班牙式公房點綴其中,再配上旁邊的景觀池塘和小丘,使整個小區顯得有靈動感。
![]()
沁園新村的西班牙式公房
中橋農機新村內有兩幢四層樓的老公房,分別為1號樓和2號樓,其結構很是別致,該大樓邊上有大樓梯,可以直達三樓,但是無法到達二樓和四樓,一樓的每戶房子的大門旁均有一個小樓梯,通過此小樓梯可以到達二樓。同樣,三樓有條大走廊,從三樓每戶大門旁的小樓梯可以到達四樓。此大樓據說是俄羅斯式,估計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建造,原住該大樓的農機學校老的教職員工已大多搬走了,現在住該大樓的都是一些新居民,都覺得該房屋式樣怪怪的。目前該大樓的一樓住戶已紛紛把小樓梯敲掉以擴大居住面積,另外在室外建造了通往二樓的小樓梯。三樓至四樓由于無法另建樓梯,因此保留了原貌。據說,該大樓在地廣人稀的“原產地”俄羅斯,是將樓上樓下分配給一戶居民居住的,每戶有樓梯,猶如“躍層式”建筑,因此并不覺得怪怪的,而該房式“移植”到了我國后,將樓上樓下分給了兩戶居民居住,就覺得式樣很怪了。
![]()
農機新村的兩幢老公房
另外,在本市新生路置煤浜,我還見到過一幢蒙古風格的公房,該房屋內有一條橫向的大走廊,上有玻璃窗可關閉,家家的門窗開在走廊內,不直接對外,整個房屋多了一道防風沙的玻璃屏障,以適應蒙古風沙多的氣候,當然這種式樣的建筑在無錫地區是沒有意義的了。
需要說明,本人非建筑專業人士和行家,手頭也無資料可查,文中所聊公房樣式,均是所見所聞而來,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僅以此文拋磚引玉,希望懂行的人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榮伯華,1942年出生于無錫市榮巷,1943年定居無錫市大窯路伯瀆港畔。一汽無錫柴油機廠政工干部退休,擔任政工干部前曾從事長度計量技術工作多年,業余愛好學習中醫學和文史隨筆寫作。
來源:江南文化播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