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的CES,海信第一次展示了ULED電視的量產產品,拿下展會的年度顯示技術創新獎,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顯示技術上獲此殊榮。
大型展會不僅是新品宣發的重要通道,也是對各大企業戰略規劃與經營決策的一次校準。在本屆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信用5000級分區精控光的Mini LED電視、車載激光全息AR-HUDAR HUD,愛家IOT平臺和一系列白電產品,勾勒了一家老牌企業對未來的理解和想象。
在AWE現場,海信正式宣布與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重慶狼隊戰略合作,海信將與KPL聯合推出“戰神”系列家電產品,以及一系列電競顯示設備。
![]()
從澳網公開賽、到歐洲杯、再到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科技公司的創新探索與電競賽事的競技精神找到了某種角度的共鳴區。
而在本屆AWE召開前,各家機構的2023年全球電視市場成績單陸續發布,市場繼續上演著中韓爭霸,海信也不意外的延續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績。
萬眾矚目的展會和成績單背后,是一種以技術和質量為生命的價值觀集合。
“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技術底牌
今年的AWE,海信用3968㎡的展區集中展示了顯示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包括升降卷曲激光電視、畫質天花板110吋UX、全球首款8K屏幕發聲激光電視、折疊屏激光電視等等。
2021年9月,海信就發布了全球首臺卷曲屏激光電視。關閉狀態下,電視可以和家居環境融為一體;開啟時,電視屏幕可以像卷簾門一樣升起,既保持了70吋的大熒幕觀看體驗,又最大程度減少了空間的占用。
![]()
2021年,海信發布全球首臺卷曲屏激光電視
今年的AWE,海信展示了全新的百吋升降卷曲激光電視,超大尺寸的熒幕可以卷曲成成0.3米的模塊,與機柜相比體積減小70%,重量減小60%,只用兩個人就能實現百吋電視一站式入戶安裝。
卷曲激光電視需要解決兩個棘手的問題:一是如何保證激光光源的色彩與影像呈現;二是屏幕在能卷曲的同時保持展開的平整度。
![]()
![]()
海信在AWE展示的激光折疊屏電視和卷曲激光電視
從原理看,激光電視類似投影儀,光源從燈泡換成了激光,配合抗光屏幕,開燈也能看。
早在2007年,海信就獲得國家“863計劃”的激光顯示項目支持,開始投身面向激光電視的研發。當時激光電視在科幻電影里都屬于高科技,但海信的目標很明確:主流的LCD面板會像CRT顯像管一樣被淘汰,未來技術需要提前儲備。
2014年推出自研100英寸激光電視后,海信在激光電視這條賽道穩步迭代,逐漸把一個小眾市場做成了主流電視品類之一。目前,海信是激光電視這個品類無可爭議的銷量冠軍。
在AWE現場,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現身海信展區,親自體驗了海信的可折疊激光電視,表示要在自己的物理課上“專門講一講”。
![]()
張朝陽現身AWE海信展區
在卷曲激光電視之外,海信還展示了8K全色激光電視120LX,7680X4320的像素讓8K圖像解碼首次進入到激光電視賽道。藝術電視55R7K在不開機的情況下,看上去像一件工藝擺件。
按照Counterpoint的統計,2023年,海信在全球電視市場繼續緊追三星,位列全球第二。“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績還在延續,但逐漸褪去了成本和營銷的片面解讀,多了技術和創新的成色。
而在電視之外,海信在車載顯示、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場景的布局同樣穩步推進。
本屆AWE,海信展區的另一個亮點是車載顯示領域的布局。伴隨智能駕駛的滲透,車載HUD變得越來越普及,海信也對應研發了激光全息HUD和激光全景投影的技術方案——擋風玻璃變身全號大屏,駕乘人員無需低頭即可獲取信息。
和以往歷次大型展會一樣,海信在AWE上展示出的信息也異常明晰——海信的關鍵詞不是“電視”,而是“顯示”。這有兩層含義:
一是橫向的場景布局:從電視到汽車、醫療、電子競技、智慧社區/城市,讓技術積累在各個生態鋪開,形成“屏幕之網”。本次AWE中,海信在車載顯示環節展示了側窗/后窗玻璃的全景投影,背后的激光超短焦投影技術與光子膜技術,就來自海信在激光電視上長期的技術探索與儲備。
二是縱向的技術探索:海信不僅是中國激光電視的開拓者,在歐洲杯和澳網公開賽的賽場之外,它在產業鏈上的布局常常被忽視。
過去多年里,海信建立起了以畫質芯片、LED芯片、光芯片三大芯片產業布局。在清潔能源和產業升級這兩個時代命題里,海信的身影同樣舉足輕重。
電視霸主的雄心與遠見
從青島海濱風情區附近的海信大廈驅車北上,沿香港東路和松嶺路行駛大概23公里,就能抵達嶗山腳下的海信研發中心。海信旗下的信芯微電子也坐落于此,只是兩家公司之間的聯系,遠比其在地圖上的距離要緊密。
信芯微肩負著海信畫質芯片的研發,這是一臺電視中重要性僅次于面板的核心零部件。面板決定了電視的下限,芯片決定了電視的上限。由于芯片可編程的特點,讓電視的色彩和顯示效果有了可被充分定義的空間。
執掌海信30年的原董事長周厚健曾這樣概括畫質芯片的重要性:“中國的彩電生產量很大,但是沒有自己的芯片。沒有自己的芯片就意味著決定不了功能,決定不了性能,決定不了電路程式,就等于你沒有決定產品的權力。”
以周厚健的這番話為背景,海信的芯片布局在2000年起步。2005年6月,海信研發了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
不過,海信也曾低估芯片研發的難度和周期,2015年Hi-View Pro超高清畫質引擎芯片推出時,距離第一代產品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
HS3700芯片
芯片的研發既需要高強度的投入,又依賴終端產品的出貨量攤薄成本,以及產業上下游緊密的配合。芯片空白的十年并沒有浪費,HS3700——即海信內部對芯片的稱呼,凝結了海信作為一個集成電路初入者的探索和積累。
此后,海信不僅成為中國唯一擁有完全自主高端畫質芯片的電視品牌,其芯片研發駛入快車道。
2017年和2018年兩年,HS3700的迭代產品3710與3720芯片相繼研發成功。2019年,信芯微成立,成為一家獨立的芯片公司。不斷迭代推出的畫質芯片,讓海信擁有了定義產品的能力。本次AWE展會上,2024歐洲杯定制版85U8N-PRO海信MiniLED電視,就搭載了信芯微的AI感知芯片。
![]()
海信在AWE展示的芯片產品
周厚健對海信有一個“發展電視,不唯電視;發展電子,不唯電子”的構想,伴隨顯示賽道多場景的布局,上游關鍵環節的卡位,這一構想已經蔚然成型。
除了在畫質芯片上攻堅的信芯微,海信在2023年將國內LED龍頭乾照光電納入麾下,意在瞄準當下大范圍普及的Mini LED顯示與未來的“終極顯示技術Micro LED。光芯片領域,成立于2003年的海信寬帶深耕已久。
“電視霸主”的標簽之外,“清潔能源”和“產業升級”是這家公司身上愈發清晰的標簽。
從“顯示”這條賽道出發,車載市場已經成為乾照光電及海信重要的業務砝碼,之于新能源車和產業升級的語境下,亦是海信技術創新的開路先鋒。
![]()
2024年AWE,海信的車載顯示技術方案
而借助人工智能與清潔能源的使用,海信的零碳住宅與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也在積累著落地成果。僅僅在海信內部,目前就已創建8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和3個省級“綠色工廠”。
衡量一家科技公司的核心指標不是營收和利潤,而是它如何看待并投資未來。
少一些冷峻,多一些感性
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杯上,“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標語取代了常年霸屏的“SONY”,讓全世界幾十種母語的體育觀眾認識了“Hisense”這個中國品牌。
本次AWE海信與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重慶狼隊的戰略合作,又讓這個歷史深厚的品牌在年輕一代消費者心中站穩了腳跟。
![]()
2022年世界杯,海信的“中國第一 世界第二”廣告語
海信的營銷常常被視為短板,很大程度上與周厚健的性格履歷有關。他曾談及對海信“宣傳不多”的聲音:要相信消費者的智慧。
海信的前身是青島無線電二廠,這是中國許多家電企業的底色。海信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的勾勒出幾個鮮明的階段:他們從承接產業鏈轉移起步,從最底端的機殼拼裝一步步走向高附加值環節,沿著“顯示”這條賽道開始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和“質量”是最清晰的關鍵詞。
激烈的競爭、反復的質疑和技術的更迭不斷堆砌著“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含金量。貫穿其間的,是對品質和技術的崇信。在海信的總部大樓,一塊巨大的LED屏上常年展示著六個漢字:質量就是人品。
3月15日,AWE召開的同時,海信也在全球客戶大會上傳遞了另一個重要信息:海信集團總裁于芝濤發布了海信品牌煥升級新戰略,將海信的品牌形象感知從升級到“人本科技”和“至臻品質”。
曾經的“技術立企,質量為先”塑造了海信的基因,在中國電視的市場版圖里,海信像一個每次都考第一名的學生,優秀、扎實,但少了些特立獨行的銳利。
相比“技術立企”的冷峻,“人本科技”更強調人的尺度,洞察用戶所需,以指引海信技術研發向人性化、場景化、體驗化發展的方向推進。
“至臻品質”則是對產品質量的全方位要求,而非僅僅局限于“耐用”。于芝濤這樣解釋:品質的提升永無止境,海信會從單一的質量升級到全方位的品質提升。
海信是一家幾乎沒有短板的企業,無論是品牌塑造上的巧思,迅速精準的并購,還是研發上的前瞻布局,似乎都能在正確的時間做出對應的選擇。
這次的品牌升級,又讓海信褪去了一些機械的冰冷,多了人文的感性。
作為一家老牌電視品牌,海信曾讓無數中國人用上了物美價廉的電子與家電產品。下一個時代,海信的身影還會穿梭在智慧城市、智慧樓宇、能源管理、車載顯示等多個產業升級的關鍵領域,與用戶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
這是中國制造在未來的面貌,也是一個傳統家電企業向高科技企業轉身的步履。
![]()
參考資料
[1] “可卷曲”激光電視來了,未來三年激光電視成本有望降40%,澎湃新聞
[2] 海信史:2003-2019,遲宇宙
作者:李墨天
編輯:陳彬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李墨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