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媒體報道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拖欠少數民族女企業家馬藝珈伊工程款,且該企業家因尋釁滋事被捕,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指出,“過億債務政府只愿給1200萬元”,并文字暗示是因為企業家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條件而被捕。
27日水城區政府公開回應。稱馬藝珈伊在當地承建10個項目(其中2個項目未審計),共計金額16332.71萬元,目前已經支付14670.6萬元,支付比例為89.82%。
28日,貴州省政府成立由省檢察院牽頭的調查組,對該案進行全面審查。
雙方各執一詞,吃瓜群眾也分別站隊,看到網絡上氣勢洶洶的一片批判聲,正好遇到了我的專業領域,就簡單跟大家拆解一下馬藝珈伊事件。
這個事兒本身并不復雜,只是做政府項目的圈子本身并不大,一般每個城市就固定那么一批人,以及極少數有關系的外來戶。
這些人普遍有頭有臉,家大業大,家族在當地盤根錯節,不少親友在政府任職,一般也不至于為了這點錢徹底撕破臉,
同樣,政府的公務員也沒必要用刑拘的方式處理自家的財神爺。
六盤水這次找記者搞成全國性質的大新聞,既有貴州相較其他省份債務過重的原因,事件之下也必然有一些其他的貓膩。
這幾年來,各地政府項目結款都很難,也有一些讀者找政事堂咨詢建議。
但是,大家只要項目過了審計,沒有一個擔心政府債務會違約,
他們糾結的就是,在錢和臉的問題上,怎么選。
要錢,可以拿到,但是要撕破臉,就得從這個小圈子退圈,家族和關聯企業很難再吃到利潤豐厚且安全的本土政府業務。
要臉,就要進行漫長的等待,期待著政府的排隊結款能夠早日輪到自己,如果碰巧出現了政府換人,就不知道擱置到什么時候。
問題就在于資金的時間成本,政府項目雖然利潤豐厚,但是拖久了利息就會覆蓋利潤,導致虧本,所以很多人也拿不準。
然后再來看本案中的民營企業家馬藝珈伊,
馬藝珈伊并非六盤水本地企業家,卻能夠在2016年橫空出世,在毫無資質,沒有相關行業履歷的情況下,注冊了新公司,拿到了政府兩個億的合同,一次性包攬了十余個政府項目。
按理說,作為非本土企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要錢走人,沒必要搞成這樣。
同樣,地方政府無論是去年年底的抓人還是昨天的公布數據,相關領導都是要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的,如今拍板的人,也沒必要為8年前的負責人擦屁股。
搞成這樣,實在是不應該。
對此,查閱了一下政府資料,馬藝珈伊拿到政府合同的時候,2016年的六盤水的市委書記是李再勇。
憑借在六盤水亮眼的GDP成績,李在勇在2017年被提拔為貴州省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此后李在勇先后出任貴陽市委書記、常務副省長,后于2023年落馬。
值得關注的是,檢察機關起訴指控李在勇在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大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肆意違規舉債融資,造成重大債務風險...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搞權色、錢色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項目規劃審批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今年1月,央視播出年度反腐大片披露,李再勇擔任六盤水書記期間推動興建了23個旅游項目,然而為建項目,他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盲目舉債,他主政六盤水的三年多里,當地新增債務達1500億余元。
馬藝珈伊在六盤水的2個多億,大概率就是這1500億中的滄海一粟。
政事堂猜想,馬藝珈伊并不像大部分的政府項目承包商那樣,是本地的土財主,有錢有關系,她是秉承著投機的心態,靠對縫和借錢,參與到了李在勇的六盤水大建設當中。
而就像李再勇在反腐大片中出鏡時說,如果借的這筆錢要由自己來還,“我肯定不會去借”,但由政府來還就去借了,“反正過幾年一換,一拍屁股走人,后邊繼任者誰來接誰承擔責任”。
正常來說,繼任的六盤水各級領導會想盡辦法解決馬藝珈伊的債務問題,尤其是李在勇離開六盤水后已經升任省委常委,并成為了省委書記孫志剛的秘書長。
但是,孫志剛和李在勇均在2023年落馬,昨天被全國人大罷免的安九熊,也是省委秘書長李在勇手下的常務副秘書長。
涉及這種力度的調查,肯定是中央下來督辦的,于是,六盤水過去一直可以糊弄過去的爛賬,就沒有人愿意承擔責任了,而馬藝珈伊手上還剩的未審計項目,也很難有官員愿意對其承擔責任簽字。
甚至有可能當時負責該項目審批的區領導,也跟丁義珍一樣,要么進去,要么不知所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