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亞迪和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的一紙合作協議引發了高度關注。這家全球著名的租賃公司將在未來6年內向比亞迪采購至少10萬輛新能源車,其中第一批數千輛比亞迪純電汽車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
![]()
艱難突破
之所以說這次比亞迪的歐洲大單引發高度關注,是因為這個在傳統燃油市場的世界里,中國品牌屢次沖擊歐洲市場,卻并沒有獲得預期的理想效果。
2005年開始,就已經陸續有中國品牌的汽車企業沖擊歐洲汽車市場,但是卻始終沒有獲得消費者的更多青睞。
![]()
及至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實現突破性進展,總量達到201.5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01.1%,創歷史新高。但是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整車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羅斯聯邦、比利時、澳大利亞、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國、英國和菲律賓,仍然以發展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為主。
作為世界汽車發源地的歐洲市場,有著對其它地區汽車品牌的自然抵制情緒。從2021年歐洲市場銷量榜單來看,大眾、標致、豐田、寶馬、雷諾、奔馳、奧迪、斯柯達、福特、現代分列前十。可以看出,歐洲品牌占到了十分之七。中國的MG品牌在中國品牌中表現出色,以52374輛排行在第29名。
可以說中國汽車品牌因為歷史、文化、產品等等諸多因素,在歐洲等發達市場的推進非常緩慢。
新能源汽車機會
中國汽車品牌在世界市場與中國市場的走勢有著很強的一致性。燃油車在世界市場特別是發達市場的走弱也大體反映在中國本土市場。顯然,產品的技術、品質等因素決定的競爭力決定了這樣一個發展態勢。
最近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放大的同時,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本土品牌的崛起。特別是比亞迪汽車,從2020年開始,中國市場銷量迅速放大,并呈現倍數增長效應。
目前在中國市場,比亞迪不僅超越了中國本土品牌,而且還超越了大多數傳統外資燃油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
比亞迪崛起的指標不僅僅是整體銷量的上升,而且擁有銷量排名靠前的單款王牌車型。比如作為中大型轎車的漢,2022年9月單月銷量已經達到了31497輛。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銷量數據。一款中國品牌的中大型轎車單月銷量超越3萬輛,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
確實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給了中國品牌彎道超車的機遇,同時也改變著整個世界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
為什么是中國品牌
也許有許多人會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是中國汽車品牌在這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獲得了更大的機會?為什么是比亞迪敢于第一個摒棄燃油車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先者?
無疑,中國市場的政策因素成就了中國品牌。雖然歐美也都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但是和中國相比,政策的力度、連續性、系統性等等都要遜色許多。
![]()
其次,傳統燃油車的優勢成為了包袱。絕大部分跨國汽車公司之所以沒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獲得很好的發展,其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己本身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的極大優勢。放棄持續百年的傳統優勢產業并不是非常容易的。恰恰在傳統領域處于弱勢的中國品牌可以更快調頭、更能輕裝上陣。
第三,持續的實力的積累。如果僅僅依靠前面兩個因素,中國品牌也不可能獲得發展的機遇,只有實力才是決定性因素,這也恰恰是比亞迪能夠異軍突起的根本原因。
![]()
比亞迪汽車從開始成立之日起,就始終堅持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與市場實踐。其實,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拓展的初期,如果沒有極大的決心與戰略定力,很難堅持下去的。但是,比亞迪堅持下來了。當走進比亞迪深圳總部大樓一層的展廳時,任何人都會被整整一面墻的專利技術標牌所震驚。這才是比亞迪最核心的競爭力。刀片電池、e3.0平臺、DM-i插混技術、IGBT等等構成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上強大的支撐。
因此,盡管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簽訂的10萬臺新能源汽車訂單頗為受人關注,但這只是比亞迪以及中國品牌進入世界市場、進入世界發達市場的開始。
![]()
2022年7月21日,比亞迪在東京召開品牌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9月28日,比亞迪在歐洲召開新能源乘用車線上發布會,發布漢、唐以及將首批交付給SIXT的ATTO 3車型。無疑,2022年正在成為中國品牌海外市場拓展突破的元年。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就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正迅速擴大。從法國、德國、荷蘭、挪威到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電動汽車正在歐洲、亞洲市場迅速打開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