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美國第二夫人,也是耶魯法學院高材生,曾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擔任書記員。
自丈夫就職后始終保持低調,專注于公益活動。
但白宮編年史家喬納森?卡爾的新書爆料,卻讓烏莎?萬斯一夜之間站在輿論風口,這位缺乏國家安全法經驗的民事律師,竟秘密擔任了美烏高風險礦產交易的法律審查者。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礦產協議,為何最終以澤連斯基被 “趕出” 白宮草草收場?
烏莎的跨界參與從一開始就充滿爭議。
39歲的她擁有光鮮的法律履歷,耶魯法學院畢業,曾為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大法官布雷特?卡瓦諾擔任書記員,多年深耕民事訴訟與上訴案件,專業能力在業內備受認可。
但鮮為人知的是,她直到 2014 年還是注冊民主黨人,2022 年才轉向共和黨,且從未接觸過國家安全領域案件。
這樣一位 “專業不對口” 的律師,為何能涉足美烏礦產這一敏感的地緣政治交易?
![]()
這和她與副總統萬斯的特殊關系有很大的原因。
萬斯在回憶錄中稱烏莎是自己的 “精神導師”,不僅治愈了他的童年創傷,連 “路怒癥” 都因她而痊愈。
為了妻子原本愛吃肉的他改成素食,還專門學習制作印度菜。
美烏礦產協議的法律審查問題在特朗普與萬斯的會談中被提出時,萬斯毫不猶豫地推薦:“或許可以讓烏莎看看”
而這一 “枕邊推薦” 能被特朗普默許,更令人意外的是,烏莎并非唯一的 “編外顧問”。
特朗普還邀請了前白宮顧問、現任MAGA播客主持人斯蒂芬?班農為協議出謀劃策,而兩人均未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任何正式職務。
要知道這筆礦產交易的戰略意義非同小可!
烏克蘭的稀土、鋰等資源是新能源電池與軍工制造的核心原料,美國長期依賴進口,協議若達成,既能為烏克蘭提供戰爭資金,又能緩解美國對亞洲礦產出口國的依賴,堪稱 “雙贏” 布局。
但這樣一份看似公平的協議,卻在簽署前夜突生變數。
據卡爾書中披露,烏莎應丈夫要求前往白宮審查協議文本,但至今無人知曉她是否提出修改意見,審查過程是否符合白宮常規程序。
有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白宮法律顧問團隊并未全程參與,烏莎的審查更像是 “私人咨詢”,這讓協議的法律合規性打上了問號。
協議破裂的場面充滿戲劇性。
就在簽署儀式的前一天,澤連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遭到萬斯的突然伏擊,被當面指責對美國的軍事援助 “不夠感激”。
隨后國務卿魯比奧直接下令澤連斯基離開白宮,籌備已久的礦產交易就此擱淺。
烏莎的 “低調” 早已名不副實。除了秘密審查礦產協議,她還陪同丈夫高調訪問格陵蘭島,即便當地政府明確表示 “不歡迎”,萬斯仍強硬表態 “我要一起去”,最終兩人的行程被壓縮為僅訪問美軍基地。
她還參與歐洲領導人會談、出訪以色列,活動軌跡逐漸觸及國際政治核心。
而前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的爭議言論,更讓她成為焦點,普薩基在播客中暗示烏莎 “需要被拯救”。
嘲諷萬斯是 “變色龍”,這番言論不僅引發社交媒體罵聲一片,還被白宮通訊主任怒斥 “可恥”,萬斯本人也在以色列公開回應 “第二夫人能為自己說話”。
美烏礦產協議的破裂,不僅讓兩國資源合作計劃落空,更暴露了外交決策中程序正義的缺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