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平山縣,一場以航天科普為核心的科學教育活動近日掀起熱潮。2025年11月6日,平山縣教師進修學校內,300余名師生通過沉浸式觀影、科學實驗秀、專家講座等形式,觸摸航天科技的魅力。這場名為“播下科學種子,仰望窗外藍星”的主題活動,既是平山縣“科學種子計劃”實施三周年的成果展示,也是鄉村振興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從“缺內容”到“有抓手”
2023年10月科學教育扎根平山縣,“科學種子計劃”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幫助引進,中金公益基金會支持協調、北京新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該項目以“科學課程+教師培訓+科學大賽指導+科學活動+科學劇展演”形成科學教育組合拳,針對縣域科學教育資源匱乏、城鄉教育差距大的痛點,為鄉村學校注入系統性科學教育資源。三年來,平山縣累計開展科學課程2400余課時,開展科學教師培訓和科學大賽輔導,覆蓋全縣23所學校。并在南賈壁完全小學、西柏坡希望小學等校園內現場展演系列科學劇《科學西游記》,實現北京優質教育資源與鄉村學生的實時互動,科學劇成為最受歡迎的內容。在提供系列科學課程的同時,配套科學實驗材料,讓科學教育“有抓手”
讓科學從“書本”走向“星空”
隨著科學教育基礎夯實,平山縣將目光投向更前沿的航天領域。2025年11月6日的活動中,《窗外是藍星》電影團隊通過真實航天員視角,真實還原“太空生活”諸多場景,里面蘊含應和科學知識。
![]()
孩子們在觀影中記錄“航天器如何返回地球”“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等科學細節,觀影后大家直呼過癮,意猶未盡。并爭相提問:“水在太空會變成什么樣?”“航天員如何種植蔬菜?”。導演朱翌冉帶領電影主創團隊為學生們做了精彩解答,并進行了深入互動。
科學秀活動通過“液氮大炮”、“半輪車”、“手搖棉花糖”等科學秀,將抽象原理轉化為直觀體驗。四年級學生張施洋在制作棉花糖時感嘆:“原來棉花糖絲是糖漿在做離心運動時形成的!”。航天專家金磊的《舌尖上的太空美食》講座,則揭秘了脫水蔬菜、航天食品包裝的科技密碼,進一步點燃了孩子們的探索熱情。
成果初顯:“省級科學教育實驗校”+“國家級獎項”
科學種子計劃的成效已超越課堂。2025年,參加該項目的南賈壁完全小學有35名學生榮獲教育部白名單大賽省級獎項,9人斬獲國家級榮譽;同時該校評為“河北省科學教育實驗校”。參與項目的西柏坡希望小學評為“石家莊市科學教育實驗校”,實現了科學教育從“跟隨者”超越成“排頭兵”。2024年在平山縣開展了全國科學教育研討會,來自全國的專家、教育界同仁共聚一堂,共繪科學教育美好藍圖。平山縣科學教育在全國教育界精彩亮相。平山縣副縣長史宜南表示:“科學種子計劃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開展的科學教育不僅傳遞了科學知識,更是思維方式的革新。孩子們開始用科學眼光看待世界,這是鄉村振興最寶貴的財富。”
長效機制建設:讓科學之樹常青
為鞏固成果,平山縣正推進“科學種子計劃”常態化實施、全面開展。未來三年,全縣多所學校將建設“校園科學角”,配備無人機、VR設備、微分輪式車等硬件,并開通教育部白名單賽事通道,助力學生從“參賽者”成長為“發明者”。北京新英才教育科技總經理郭瑞霞透露,2026年計劃開展“科普閱讀與創作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科普閱讀“輸入”,憑借科學創作“輸出”,形成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作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潛能。
在將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來”的同時,平山縣的教師和學生逐步“走出去”,在國家級平臺、在國際級平臺上學習、實踐、展示,逐步成為全國教育幫扶的典型案例。
鄉村振興的“科學答卷”
“科學種子計劃”是中央單位幫扶平山縣的縮影。自2021年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通過選派掛職干部、整合社會資源,推動教育、科技與產業協同發展。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掛職平山縣委副書記郝麗丹表示:“科學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我們不僅要為孩子們‘仰望星空’提供機會,更要為他們‘腳踏實地’創造條件。”
如今,科學教育的種子已在平山縣生根發芽。從航天科普到生態農業,從人才培養到產業創新,這場“播種行動”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