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
![]()
2025年11月7日《焦作晚報》A03版
記者在現場
“一賽一節” 我眼中的城市高光
這是一場兩年一度的盛會盛宴,也是一座城的“節慶時間”;這是一次讓廣大賓朋年年到訪、年年有新感覺的太極山水之旅,也是一座城的“高光時刻”……
金秋時節,這場以"豫見焦作·相約云臺·共享太極"為主題盛會,讓整座城市活力迸發、魅力綻放。十二載的跟隨報道,“一賽一節”早已成為我追蹤城市成長的最佳坐標。我見證著它如何像涓涓細流,浸潤出一座城市的肌理,捕捉著它與城市的共生密碼。
![]()
9月15日,第十二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大賽暨2025云臺山旅游節開幕式,外國運動員有序入場,全城刮起一股精彩絕倫的“太極風”。
入行15年,“一賽一節”我參與采訪報道過很多屆。從開始作為新手,采訪賽場花絮,到現在挑起大梁,進行深度觀察,焦作城市的脈動藏著讓人動容的執著與追求——舉全市之力打造太極拳、云臺山兩大世界著名文旅IP,同時融體育賽事、文化旅游、經貿活動為一體,把美麗、文明、開放、包容的焦作展示給全國、全世界。
難忘的高光時刻有很多。
2017年9月,為向全世界更好地展示太極拳的獨特魅力,我市舉辦了規模空前的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活動期間,太極圣火在百城連續傳遞,太極拳愛好者更是熱情高漲,共有26個國家195個城市的1000萬人參加展演。我和同事們分別在市太極體育中心、陳家溝參與采訪報道,拍攝精彩畫面、記錄動人時刻,感受“太極雄風,刮遍全球”的氣魄。
2019年“一賽一節”,不僅是一場武林盛典、一場旅游盛宴,也是一場經貿盛會。賽事內容不斷豐富,太極拳交流賽、精英賽、推手賽,賽賽精彩;少林、詠春、峨眉、青城、八段錦等武術門派八仙過海,名師薈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太極拳世界冠軍授技交流,好戲連臺……功夫與旅游、功夫與文明在這里深度融合。
本屆“一賽一節”的采訪,讓我看到了更立體的成長。
在市太極體育中心,2000余名國內外運動員在專業場館內角逐,名人名家面對面授拳的活動現場座無虛席;“太極之夜”群星演唱會上,年輕觀眾揮舞熒光棒,傳統文化與潮流元素碰撞出奇妙火花;項目簽約活動上,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食品、數字經濟等多個重點領域,共簽約項目64個,總投資596億元,焦作山水之美、人文之韻、產業之興讓重要客商代表深以為然……從開幕式焦作元素出圈出彩到“太極之夜”演出會萬人嗨唱,從網紅街巷的城市煙火到山水之間的詩意揮灑,我連日來緊跟采訪,努力挖掘亮點,通過圖、文、視頻等傳遞焦作“一賽一節”精彩,它早已不是單一的盛會,而是體育、文化、經貿、旅游的多元共生平臺。
![]()
河南旅游創新品牌推廣之夜中的精彩節目表演。
“咱焦作是越來越出息了,演唱會開起來了,大咖請過來了,越來越年輕、時尚!”在采訪時,“00后”市民孫茗說,9月13日晚,他和朋友一起看了“太極之夜”群星演唱會,蕭敬騰、王赫野、姚曉棠、周曉鷗、南拳媽媽、張紫豪實力唱將帶來“文化與音樂”的盛宴,讓他震撼不已。“發到朋友圈,很多朋友都不相信是在咱焦作舉行的,我可太有面兒了!”孫茗說。
為進一步挖掘“票根經濟”的潛力,我市通過“串珠成鏈”,讓演唱會門票聯動我市多家核心景區,推出“寵粉大禮包”,讓樂迷在觀演之余,深度體驗焦作山水、太極文化,拉動“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消費4000多萬元。來自山西運城的游客劉峰在體驗了"演唱會票根經濟"的福利后連連點贊,“憑太極之夜演唱會門票不僅免費坐了公交車,還在云臺山景區享受到了門票免費,住宿、吃飯都有優惠,焦作人誠意滿滿,看一場演唱會還有這么多增值服務。”聽到這樣的點贊評價,作為記者,我也由衷地感到自豪。
云臺山旅游節多項活動異彩紛呈。作為今年“一賽一節”的主體活動,第七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新大會9月16日、17日在云臺山景區舉行,云臺山精細化服務體系作為年度案例在大會上作推介,再現高光時刻。
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葛磊高度評價云臺山旅游節搭建全國旅游行業交流平臺,稱贊焦作文旅融合發展成效。他說,近年來焦作在“山腳經濟”和“旅居經濟”以及城市旅游等方面亮點頻出,更多體驗性產品層出不窮,文旅融合活力展現,受到了全國旅游行業的矚目。
十二屆盛會,動人的變化,藏在太極場館里、山水田園里、市井煙火里……“‘一賽一節’是咱們焦作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我為焦作有這么出彩的節會、盛會而自豪。”“期待再次舉辦時,焦作有更多創新的活動,讓焦作的太極、山水、美食等名片更響亮。”當今年的‘一賽一節’落下帷幕,采訪時市民的心聲,恰恰也道出了我的心情,有不舍與懷念,更有期待和希冀。
“一賽一節”,你讓我更加讀懂焦作、眷戀懷川。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景鵬/文 王夢夢/圖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
![]()
總值班:程紅利 統 籌:王 鵬 郭子軒
責 編:拜利萍 審 核:豐舒濰
編 輯:李 洋 校 對:薛 瑩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