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沙,快門聲的靜默,從來不是故事的終點。當一個記者的心臟停止跳動,另一場更為陰險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序幕。
這是一場針對名譽的謀殺,旨在將他們從歷史的記錄者,徹底抹除。
![]()
加沙已經淪為記者的“死亡陷阱”。超過256名媒體工作者在這里倒下,這個數字刷新了數十年來全球沖突的血腥記錄。
10月29日凌晨,停火協議的墨跡未干。
![]()
記者穆罕默德·阿爾·穆尼拉維正在努賽賴特難民營的帳篷里熟睡,一枚導彈從天而降,他和妻子一同被炸身亡。生命,如此脆弱。
然而,肉體的消亡還不夠。為什么像阿納斯·謝里夫這樣的記者,在被無人機精準命中后,還要被追授一個“恐怖分子”的污名?這,就是“二次死亡”。
![]()
真相載體的物理清除
別再相信“誤傷”的鬼話了。對加沙記者的打擊,根本不是隨機炮火下的意外,而是一場針對“真相載體”的精準清除行動。
其唯一目的,就是在物理上掐斷事實被記錄、被傳播的可能。
![]()
證據擺在眼前。8月10日,記者阿納斯·謝里夫在希法醫院外的帳篷里遇害。那個地方,早就被以軍標記為“媒體聚集點”,襲擊者對帳篷里的人是誰,心知肚明。
這種蓄意,讓任何防護都形同虛設。穆尼拉維在難民營帳篷里被炸死,他沒有任何辦法防御。穿著媒體背心?在蓄意攻擊面前,那不過是一塊寫著“請瞄準這里”的靶布。
![]()
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種規模化的現象。
8月25日,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遭遇空襲,5名記者當場死亡。跟謝里夫一同遇難的,還有4名同行。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匯成了那冰冷的256人名單。
![]()
聯合國報告員將這場沖突定義為“對記者最致命的沖突”,這背后,是一種徹骨的恐懼。
56歲的資深記者穆罕默德,穿著已故同事的防護背心堅持工作,他說:“每一次按快門,都是在為歷史留存證據。”
而敵人要做的,就是砸爛他的相機,撕碎他的底片,讓歷史變成一片空白。
![]()
從殉職者到恐怖分子
當物理清除完成后,“名譽謀殺”便會立即跟上。這是一套卑劣卻高效的組合拳,不僅能為暴行洗白,更能從根源上污染受害者所有作品的可信度。
這是一種對真相的“軟埋葬”。
![]()
阿納斯·謝里夫的遭遇,就是這個丑陋范式的完美縮影。
無人機襲擊得手后,以色列軍方立刻發布聲明,將這位身穿媒體背心的記者,定義為“哈馬斯武裝分子”。
![]()
這套手法他們玩得太熟了。還記得2022年遇害的記者希琳·阿布·阿格萊嗎?子
彈射出后,以軍先是矢口否認,后來在國際法醫證據的壓力下,才不情不愿地承認“可能誤傷”,但堅決拒絕啟動任何刑事調查。
模式驚人地一致:動手、污蔑、抵賴、不了了之。
![]()
動機是什么?聯合國一個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一針見血:“掩蓋種族滅絕罪行,需要先扼殺傳遞真相的聲音。”
將記者污名為恐怖分子,本質上就是一種“信息滅口”。
![]()
只有這樣,那些醫院被炸毀、兒童被屠戮的畫面,才不會刺痛世界的眼睛。
這種仇恨甚至延續到了葬禮上。在阿格萊的葬禮中,以色列警察公然毆打為她抬棺的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暴力,而是一種對“真相見證者”這個符號的極端褻瀆。
![]()
被操縱的真相天平
這場“二次死亡”的系統性策略能夠得逞,離不開一些國際媒體的“選擇性失明”和某些大國的默許。它們合力構筑了一個扭曲的輿論場,讓暴行得以被合理化。
部分西方媒體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福克斯新聞幾乎成了以色列軍方的傳聲筒,不加核實地引用其聲明,將“恐怖分子”的標簽貼在遇難記者身上。
![]()
另一些媒體則選擇了被動淡化。BBC在初期報道中,將針對性的襲擊輕描淡寫為“意外傷亡”。路透社甚至曾發布關于以軍追蹤記者信號的報道,隨后又悄悄刪除。
這種所謂的“客觀”,實際上是一種對事實的背叛,嚴重扭曲了公眾的認知。
![]()
而在政治層面,沉默就是共謀。加沙政府媒體辦公室的聲明,直接點名以色列的盟友——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指控它們對這些暴行負有全部責任。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穆尼拉維恰恰死于一次“停火協議”之后。這無情地揭示了,在缺乏強力監督下,任何國際協議都不過是一張廢紙。
![]()
正因如此,來自加沙媒體辦公室、國際記者組織的呼聲才顯得如此迫切又無力。
他們要求譴責、要求追責、要求在國際法庭起訴。這些吶喊,反向證明了國際社會在采取有效行動上的普遍缺位。
![]()
為真相守夜直至黎明
保護記者,從來不只是在捍衛一個職業。它是在捍衛我們整個社會認知現實、尋求正義的基礎。加沙記者的犧牲,是一記為全人類敲響的警鐘。
23歲的女記者薩拉姆,在一次空襲中身亡。
人們在她的遺物中,發現了一本采訪筆記,上面有一句未能發出的話:“如果連我們都沉默了,加沙的苦難就真的無人知曉了。”
![]()
這句話,是所有巴勒斯坦記者深入骨髓的使命感。他們前赴后繼,自發組建聯盟,通過加密渠道分享素材,只為讓真相不被掩埋。
保護他們,就是保護真相本身。捍衛新聞自由,就是捍衛文明世界的正義底線。
![]()
現在,國際社會必須打破沉默的共謀。
必須推動獨立公正的調查,讓施暴者與污名化者都付出代價。真相或許會遲到,但前提是,必須有人為其存續而戰斗,直至黎明。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